经过80年的考古发掘研究,考古学家们在良渚遗址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不断有着惊人的发现:42平方公里,180余处遗址,古城、墓葬、祭坛、村落、防御工程、礼制性建筑基址、水利设施、制玉作坊……这些遗址分布密集、类型多样、内涵丰富、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彰显了良渚高度发达的社会化和文明化,成为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圣地,亦是人类共同的文明财富。 ——周懿 黑陶袋足鬶 良渚博物院藏 良渚文明 ■特邀撰稿 黄莉(杭州良渚遗址管理所所长、文博馆员) 钱塘江北岸,有一个曾经盛极一时而又影响久远的古文明中心——良渚。以良渚遗址命名的良渚文化及其所代表的良渚文明距今约5300—4300年,大体与古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哈拉帕文明处于同一时代,是中国当时最为显赫发达的考古学文化之一。它是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圣地,亦是人类共同的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良渚遗址最早发现于1936年,当时任职于西湖博物馆的年轻学者施昕更揭开了探寻良渚遗存的序幕。80年,在历史的巨浪中或许只是沧海一粟,但这80年的考古发掘研究,却揭开了5000年前那段辉煌历史的神秘面纱。中国考古学家们在良渚遗址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不断有着惊人的发现:42平方公里,180余处遗址,古城、墓葬、祭坛、村落、防御工程、礼制性建筑基址、水利设施、制玉作坊……这些遗址分布密集、类型多样、内涵丰富、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彰显了良渚文化高度发达的社会化和文明化。 2007年,“中华第一城”良渚古城的发现可谓石破天惊。考古学家们发现这座远古时期的王城城址具有3重结构,包含了宫殿区、内城、外郭城,是目前已知同时期世界最大的城址之一,与后世都城的宫城、皇城、郭城的3重结构体系类似。良渚古城最中心的莫角山宫殿区,是高10余米,面积约为30万平方米的大型土台,土方量约为211万立方米,接近埃及大金字塔的工程量。这是中国已发现最早的“紫禁城”,其面积是北京故宫紫禁城的4倍。宫殿区外的内城约300万平方米,外郭城约为800万平方米。位于城内的反山墓地,10余座贵族墓排列整齐,居中的12号大墓拥有卓然超群的显赫随葬品,眩目中散发着至尊的霸气,是名副其实的“王陵”。 在良渚古城北部和西北部还分布着规模宏大的水利系统。经过长达9年的考古勘探,目前已发现11条大型堤坝,经过C-14测年和一系列多学科研究论证,认为这项伟大工程建于4700—5300年前,比传说中的大禹治水早1000多年,改写了中国水利史,也是目前已发现的世界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完备的水利设施。如果说,埃及和两河流域早期文明以渠道、水窖等以引水为主要目的的水利系统体现了旱地麦作文明,那么良渚水利系统则体现了湿地稻作文明的鲜明特征。 经考古勘探和发掘证实,良渚古城的台地、城墙以及水利系统均由人工堆筑而成,土石方总量超过1000万立方米。如此浩大的工程量,反映出当时不仅有着丰富的人力、物力资源,还有着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这是强制性权力高度集中的体现。同时,在良渚古城内外还分布着多处不同大小、等级、功能的聚落,形成了层次分明、功能完善的城乡结构,城市已经产生,良渚社会进入了国家形态,中国后世王朝“国”“野”之分的政治格局已然形成。 夹河而筑的美人地为我们找到了江南水乡古镇的源头,临水的卞家山不仅有长时段墓地和大型灰沟,还首次发现了木构码头,为良渚时期的水乡环境和水路航运提供了佐证。依山修筑、高耸规整的瑶山及汇观山祭坛,是良渚文化中心区内祭祀神灵的专用场所。保存着墓地、居址、“井”字形木构水井和窖藏的庙前遗址,展示出一幅幅绵绵不绝的生活画卷。 良渚文化拥有先进的稻作农业技术,采用犁耕的方式种植籼稻和粳稻,是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的证明。良渚文化拥有门类完备、分工精细、工艺精湛的手工业体系,以玉器的生产制作最为突出,涵盖了以琮、钺为代表的礼仪重器及一般装饰品,通常采用浅浮雕、阴线刻和镂雕等工艺雕刻出精美的纹饰。良渚文化拥有严格的用玉制度和等级分化的墓葬形制,既有反山、瑶山、汇观山等高级别的墓地,文家山、后杨村、江家山等贵族墓地;也有卞家山、庙前等遗址代表的平民墓地,反映出当时已存在森严的等级制度和高度分化的社会阶层。良渚文化拥有统一的社会信仰——“神人兽面纹”,这个被称为“神徽”的图案,由羽冠、面部和肢体及下部狰狞的动物造型3部分组成,围绕对神的崇拜,良渚人设计了琮、钺等一整套玉礼器系统,“以玉事神、藏礼于器”,最高统治者既掌握神权,又掌握王权和军权。这种“政教合一”的特征,对中国后世王朝“君权神授”的统治理念以及礼制的发展成熟,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良渚古城为核心的良渚遗址为中国5000年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特殊见证,并真实地、完整地保存至今,其价值和地位得到国内外考古界的公认。早在1994年就被列入中国政府申报《世界遗产名录》的预备清单。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4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全国大遗址保护一类一号项目。2006年、2012年良渚遗址再次入围国家文物局重设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2007年进入国家《“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确定的100处重要大遗址名录。在2013年首届世界考古论坛上,良渚古城被高票评选为“2011—2012世界10项考古新发现”。浙江省文物局高度重视良渚遗址的保护和申遗工作。2010年10月,良渚遗址进入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标志着良渚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 5000多年了,良渚文化以及汇聚其精华的良渚遗址群虽然已成为遥远的过去,但它所创造的物质成就和精神内涵已通过各种方式融入了中华文明和中国文化。这片苍茫的冲积土壤上曾孕育了一整段文明的崛起,那些被时光的沙土掩埋的历史也会被时光拂掸,当目睹那些灿烂精致的器物抑或站上那气势宏伟的城台,在天地洪荒间,仿佛能隐约听到祖先们劳动时的呼喊、丰收时的欢声。 玉三叉形器 良渚博物院藏 1987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 瑶山遗址M7出土 龙首纹玉镯 良渚博物院藏 1987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 瑶山遗址M1出土 嵌玉漆杯(修复品)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1986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 反山遗址M12出土 镂空神人纹玉冠状器 良渚博物院藏 1986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反山遗址M15出土 玉冠状器为良渚文化时期带有礼仪性质的装饰玉器。该器物平面整体呈宝盖头结构,如同良渚文化晚期的台阶形玉片的结构,冠顶中部切割呈宝盖头结构,下端扁榫上有三个等距的对钻小孔。正反两面以透雕和阴线刻划相结合的技法,对称雕琢肢体俱全的神人图像,填刻光芒线的宝盖头冠帽,倒梯形脸部,单圈眼,一侧刻划眼角,刻划有牙齿的宽嘴。神人上臂两侧各“持”有鸟形象,此部位纹饰或可视为兽面纹的双眼,神人胸腹部位为一般常见的圆拱形结构。两面的纹饰除个别刻划线条的结构有区别外,余均一致。 玉琮(局部纹饰) 浙江省博物馆藏 1986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反山遗址M12出土 玉琮 浙江省博物馆藏 1986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反山遗址M12出土 该件玉琮重约6500克,形体宽阔硕大,纹饰独特繁缛,为良渚文化玉琮之首,堪称“琮王”。器型外圆内方,上大下小,中间对钻圆孔。琮体四面直槽内上下各琢刻神人兽面图像,整体图案采用浅浮雕和线刻技法雕琢而成。在呈角尺形的长方形凸面上,每两节琢刻一组象征性的神人兽面图案,以转角为中轴线向两侧展开,兽面的两侧还各浅浮雕一变形夸张的鸟纹。玉琮,是良渚文明特有的礼仪重器。它的工艺技术代表了5000年前玉器制作的最高水平;它所体现的用玉制度,揭示了礼仪制度的建立形成,对中国后世“礼制”文化的发展完善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上面的神人兽面图案,是具有共同信仰的原始宗教重要标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