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近年德语人文社科作品译介:经典不断重译,仍有拓展空间

    2017-10-14

    近代以来,“西风东渐”总被人挂在嘴边,在这一进程中,西方思想的译介和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经历了一段不正常的封闭期之后,自改革开 放起,中国对外国思想文化的译...

  • 谷崎润一郎的“非常态”写作之旅

    2017-10-14

    谷崎润一郎 作为20世纪日本最具个人风格的唯美派文学大师,谷崎润一郎在他创作的五十余载岁月中,写作风格也经历着转折与迂回:从初期受西方的唯美主义和 虚无主义影响,耽溺于...

  • 翻译的归化与异化:再说“牛奶路”

    2017-10-14

    黄昱宁,英语文学译者,随笔作家。译著有:菲茨杰拉德《崩溃》、伊恩·麦克尤恩《在切瑟尔海滩上》《追日》、阿加莎·克里斯蒂《空谷幽魂》《捕鼠器》、赛 珍珠《庭院中的女人...

  • 被遮蔽的目光——从动画短片《视线之外》说起 

    2017-10-14

    《视线之外》 《推拿》主观视角镜头 《合金装备:食蛇者》右侧虚边 在视听语言体系中,“认同”概念占据着特殊的核心位置。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意味着的问题便是:作为观众,我...

  • 二战后阿尔巴尼亚电影:反法西斯战争的英雄赞歌

    2017-10-14

    《宁死不屈》电影海报 《第八个是铜像》电影海报 《地下游击队》电影海报 在阿尔巴尼亚的历史上,最让人民引以自豪的有两件事。一是15世纪中叶伟大的民族英雄斯坎德培领导人民...

  • 《布赖顿棒糖》:没有对错可言

    2017-10-14

    格雷厄姆·格林在1938年完成的《布赖顿棒糖》,延续了他两年前《一支出卖的枪》中的情节:一伙黑帮的头子凯特被敌对的帮派科里奥尼帮割喉。《布赖顿棒糖》的故事就从凯特死后开...

  • 在《万物》中,你不再是世界中心

    2017-10-14

    和叙事影片不同,数字游戏的美学是带有任务性的交互。我们在游戏中,往往要认同于某个角色的身份,操纵它去完成各种任务,影响游戏中的事件。因此,一个随之而来的游戏评价维...

  • 诗人的重生:塞尔努达作品的经典化

    2017-10-14

    塞尔努达画像 祝思齐 作 “40年后,塞尔努达成为几乎公认的西班牙 20世纪的‘世纪诗人’,影响力堪比马查多和希梅内斯。然而半个世纪前,一切并非如此。……真正的转变来自‘五...

  • 求解网络文学版权保护

    2017-10-14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进程中,中国网络文学日渐彰显其优势,越来越多的网络文学爱好者成为网络文学作者,成就作家梦伴随网络文学平台的日臻完善和成长速度已经成为轻而易举之事。...

  • 来自“轻小说”——日本动画·生活篇(2):谷川流与《凉宫春日的忧郁》

    2017-10-14

    在如今这样的信息化、全球化时代,中国的文艺作品愈发受到网络文学的影响,这一点有目共睹。而在彼岸东瀛,则由漫画充当了类似网络文学这样的角色。作为大众流行的文化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