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既有鲜明特色又具有普遍意义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以下简称“中国形态”)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之所以提出构建中国形态,是因为处于转型期的当代中国在文学和...
【相关链接】伽达默尔与贝蒂:两种现代阐释学理论之历史比较——从当代中国文论建设借鉴的思想资源谈起(上) 伽达默尔与贝蒂:两种现代阐释学理论之历史比较——从当代中国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当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这个重大判断时,它指的是中国发展的一种整体性状况,不单纯是指中国在经济上要成为强国,尤其是指在文化上要成...
新媒介文艺指的是依托计算机、网络等数字媒介进行生产、传播、消费,并因此形成自身特性的文艺形态和文艺活动。提出并切实开展中国新媒介文艺研究,是对新媒介文艺“中国现象...
我国的外国文学学科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历程,其中有收获,也有偏颇,值得我们回顾和总结。时至今日,我们的“拿来”必须建立在自信和互信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妄自菲薄或盲目自...
70年中国文学历经了风风雨雨,道路曲折、风云变幻,我们有需要总结的经验教训,无疑也有值得重视甚至自豪的辉煌成就。我想有一点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那就是70年的中国文学中,始...
【受访者简介】 高建平,1955年3月生于江苏扬州,1996年获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美学博士。1997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文艺理论研究室主任、副所...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也有一个时代的文艺理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几代文艺理论家一方面努力通过理论研究回应着中国自身的文艺创作实践与批评实践;另一方...
在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文学艺术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艺理论的发展变化具有某种典型意义,从中可以分析出中国社会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复杂性和特殊性。70年来,中国马...
内容提要: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社会现实,这是70年来中国文学研究学术体系建设的思想基础。文化管理与科研部门在课题组织、传播平台、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