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阿刀田高的都市聊斋

    2017-10-14

    阅读日本推理小说家阿刀田高的小说,在行笔轻盈、潜藏幽默、节奏明快的叙事中,体验着类似阅读《聊斋志异》的奇诡体验。阿刀田高的短篇小说写现代都市的日常,来自大街小巷、...

  • 生活与著作中的女性对位——安德雷阿·卡米雷利《女人》

    2017-10-14

    一口气读完意大利作家安德雷阿·卡米雷利的《女人》,冒上来的第一个念头是,我读到的是什么?短篇小说集?随笔集?似乎两者都属于,又似乎超越 任何一种文体。从目录来看,全...

  • 法国现代剧《白母熊》:梦破大洋彼岸

    2017-10-14

    达尼尔·贝斯奈哈德 《白母熊》(L’Ourse blanche)是法国当代剧作家达尼尔·贝斯奈哈德(Daniel Besnehard)的现实主义作品,聚焦当今世界移民向往“乐土”、追求爱情,突出反映“美国梦”的...

  • Eco's Echo 艾柯的回音

    2017-10-14

    翁贝托·艾柯(Umberto Eco,1932-2016),哲学家、符号学家、历史学家、文学批评家和小说家。《剑桥意大利文学史》称艾柯为20世纪后半期最耀眼的意大利作家,具有 “贯穿于职业生涯的‘...

  • 小说是一种有意的、“科学的”构造——赫尔曼·布洛赫《未知量》

    2017-10-14

    赫尔曼·布洛赫 《未知量》并不是一本很容易读得下去的作品,这或许可以反过来印证,半个多世纪以来,布洛赫的小说缘何一直不见中文译本,即便他在欧洲文学界早已声名鹊起,并...

  • 逃离黑暗之后,莱维做了什么

    2017-10-14

    1945年1月,大病初愈的莱维,接过苏联士兵发给的5根香烟,带着几片面包、一条毛毯,穿着单薄的奥斯维辛囚衣,踏上数千英里的回家之路,他辗转大半个欧洲,在10个月之后终于回到...

  • 沉默创造了意象之外的留白——科尔姆·托宾《母与子》

    2017-10-14

    爱尔兰作家科尔姆·托宾的短篇小说集《母与子》,通过9对母子微妙而复杂的关系衍生出不同际遇的人生镜像,读来令人生发出雪固冰封的感觉,温暖的情绪如同遭遇寒流速冻,刺棱棱...

  • 阿列克谢耶维奇《二手时间》:为历史祛魅的纪实文学

    2017-10-14

    阿列克谢耶维奇 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的近作《二手时间》,带给人们的除了文学的审美,还有穿透历史的深刻洞察。苏联解体前后的历史真相极其复杂,难以给出综...

  • 斯德哥尔摩的波希米亚人

    2017-10-14

    一只放在围栏杆上的鸭头 这是我的肖像 我是谁?一个以寻常方式活着又死去的人: 一个梦想的孩子 着别人梦想的, 一片遗忘的脆壳 遗忘别人遗忘的, 一堆倒出的垃圾 倒出别人倒出...

  • 鲁本·丰塞卡:热带国度的黑暗料理人

    2017-10-14

    鲁本·丰塞卡 上:《索取者》葡文版 下左:《阿戈斯托》葡文版 下右:《新年快乐》葡文版 20世纪的巴西文学界可谓佳作频出,精彩纷呈。始于19世纪,由现实主义作家库尼亚开创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