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莲娜·奇若娃 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作家群的形成与女性文学的崛起”成为当代俄罗斯文学的一个亮点,女性作家希冀用女性独特的视点——女性独特的文化立场来赢得女性在历史...
《弗罗斯特作品集》(全三卷),[美] 弗罗斯特著,曹明伦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12月第一版,288.00元 新近出版的三卷本《弗罗斯特作品集》囊括了弗罗斯特一生创作的全部诗作共...
电影版《长日留痕》一开头,那位出了名克己守礼的大管家史蒂芬斯先生,正在服侍达灵顿公馆的美国新主人,为他送上烫平的报纸和烤好的土司,也许是新主人想找个话题夸赞一下大...
波兰裔英国作家和短篇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的一生颇具传奇。1857年12月3日,康拉德出生于沙俄统治下的乌克兰,其父母因为民族主义立场而被沙俄政府流放。11岁时,由于父母死于政...
逃离一直是文学的母题。在社会主义经验的层面,关于逃离的作品非常多,比如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这两部作品其实在讲同一个...
二十世纪初我国开始译介与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初,由于我们的诉求与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的诉求基本吻合,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别、车、杜对他的社会学、阶级论的评价,强调他的...
收到程正民教授寄予我的六卷本跨文化研究丛书“20世纪俄罗斯诗学流派研究”,十分高兴。掩卷沉思,受益匪浅。在这里,我粗浅地讲几点读后感。 19世纪后半期,维谢洛夫斯基出版...
小津的电影里,有许多食物和酒,比如《秋刀鱼之味》就直接以食物命名。图为剧照。 名人日记里有许多内容是很诙谐的。胡适每天赌咒发誓不打牌,结果每天都疏于学业忙于打牌。英...
“说一声告别就是迈入死亡一小步。”在《漫长的告别》里,私家侦探菲利普·马洛如此想到。或许,这也是马洛这个文学史上经典人物的创造者,美国推理小说家雷蒙德·钱德勒(18...
今年是爱尔兰女作家艾捷尔·丽莲·伏尼契逝世60周年。伏尼契的小说《牛虻》影响了中国几代读者。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牛虻成为无数中国青年的偶像。 肖斯塔科维奇 为电影《牛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