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作家往往有着多元的身份和复杂的立场,他们既是文艺作品的创作者和批评者,同时又是政治活动的参与者和哲学思想的生产者。文艺的表现手段与体裁形式虽有不同,却均...
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渐突出,一些作家开始反思、追问应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学即发轫于此。中外生态文学均致力于探寻生态危机的根源,在创作中蕴...
《跂予望之》小引 本书所收文字,撰写于不同时期,报刊发表时多有删节,此次结集基本呈现原貌。三十八篇小文风格不尽相同,文体也不一致,但多与读书治学有关。 刘跃进教授(...
从词源学上讲,西方语言中的“批评”有“分析”、“评判”之义,而批评的对象可以是周围世界的所有事物包括人本身,批评行为及批评结果的话语表达则体现了批评主体的思想观念...
近年来,依托强大数据技术手段而兴起的“数字人文”浪潮,不仅为诸多人文学科带来了新的方法和问题域,甚至在传统研究领域激发了一系列学术增长点。其中,在文学研究中,出现...
文学地理学的研究在中国由来已久,但明确将其作为学科来建设发展,则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事。经20余年发展,文学地理学学科在中国已初步建成。 完善学科理论体系 1997年,陶礼天...
内容提要: 马克思文论话语的文本性,内在地规定了若要获得对其意涵的准确理解,就应采取互文阅读的方式,即在马克思理论研究的问题域中,以马克思的思想理论为知识语境的解读...
内容提要: 在20世纪早期中国文艺功能观念的发生过程中,“日本路径”主要作为域外思想观念、学术思潮的转移和接受中介而存在。而在实际过程中,这一路径的具体实践形态又区分...
在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发展进程之中,打捞现代文学的“失踪者”,整理不为人知的新文学作家“佚作”,弥补“全集不全”之弊端,追求现代文学的“历史还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向...
认知诗学酝酿于20世纪70年代,21世纪以来发展日益迅猛。彼得·斯托克维尔在《认知诗学导论》中说:随着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和文学批评等认知研究的迅猛发展,认知诗学也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