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李建周:叙事性与历史感

    2017-10-14

    叙事性写作——《广西文学》诗歌的新向度 《广西文学》在致力于推动区域诗歌的繁荣和发展方面成果无疑是丰厚的。重提诗歌的叙事,重新擦拭、发现叙事在诗歌中的作用和使用策略...

  • 庄锡华:关于文章的刚柔

    2017-10-14

    文章有刚柔之分,这是桐城派姚鼐给鲁絜非的信里特别予以说明的。姚鼐说:“鼐闻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阴阳刚柔之发也。惟圣人之言,统二气之会而弗偏...

  • 李浩:叙事,包含于诗中

    2017-10-14

    1 让叙事进入到诗歌,增加诗歌中的叙事成分,是诸多诗人们已有的成功尝试,属于它的“开拓性”其实已变得微薄,但对它的言说和梳理似乎还有相当的必要性,毕竟,对它的抵御还...

  • 段崇轩:在“小道”与“大道”之间——二○一六年短篇小说批评

    2017-10-14

    在对小说概念的阐释中,从来就蕴含着“小道”与“大道”两种说法。2016年的短篇小说,并没有什么突破和创新,但仍不乏优秀之作,而这些优秀之作遵循的正是小说的“大道”规律。...

  • 张屏瑾:写作艺术与文学批评

    2017-10-14

    批评更像是一种个人行为,天然地就与个人的写作能力联系在一起,也更加能凸显出一时一地的精神状况。所以,“个人化”与“当下性”,是文学批评的两个最重要的出发点与支撑。...

  • 牛学智:“典型论”非但不过时,而且仍需强化

    2017-10-14

    “典型人物”最先出自文学领域,后来扩展到了艺术的各个领域,是艺术创作中经常用到的一种创作方式。“典型人物”作为一种理论观点,凝结了历代先贤大智的结晶,像亚里士多德...

  • 潘家恩:“返乡书写”要警惕“乡愁”的陷阱

    2017-10-14

    原文编者按 农历新年,城市里不同阶层的新移民带着乡愁或乡怨,离开都市,回到了家乡。继2015年的春节,王光磊的《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到2016春节黄灯的《一个农村儿媳眼中...

  • 易彬:战争、历史与记忆——兼谈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历史互动的新动向

    2017-10-14

    抗日战争是20世纪中国最为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曾经牵动着国人的每一根神经末梢。抗战(战争)文学及相关叙述也始终是蔚为大观。但在数十年之后的今天看来,尽管时间在不断流...

  • 唐翰存:批评的四种质疑

    2017-10-14

    “写作艺术与文学批评”,这个论题包含着某种“内省”。从写作学的角度去审视文学批评,这种文体在今天出现哪些问题,在“自我判断”上存在什么含糊之处,是值得厘清的。 “写...

  • 时间的检验才是文学最好的桂冠文学“经典”和“大师”激增 自信还是

    2017-10-14

    仿佛一夜之间文学圈的人士都得了“经典渴求症”。不是渴求获得经典作品,而是渴求自己成为经典。最近著名文学期刊主办了一个中国文艺高峰论坛,题目就叫“走向经典的中国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