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西部,还是文学?——论西部文学及其走出西部的可能性

    2017-10-14

    一 文学的内涵与开放性 我一直认为文学就是文学,它只属于个人,在个人的意义上属于人类。只有那些能够超越时空的文学作品,才是真正属于人类的精神财富。我曾在一篇文章里说...

  • 刘小波:增强战争书写“硬本领”

    2017-10-14

    在文学深度面临消解的今天,战争这样的宏大题材无疑具有历史与文学的双重价值,既为历史讲述、历史表达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也让文学重新介入历史现实,重拾广度与深度 战争留...

  • 贺桂梅:全球视野中的70-80年代转折与中国

    2017-10-14

    编者按 对于70-80年代的转型与“新时期”的发生,从中国内部的诸种政治、社会与经济因素来加以描述和分析,已经成为人们的思维定势。关于“四人帮”的倒行逆施,关于中国经济发...

  • 从同质到异质:在对抗中建构

    2017-10-14

    如果说,预防“同质化”是对作家的一种极高考验,那么问题仿佛更应该是如何保持“异质”的能力,从而使文学史走出“周期性焦虑”,使“青年写作”真正成为“青年”主体的“写...

  • 改编文学经典要有精品意识

    2017-10-14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当下,文化快餐化、娱乐化等现象突出。随之而来的忽视文学经典阅读的现象引起大家深入反思,而文学经典的影视剧改编无疑是让经典走进大众生活、重新焕发活力...

  • 中国文学以“中国姿态”走出去

    2017-10-14

    原标题:以“中国姿态”走出去 主持人:张 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 对话人:张清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 李朝全(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副主任) 郭...

  • 《在和平的日子里》茅盾眉批本刍议

    2017-10-14

    评点是独具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方法。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毛宗岗评点《三国演义》,张竹坡评点《金瓶梅》,脂砚斋评点《红楼梦》,都是标志这种批评方法迈向极盛时期的经典...

  • 跨界应成为写作者原生性的自我要求

    2017-10-14

    “通常最好的诗人,诗歌在他们那里都是一种退隐的方式。” 张定浩:关于多重身份,我们都是写诗、写文章和做翻译,以及做老师或者做编辑,这里面有很多自我认知的选择。 包慧...

  • 文学“走出去”有门道

    2017-10-14

    2012年,莫言在领取诺贝尔文学奖时曾发表了《讲故事的人》的演讲,他明确地将自己的创作定位于如福克纳所言地球上邮票大的地方——自己的家乡山东高密县东北乡。他小说笔下的人...

  • 文学批评要跳出“审美至上”陷阱

    2017-10-14

    20世纪80年代以来,审美价值逐渐被视为文学批评的第一要务,并成为纯文学批评观的核心理念,“文学的主体性”、“文学向内转”等理论是这一观念的表征。在“西学热”影响下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