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小人物的生存逻辑和命运走向 ——评汪破窑小说集《这世上有没有爱情》

http://www.newdu.com 2023-03-21 中国作家网 温秋圆 参加讨论

    在茫茫大海边,散落着许多寄居蟹,它们寄住在螺壳内,不断寻觅着新居。
    汪破窑新创作的小说集《这世上有没有爱情》里,有着无数个这样的“寄居蟹”。他们告别脚下的泥土地,来到繁华大都市深圳,只能暂时寄居在这里,终归还是要离开的。
    这其中,有着太多的辛酸与无奈。城市夜晚的霓虹灯下,隐藏着太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小说通过写一个个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命运浮沉、欲望颠覆,揭开了人性最本原的一面,在鲜活可感的叙述中,在多重矛盾叠加的纠缠里,细腻地解读了个体命运在时代洪流裹挟下的坚硬与柔软、无力与抗争、妥协与清醒。
    “我想起了那只青蛙,它以前是不是也像现在的我一样观天,任凭自己如何努力也无法跳出这口井。”这是开篇文章《地球是不是圆的》主人公曾庆东的心理世界。这个人物多智而勇敢,他急于探索这个世界,然而他是孤独的,没有人理解他,周遭都是反对的声音。当他为勘探地心困在黑漆的废井中,被人们解救出来时,他看到了他们身后那个“熟悉的辽阔的世界”。他并不会因为困境而放弃探索,放弃那些千奇百怪的想法。
    后来的故事,我们看到了陈富兴、马得意、阿强、罗晓芸、亚男等“新城市人”。来时,他们都怀揣梦想,而当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发生冲撞,历经纠结、挣扎与无奈后,他们有的在城市扎下根来,有的作了短暂停留又流向其他地方。
    不管世事变化沧桑,如何跌宕,支配人的是精神,是不屈的意志。《乞身人》里的陈富兴正直敦厚,退休后仍投身家乡建设,发挥余热。特区的发展,创造了许多奇迹,《强记store》的主人阿强在历经沉浮后,也蜕变成了新的深圳人。而更多的人,不是陈富兴,也不是阿强。他们身上,倘若缺乏一种正向的价值观念,要挣脱现实的藩篱,真的很难。
    《我可以叫你纯生吗》《这世上有没有爱情》讲述单向奔赴的友情和爱情。马得意看着泥巴地里一起长大的发小,在世俗中滚成了利益、权利和欲望,又在欲望破碎的那一刻悔悟。我可以叫你纯生吗?当然,我本来就叫纯生。王琴为求生存做出了违心的选择,奈何这座城市节奏太快,她感到身心疲惫,终究还是离开。曾经沧海难为水,当历经岁月浮沉,历尽现实考验,是否还有纯粹的感情?作者试图让人相信有这种感情存在,然而他也找不到答案。
    汪破窑在小说中,着笔最多的还是那些女性们。同《文员》里的招娣和“我”一样,进写字楼是工厂里每一个女工的心愿。从农村来到城市的招娣,想通过捷径“进写字楼”改变命运。即使是一直清醒、想要靠自身努力安身立命的“我”,最终还是在现实中迷失了自己。《湖山仙境》《兄弟》《姑嫂》则道出了多少不被世俗接纳的不堪,这些人物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有的为达目的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城中村相当于这座城市的肚腩,农民楼是那一块块的雀斑,人们看见的是外面漂亮的皮囊,谁会去关注里面的东西。”作者不光将笔触伸向光鲜的外表,更是直抵人们视而不见的内垢。
    这一个个看似毫无关联的故事,实则暗含着一条清晰的线索:这些故事串起了当代社会浮世绘,叙说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家长里短、碰撞与融合,以及新城市人如何融入城市的过程和各类生活命运。汪破窑用文字记录下留给他深刻印象的个体,每个人都深嵌在他构建的现实世界里,没有人能够只是一个旁观者,唯有走进这个世界,活一遍,才能有所深思和体悟。
    在他的创作中,他第一次将笔触从乡村伸向都市,在观照他人中思索自我的人生。无论是哪个故事的主人公,血液里都流淌着农村生活的底色。他们从农村来到大都市,想要扎根生长,改变命运。庆东、纯生、马得意、招娣、亚男、陈富兴,甚至这些名字都带着浓浓“土味”,让人感到亲切。作者也有着这样的生命底色,他将那片土地滋养而成的情感、价值观融入其中,写的是别人,也是自己。
    手法写实,让这部作品给人以强烈的现场感和透视感。所有人事物在汪破窑的描摹之下都变得可触可感,细腻而温情。他熟悉工厂流水线上的每一个环节,他对乡村环境、对打鱼细节的描写,对清明婶算卦动作的描写都那么真实,还原了现实生活场景。然而,他不仅停留在普通意义上的描写,还通过各种隐喻,暗示着各类人物的命运走向。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西岸花园有着“不同凡响身份”的石头,像极了“我”与纯生之间的阶级差异。
    时代的烙印渗透其中,更增加了文章的现实好处。本书既是对社会、对人情事态的讲述,又是作者对自我内心的解剖。作者对这些小人物的选择,没有讽刺,有的是理解、同情和怜悯。他看到了小人物的生存逻辑和命运走向,也许感同身受,当内心坚守的道德、正义,终敌不过现实的残酷,他也表达出隐隐的遗憾。
    就好像招娣在大榕树前说的那些话:我们每一个打工人都像这棵榕树上的气根一样,哪怕是小小的一阵风,一吹就摇摆不定,我们根本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我们只能抓住每一次下雨的机会,而不能选择这雨水是清澈的还是混浊的,只有拼了命地吸足水分,拼了命地往下扎根,扎到地里我们才算扎下了根,才算有了安身立命的根本。
    水无所起止,只知流淌,但总得流淌。山高月小,它要滴落,乱石穿空,它要拍岸。跳出这些故事,那些人物最终走向何方,你我不得而知。但那些流逝的岁月和那个时代的印记,深深浅浅,终是要留下些痕迹。尽管人生隐痛之多,淬炼之深重,都不会阻碍他们前行。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作家协会主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