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文学 >

[汪亭友]“普世价值”思潮批判中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

http://www.newdu.com 2022-12-05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0年07月 汪亭友 参加讨论

    近年来“普世价值”思潮的影响式微,但有关的认识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在“普世价值”讨论中,有人把价值共识混同于“普世价值”,把不同社会的价值观所蕴含的反映人类文明进步要求的共同价值说成“普世价值”,进而推崇某种社会的价值观为“普世价值”。因此,在“普世价值”思潮批判中,有必要就这些问题做些探讨,以期辨明是非,消除认识误区,加深对“普世价值”实质的认识。
    西方价值观代表资产阶级利益,而非全人类的“普世价值”
    1847年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指出,“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方式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所以,这些观念、范畴也同它们所表现的关系一样,不是永恒的。它们是历史的、暂时的产物。生产力的增长、社会关系的破坏、观念的形成都是不断运动的”。从这段论述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认为,作为人类思维产物的原理、观念和范畴,都是历史的、暂时的产物,都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关系的变革而发生变化,并不存在永恒不变的原理、观念和范畴。价值作为反映主客体关系的哲学范畴,也是人类思维历史的、暂时的产物,也应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关系的变革而发生变化,并不存在一种贯穿一切时代并为所有人认同的“普世价值”。
    西方鼓吹的“普世价值”其实是指资产阶级宣扬了几百年的价值理念,包括民主、自由、人权等。从内涵上看,西方价值观是资产阶级反抗神学统治、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产物,尽管其在取代封建主义的历史时期具有革命性和时代进步性,但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蕴含着特定的政治内容,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说到底是西方资产阶级的共同价值,而不是全人类的价值观,更不是什么“普世价值”。
    当美国学者把“普世价值”引入政治领域,特别是美国政府把向世界推广“普世价值”视为美国国家战略后,“普世价值”就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学术概念,而成为一种具有迷惑性欺骗性的政治术语。它反映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诉求和话语霸权,成为美国强行向别国兜售美国价值观、移植美国制度的“敲门砖”“问路石”,目的是消解同美国等西方国家利益不一致的其他国家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防线,是其手握的打压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一根棍子,特别是针对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价值观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美国标榜的“普世价值”背后,是赤裸裸的美国利益、美国霸权,是美国满足一己之私的意识形态工具。
    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是“普世价值”
    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虽然形式上是主观的,它通过人的思维表现出来(如经验、概念、范畴、判断、抽象、结论、理论等),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之中,具有主观性、相对性、非至上性等特点,但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真理的客观性要求人们在实践中以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为依据,以是否准确反映事物规律为准绳,来检验认识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判断真理的标准,不在人们的观念中,而在客观世界本身。
    哲学上的价值揭示的是客观世界与人类生存发展需要之间关系的范畴,反映的是客体对主体的效用和意义,是主体以自身的需求为依据对客体进行的认知和评价。因此,价值同真理不一样,它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主体判断客体有无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不是根据客观事实和事物本身,而是依据主体的需要以及主体的意愿。虽然主客体之间的价值联系也有客观性的内容,但这并没有改变价值归根结底是人的主观活动进行认知与评价的结果这一根本特性。就特定的主客体关系而言,我们说主体对客体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即真理是一元的,但不能说主体对客体的价值认识只有一个,因为价值认识存在主体性的差异,不同的人因认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等不同而有具体的差别。尽管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认识也是唯一的,但这改变不了人们在价值认识上的多元性、差异性。
    真理同价值发生联系,体现在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人们一方面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探寻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以有效指导实践,避免盲目性,少走弯路。另一方面还须按照自己的需要认识和改造世界。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完全不考虑人类需要的认识活动是不存在的,而不按客观规律行事而能根本满足人类需要的实践活动也是不存在的。只有把价值尺度同真理尺度统一起来,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才能真正满足人类的需要。
    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因为它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经过无数的实践检验证明为科学的理论体系。同时马克思主义又是普遍真理,它对各国人民从事革命、建设与改革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是科学指引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完成历史使命的行动指南,也是人民群众改造世界、创造历史的强大思想武器。什么时候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事业就能健康发展;反之便遭遇挫折。无数事实和历史经验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成为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坚定信仰,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始终遵循的指导思想。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那里,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同时又是行动指南,在为无产阶级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伟大事业中发挥出强大的真理威力,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及其价值性是完全统一的。而一旦超出这个范围,情况就不同了。资产阶级以及一切反共反社会主义的势力,是不会承认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的,更不会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改造世界。从历史和现实看,反马克思主义的力量会采用一切手段阻挠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从事的正义事业。可见,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并不能得出马克思主义是“普世价值”的结论来。
    全人类存在共同价值,并不表明这种价值是“普世”的
    各国人民在长期的经济文化交流、传播、学习、互鉴中,会逐渐形成带有一定普遍性的基本价值、共同价值。这是人类在漫长的社会化进程中彼此联系、相互交往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从民族的历史走向世界的历史的产物。特别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困扰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日益凸显,全人类的命运前所未有地联结在一起。各国人民确因共同的问题而产生共同的利益,存在共同的价值诉求。尽管如此,全人类存在共同价值,并不表明这种价值就是“普世”的。当今世界,作为国际社会主体的国家、各国政府,在认识和处理人类的共同问题时,并没有按照全人类的价值要求去妥善处理全人类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迄今为止的人类社会(原始社会除外)都是按照一定的利益原则进行活动的。在阶级社会里,阶级利益是所有社会成员之间利益关系的基础,其中统治阶级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它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对内对外政策。并不存在一个抽象的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就环境问题来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造成全球生态问题的根源,不仅体现在一国范围内的资产阶级总要设法逃避支付因生产造成环境污染的治理费用,而且体现在国际范围发达国家利用全球化之机设法将本国环境问题转嫁给别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比如将高耗费、高污染的企业迁移到发展中国家甚至把垃圾场建在这些落后国家。
    从根本上说,代表人类共同利益的主体是世界无产阶级及广大劳动人民。但由于资产阶级仍在世界范围处于统治地位,并设法阻挠世界人民共同利益的实现,世界人民尚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全人类的共同问题也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只有在彻底消灭阶级之后,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共同价值才能得到完全彻底的实现。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0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网 阮益嫘/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