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亲爱的蜂蜜》:遇见世界的温情谜语

http://www.newdu.com 2022-11-23 文学报 雪樱 参加讨论

    
    合上笛安的《亲爱的蜂蜜》,我不禁想起法国作家布勒东的观点,“艺术最简洁的表达,就是爱。”她用长篇小说的体量讲述了一个令人回味不尽的温情故事,以成年人熊沫北和小朋友成蜂蜜的对话互动,构架起上世纪八十年代生人的成长史、爱情史和心灵史,在疫情笼罩的当下尤能给人以信心与希望、勇气与力量。
    冲天辫、苹果脸、小胖手、阿拉蕾似的大眼睛,以及动不动就会发问“沙玛亚”,成蜂蜜一出场,就为这本书注入了暖色调。一边是离过两次婚的失意男熊沫北,一边是独自抚养成蜂蜜的单亲妈妈崔莲一,两人重新追求爱的过程中,蜂蜜成为当之无愧的桥梁和纽带,围绕情感发酵和生活动荡发生的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笛安的笔触贴着烟火漫卷的生活而写,融入自己养育“人类幼崽”的真实经验,探讨成人世界的多元情感和复杂人性,使得小说细节拥有超强的代入感和共鸣感;与此同时,她大胆地使用男性人称叙事模式,既是超越单一思维的女性精神,也能给读者阅读以陌生化或疏离感,触发更深层次的精神思考和审美诗意。
    北大教授戴锦华说过,年幼不应该等于低幼。我们想象的低幼,反而暴露的是成年人的低幼。所谓“成年人的低幼”,不过是狭隘、偏见、算计,在小说中有所体现,直指幽微的人性。先说两个人的过去,崔莲一之所以嫁给成机长,因为崔上校把未竟的梦想寄托在未来女婿身上,到头来亲手扼杀了女儿的幸福。而熊沫北青春期时,因妈妈流产痛失熊妹妹,留下心理上的阴影。笛安的侧笔和留白运用得恰到好处,像打开手电筒那样放射出人性的光芒,交给读者去感受。杨嫂查出患癌住院前,还不忘骗崔莲一去试钻戒;明明在朋友圈里对前妻四处诈骗有所耳闻,大熊出于情分依然借钱给身在武汉的她救急;保姆苏阿姨凭借购物小票上的价格判定成机长是否“人间失格”……善良与丑恶、冷漠与悲悯,都因被放在孩子参与的成人世界的精神维度中,多了几分暖意,添了无尽情义,这正是《亲爱的蜂蜜》最为硬核的灵魂诗眼——生活充满了苦难与无奈,有泪可落,但不悲凉,因为爱与被爱都是一种幸福,亦是灵魂的终极救赎。如结尾处所写,“因为我们这些幸存者别无选择,百年好合,是唯一的出路。”某种意义上说,幸存者也是幸福的摆渡者。
    对于笛安来说,从《景恒街》到《亲爱的蜂蜜》,她在创新意识中完成了都市题材创作的转型,过渡到现实主义的深切观照和向内探索,以孩子与成人的互动重构叙事文本,从而打开看世界的另一扇窗,审视自己与家庭、与社会、与时代的关系,找寻到生存的位置和活着的意义。“是蜂蜜救了我”,这句话书中多次出现,蜂蜜之于崔莲一,在于“在蜂蜜长大成人之前绝对不能死就对了”,她认识到以前的人生里绝大部分的痛苦都是因为想要那些不配得到的东西;蜂蜜之于熊沫北,在于他使自己看到生命中的“价格”,即面对任何一个人,你能为他﹙她﹚付出多少,继而获得爱的勇气。确切地说,是蜂蜜的到来打开了他的心门,让爱的光芒照射进去,那些细琐的日常,成为抚慰心灵和融化坚冰的利器。当然,笛安在命名上的苦心孤诣也着实证明这一点,“蜂蜜”与“大熊”,一个是可爱的,一个是毛茸茸的,寓意孩童世界的甜蜜与成人世界的驳杂,在语感上亲和富有感染力,无形中又撞击心灵,不觉中给人一种自我净化。
    书的扉页上写着茨维塔耶娃的诗句,“孩子,就是世界的温情谜语,这些谜语中也藏有答案。”同样的话,帕斯捷尔纳克在回忆录《安全保护证》中也出现过,“人的未来就是爱。”《亲爱的蜂蜜》就是一本让我们遇见爱、遇见未来的书。同作为“80后”作家,我感同身受的是笛安的育儿经验只是小说的“外衣”,内核却是永恒不变的主题——成长与孤独、伤痛与死亡。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幻,无论遭遇多少失意挫败,内心的光源始终如灯火照亮,给予我们跌倒爬起、愈挫愈勇的勇气,这也是现代人穿越黑暗和拥抱幸福的不二法门。
    ﹙《亲爱的蜂蜜》笛安/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