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文摘 >

初心 | 创办窑洞大学,造就一代救国英才

http://www.newdu.com 2021-10-12 人民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初心 | 创办窑洞大学,造就一代救国英才
    

1936年,红军到达陕北结束长征之后,党中央立即决策,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为基础,开始在延安创办“以窑洞为教室、石头砖块为桌椅”的“窑洞大学”,经过几年的积累,先后培养出20余万名干部,这些干部不仅成为中国革命的骨干和先锋,而且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储备了大批栋梁之材。其中最知名的要数抗大,毛泽东曾十分自豪地说:“昔日之黄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后辉映,彼此竞美的。”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顾党中央克服万难,创建“窑洞大学”的光辉历史。
    


    

▲延安时期的陕北公学(石和平供图)


    

1936年6月至10月,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对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后,写作了《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又名《西行漫记》)一书。书中讲道:“以窑洞为教室,石头砖块为桌椅,石灰泥土糊的墙为黑板,校舍完全不怕轰炸的高等学府,全世界恐怕就只有这么一家。”
     
    这里所讲的“高等学府”,就是位于陕北志丹县城东南前桥半山腰的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它的前身是1931年11月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创办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932年改称中国工农红军学校,后随红军长征到达陕北。1936年6月,改为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简称“红大”。
     
    创办窑洞大学,培育民族解放英才,这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一个伟大创举和战略决策。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干部培养。早在1931年11月,中共中央就在江西瑞金创办了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时,中国政治形势处于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转变的重要关头。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要求,大量吸收新鲜血液,培养造就大批治党、治军、治国人才,是党能否成功实现革命转变并转危为安的重要一环,也关系全国抗战的前途和命运。
     
    在这种情况下,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作出“必须大数量的培养干部”的决定。1936年5月8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进一步指出:我们党“要弄西北局面及全国大局面,没有大批干部是不行的,现在不解决这个问题,将来会犯罪。办一所红军大学来培养大批干部,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会后不久,“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正式成立。1937年1月20日,学校随中共中央进驻延安,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全国抗战爆发后,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使党中央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干部培养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这一时期,基于对抗战不同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国民党为了限制共产党力量在抗战时期的发展,与中国共产党展开了激烈的人才竞争,阻挠、拦截出入陕甘宁边区的革命青年。针对这种情况,1939年6月,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指出:“没有革命知识分子,革命不能胜利。国民党和我们力争青年,军队一定要收容大批革命知识分子。”“ 工农没有革命知识分子帮忙,不会提高自己。工农没有知识分子,不能治国、治党、治军。”12月,时任中央组织部部长的陈云在《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几个问题》中也指出:“现在各方面都在抢知识分子,国民党在抢,我们也要抢,抢得慢就没有了。日本帝国主义也在收买中国的知识分子为它服务。如果把广大知识分子都争取到我们这里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那末,我们虽不能说天下完全是我们的,但是至少也有三分之一是我们的了。”
     
    基于这样的战略考虑,中国共产党在陕北黄土高原上先后开办了20多所“窑洞大学”,这些学校有:中央研究院、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鲁迅艺术文学院、军政学院、军事学院、马列学院、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陕北公学、行政学院、延安大学、自然科学院、日本工农学校、西北工学、民族学院、中国医科大学、部队艺术学校、八路军抗日军人家属学校、陕甘宁边区师范等。在陕北,共产党人把一幢幢简陋的土窑洞变成一座座革命的大熔炉,培育出一大批救国英才,从而撑起了民族解放事业的大厦。


    


    

以抗大为例。建校之初,毛泽东就亲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并且为抗大制定“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以及“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1938年4月9日,毛泽东在抗大第4期3大队作《在抗大应当学什么》的开学训词中指出:“你们在这里学习的时间很短,只有几个月,学不到很多的东西……但你们可以学一样东西,一样很重要的东西,就是学一个宗旨,这个宗旨也就是全国的全中华民族的宗旨——抗日救国。这是我们学校的总的方针,也是全国人民的要求。”在抗大毕业证书上写着毛泽东的题词:“勇敢、坚定、沉着,向斗争中学习,为民族解放事业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一切。”
     
    抗大师生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实践着党的上述要求,创造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毛泽东说:“抗大为什么全国闻名、全世界闻名,就是因为它比较其他的军事学校最革命最进步,最能为民族解放与社会解放而斗争。”
     
    当时,为了迅速培养大批抗战急需的干部,抗大始终坚持一切为着战争,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到教材、学制等,都以充分的备战姿态进行。在教育方法上,突出强调实事求是,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中国经济的特点,中国革命的策略,适合中国特点的战略、战术,教育的时代感、使命感非常强。为了更好地培养和锻炼干部,直接地为前线输送干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抗大改变建制,设立分校,挺进敌后办学,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站在民族解放事业的最前列。
     
    抗大创办三周年时,毛泽东十分自豪地说:“昔日之黄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后辉映,彼此竞美的。”1941年6月,邓小平也盛赞抗大:“几万个革命青年,经过抗大火炉的锻炼,一批一批地输送到抗日战争的最前线,抗大的威力,已经在全国每个角落里显示出来。几万干部在各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计的。”
     
    抗大办学9年多,总校、分校培养了10万多名德才兼备的优秀军政干部,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可靠的人才保证。正如彭德怀在抗大第6期开学典礼上所指出的:抗大这个学校是创造铁军骨干的学校,没有这样的学校来创造铁军骨干,就不能把八路军、新四军的游击队变为正规军,把正规军变为抗日铁军,就不能战胜日寇。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创办的各类学校先后培养出20余万名干部,这些干部不仅成为中国革命的骨干和先锋,而且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储备了大批栋梁之材。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来源: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微信公众号
    责编:周凤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