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文摘 >

享读 |书院里走出的大师

http://www.newdu.com 2021-09-09 人民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享读 |书院里走出的大师
    教育家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书院亦如是。在千余年的书院发展历程中,出现了一个个大师,他们群星璀璨,光耀古今。


    


    

殊途同归二程子


    

“二程”即著名理学家程颢和程颐。二人为同胞兄弟,都师从周敦颐、邵雍父子等一代大儒,后人合称他们为“二程”,程颢年长称大程,程颐居小称小程。由于他们世居洛阳,其学说被称为“洛学”。
     
    “二程”都曾在嵩阳书院讲学,后来又分别以明道书院和伊川书院为阵地传播其学术思想。“二程”虽为同胞,同主洛学,但二人性格志趣大异,“大程德性宽宏,规模阔广,以光风霁月为怀;二程气质刚方,文理密察,以削壁孤峰为体。其道虽同,而造德自各有殊也”。


    

▲程颢(左)、程颐(右)


    

程颢,字伯淳,世称“明道先生”,出身官宦世家,少年天才,10岁会写诗,15岁时与弟程颐一起拜周敦颐为师。25岁中进士后进入仕途做过京兆府主簿、上元县主簿、泽州晋城县令等职。宋神宗时期升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后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同,辞去官职,来到洛阳,一心讲学传道,直至离世。
     
    在今天山西晋城城市北边有一个村庄,名字很特别,叫“后书院”村。村民质朴大方,举止文雅,言谈颇有古风。传说这里曾经荒无人烟,直到程颢在此地举办乡校才让这个地方渐渐发展成了村落。后人修了明道祠堂以纪念程颢。天启(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年间在此立石碑书“古书院”三字,此地就成了书院村。
     
    《宋元学案》评价程颢“资性过人,而充养有道,和粹之气,盎于面背。门人交友从之数十年,未尝见其忿厉之容。遇事优为,虽当仓猝,不动声色”。程颢的讲道让学生“如坐春风”。“如坐春风”这个成语即典出程颢讲道,说“朱公掞见明道于汝州,逾月而归。语人曰:‘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月’”。朱光庭是北宋一个以正直敢为闻名于世的官员,他最初跟随胡瑗学习,胡瑗教他“忠信为本”,此即成为他一生践行的原则;后又跟从孙复学习《春秋》;当程颢在汝州讲学时,他入门听讲,如痴如醉,听了一个多月才回去。
     
    程颐与程颢年龄相差仅一岁,虽为兄弟,但性格迥异,人生之路、为学方法也不同;虽同为洛学,但学术观点同中有异。
     
    程颐,字正叔,世称“伊川先生”。公元1220年,赐谥曰正公。公元1241年,封伊川伯,从祀孔子庙。
     
    程颐早年的求学经历与其兄程颢相似,但成年后的经历则迥然不同。程颢25岁中进士后即进入宦海,且成就斐然;程颐一生则主要致力于求学问道。
     
    程颐讲学主要在嵩阳书院和伊川书院。公元1072年,程颐和其父兄一起在洛阳讲学,听者络绎不绝,讲学之地后来辟为嵩阳书院以纪念二程。公元1082年,四朝元老文彦博将其在鸣皋镇(河南洛阳伊川境内)的庄园赠送给程颐建院讲学,并送十顷好田作为学田。程颐遂在此创建伊皋书院,此后直至去世前的20多年间,他便主要在这里著书、讲学、授徒。因书院在伊川境内,该书院也叫伊川书院,程颐则被尊为“伊川先生”。


    

▲伊川书院


    

一“心”“致良知”的王守仁


    

王守仁,浙江余姚人,因早年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加之曾在越城创建阳明书院,因此,世称“阳明先生”。他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家庭中,父亲王华是成化十七年(公元1481年)的状元,家世渊源可追溯至东晋王羲之。书香世家的浸染熏陶和他本人的勤学颖悟,成就了王守仁出类拔萃的文韬武略,也成就了他传奇的一生。
    


    


    

王守仁少年时期就立下了做圣人之志。12岁时,与老师讨论学习目的,老师说读书的第一等事是科举,他则认为读书的第一等事应当是学做圣人。此后,王守仁一直执着追求着他的圣人之路。
     
    经过多年的参悟、思考,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王守仁正式提出知行合一的命题,并公开传播知行合一说。他传播其思想学说的阵地与朱熹一样,也是书院。
     
    正德十一年,朝廷派王守仁以正四品左金都御史的官阶巡抚江西南安、赣州和福建汀州、漳州等地,意在让他前去解决困扰当地多年的“山贼”问题(主要是农民起义)。不到一年,王守仁就肃清了此前让当地官员头痛不已的大股“山贼”。
     
    他是如何肃清山贼的呢?王守仁找到的方法就是广施教化。他开始了在今天看来仍然是最有意义的事情——发展教育。正德十三年,王守仁在赣州广泛建复书院,以教化民众、笼络人心。据统计,就在正德十三年,他在赣州新修义泉、正蒙、富安、镇宁、龙池五个具有社学性质的书院发展教育,传播讲学。
     
    王守仁讲学传道最有名的书院当数其家乡的稽山书院和阳明书院。说起来这还得“归功”于朝中无能之辈对他的嫉妒与打击。仕途上,王守仁屡遭奸人的妒忌诽谤,政治上受到压制。1521年,正德驾崩,嘉靖即位,王守仁以为施展抱负的机会来了。然而,新君即位并没有适合王守仁的政治舞台,在朝廷内部的帮派斗争中,王守仁仍然是牺牲品。大失所望的他上疏请辞,返回了家乡余姚,在家乡一待就是六年。这六年,他专注于讲学授徒,创建了姚江学派。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随着“王学”的兴盛,为了方便更多学者聆听大师的宏旨幽微,嘉靖四年,王门弟子集资在各地兴建阳明书院,他思想传播的规模越来越大。
     
    嘉靖六年五月,因朝廷对付不了广西田州、思恩的土司造反,因重新起用赋闲在家的王守仁。王守仁在赴任途中,仍一路讲学不辍,在翟州、常山、南昌、吉安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讲学踪迹。嘉靖七年,王守仁在南宁创建了敷文书院。
     
    然而此时,王守仁正饱受日渐加重的肺病的折磨,于是上疏告归,希望能够将苟延之躯送回到故乡。令人遗憾的是,书院的诸友及亲人翘首以盼,却等来了大师客逝归途的噩耗。


    

证人书院黄宗羲


    

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黄宗羲呱呱坠地,从此开启了他虽科场屡屡失意,但道德文章、学术成就、思想高度均堪为世范的一生。
    


    


    

黄宗羲主要在浙江的语溪(桐乡)、越中(绍兴)、海昌(海宁)、甬上(宁波,因在甬江边,故以“甬”或“甬上”代指)等地讲学,其中,甬上证人书院是他最重要、最钟爱的讲学阵地。
     
    证人书院最初建在绍兴,是恩师刘宗周讲学之所。公元1645年,清兵入关,南京、杭州相继失守,不少儒林中人降清,刘宗周痛心于此种玷污名教的贰臣行为,抚案恸哭,绝食数日,舍身成仁。刘宗周去世后,绍兴证人书院即停办。康熙六年(公元1670年),在绍兴证人书院停办25年后,黄宗羲与同门学友一起恢复了绍兴证人书院的讲学活动,专意阐扬老师的学问气节。不过,黄宗羲心仪的讲学处不是绍兴,而是甬上证人书院。
     
    康熙六年,黄宗羲首次应邀到甬上讲学,甬上的“策论之会”更名为“证人之会”“讲经会”。
     
    康熙七年,黄宗羲再次到甬上,正式在“讲经会”的基础上创建了甬上证人书院。书院主要组织讲会活动,一般一月两次。每到讲会时,来者均手执经书,衣冠楚楚,依次就座,秩序井然。在书院,黄宗羲时常为大家解惑释疑,讲道论理,其“言论丰采,翕然可观”。
     
    黄宗羲在讲学的同时,还笔耕不辍,著述宏富。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黄宗羲经过八个寒暑奔走跋涉广搜明人文集,以近70岁的高龄,潜心披阅梳理,编成200余卷的《明文案》。然而,在他看来,明代作者超过唐代,《明文案》仍不足以“存一代之书”,于是继续以近80岁的高龄,四处奔波,披沙沥金,直到84岁时,终将《明文案》扩编为482卷的《明文海》,真是可叹可敬!
     
    康熙三十四年,黄宗羲久病不起,命在旦夕。面对死亡这一人生大课题,一代哲人黄宗羲淡定而从容。他嘱咐家人丧事从简,只需一棕棚、一石床埋入黄土即可,连棺材都不必用,更不需要有吹吹打打做佛事、化纸钱之类的繁文缛节。在极其重视丧礼的我国传统社会,遗嘱之中为自己定下如此简单甚至是简陋的丧事,需要多么超脱的人生智慧与勇气!他劝慰家人不必悲伤,因为自己“可死”了。临终前四天,他写信给孙女婿说自己:“年纪到此,可死;自反平生虽无善状,亦无恶状,可死;于先人未了,亦稍稍无歉,可死;一生著述未必尽传,自料亦不下古之名家,可死”。黄宗羲用四个“可死”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圆满句号。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来源: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微信公众号
    责编:周凤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