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人工智能 好像为了印证小说中某种假设,故事借用了一个古老母题,像希腊人皮格马利翁那样,有些人就是会爱上自己的创造对象。只是这一次主角是女性,一位生物工程学家,她也是小说的叙述者。其时,世界面临这样一种危险:因为超级算法诞生,人类失去了发明新故事的能力。小说女主人公全面改造了一位作家,使他重新获得那种神奇,也是至关重要的能力。这样的故事,结局向来都是令人伤感的。完美之物无法被独占,即使是创造者本人。 关于未来那个超级智能算法主导的控制论世界,多年来已有大量幻想作品。有些十分阴暗,充满暴力,常常被讲述成一场生死存亡之战。我们都看过那部名叫《终结者》的系列电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它们开始公映。在电影中,强大的智能网络算法Skynet试图在一夜之间毁灭人类。在系列片最初几部中,这位大反派从未真正在场。只是在电影开头,它以一个拓扑学模型的、儿童玩具般的趣怪形象短暂地出现了一下。我们知道在八十年代,人工智能和类人机器是全球热门话题——在谷歌词频分析曲线上,这两个话题在整个八十年代处于峰值。但那时候人们对超级智能到底是怎么回事,并不能真正去设想。 如今我们知道,超级算法不大可能由一个邪气十足的天才科学家,在某一天突然发明。智能算法也不大可能如海啸般瞬间冲决人类防线。人类与机器智能之间并没有一场决战,机器智能将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慢慢地渗透进人类社会,直到完全控制局面。其间会有无数次争议和讨价还价。这些小冲突会在国家、政府、企业、利益团体、学术界、智库、媒体和法律界之间不断发生。与此同时,人类也会不断优化自身,制定各种各样法律,竭力去控制那些变得越来越强大的智能“工具”。 事实上,巨变正在缓慢发生,有时候人们并未意识到这一点。数据采集和分析,以及越来越好用的算法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都市管理、企业投资、法律实践、购物、学习、交通,算法正在进入这些人类事务。而且显然,它们会迅速从辅助角色转化成工作主体。这些事务当中毫无疑问也包括文学写作。 小说中有两个章节确实是在人工智能预训练语言模型算法辅助下完成的。其参数规模大约相当于GPT-2 Large,实际上在去年,更大规模的GPT-3预训练模型已诞生,实现的自然语言生成能力更加强大。目前来看,这些片段写作只是一次实验性质的人机合作。智能算法相当幼稚,所生成的语句无法体现作者和文本意图。小说只是利用了它“异想天开”的能力。但这个过程的体验十分惊人,它足以让人意识到,只要算法不断迭代改良,假以时日,给予足够学习语料和算力,人工智能早晚有一天会创造出一部像样的文学作品。 小说结尾部分迅速地急转直下,读者可能对如此处理不太满意。但请不要着急,因为这个故事按计划另有续集,还有更大的舞台等待着小说中那些人。 图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