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百家争鸣 >

2021年02月22日08:53

http://www.newdu.com 2021-02-22 文艺报 newdu 参加讨论

    关键词:家庭 书写
    又是一年春天。许多年轻人第一次留京过年,家成了远方割不断的回忆。当我们早已成家立业,远方的亲人意味着什么呢?值此新春之际,对“原生家庭”的追问就变得格外有意义。
    家庭曾经是个避风港,也是人们进入社会前的试验场,世界作为一种前经验通过家庭传递给每一个人,因此家庭既是进行自我创造的内部也是外部,家庭构成了人最初的自我和超我。对于创作者而言,在原生家庭中发生的冲突和迷惘,往往就是走进世界的开端。
    如今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在处理原生家庭冲突的题材,并且在创作形式、叙事伦理以及父权批判方面都做出了勇敢而卓越的尝试。青年作家或是将原生家庭当作创作背景,勾勒出新生代如何在家庭的影响和焦虑中成长,或是把原生家庭作为一种讨论自我和历史的方法,凭借两代人面对外部世界的不同反应,来重构个人与历史发展的过程。“80后”作家笔下激烈的家庭冲突,在“90后”作家笔下成了一种常态,同时也产生了随意化、污名化的情况。这种趋势在中短篇小说中最为明显。该现象既是出于年轻一代的“弑父冲动”,也与作家们缺乏生活经验有关,虽然在打破创作禁区方面迈出了勇敢的脚步,但容易陷入博人眼球、故意制造冲突的误区。用小说的形式批判父权具有漫长的历史,或者可以说,反对资产阶级父母正是自波德莱尔、福楼拜以来,所有现代主义文学的起点,这种弑父冲动或明或隐地贯穿了所有的现代小说。到了21世纪,父权的衰落却产生了新的焦虑,于是代际冲突转移到了自我之内,这是新世纪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青年作家们不得不通过创作来探索和拓展的新领域。
    ——主持人 丛子钰
    
    于文舲,1991年生,北京人,小说家,现为《当代》杂志编辑。
    现代社会的一块培养皿
    原生家庭是一个由来已久的文学题材,我自己在创作中就不断地触及。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我其实曾感到隐忧。因为在我看来,一个有抱负的写作者,尤其是在他青年探索时期,应该不断地往外走,抵达尽可能宽阔的世界,而不是被某一类题材限制住。何况是像家庭、亲子这样的“小题材”,写得多了,有时会产生“妈宝”的尴尬感。
    除了对题材本身不确信,还有一个问题。诚实地说,我感到书写原生家庭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偷懒。现代社会有一种普遍的关系焦虑,大到个人与社会潮流的关系(中心或边缘,紧密或疏离,存在感的强或弱),小到具体的人与人的关系,都常常是暧昧不明的。不确定滋生的是观察,而非介入。关系越不确定,人就越警惕,越有界线感。介入由此成了一件困难的事。这对文学来说是一种根本性的挑战。因为传统的小说情节,可以说,就是依靠人物关系建构起来的。当人物关系的确定性越来越弱,小说如何成立,就成了一个问题。作家对新经验越敏感,受此冲击就越大。因此青年作家往往首当其冲。从创作现状来看,这个问题确实已经比较明显地表现出来,但我暂且不讨论它,我想说的是,原生家庭,大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成了现代社会中的一块“自留地”。
    原生家庭在关系上的优势不言而喻,它不需要你去费劲建构。它脱胎于家族,介于家族与婚姻家庭之间。从关系的类型来看,家族是传统关系,它的依据是血缘,是确定无疑的,而婚姻家庭是现代关系,它是一种复杂的、不确定的结合,也是一种法律关系、契约关系,说到底是个人选择。原生家庭一方面还是由血缘维系,但另一方面,随着整个社会的现代化,经典关系形态之上也附加了更多不确定的、个人选择的内容。应该说,无论是血缘关系,还是对血缘关系的反抗或者逃离,都天然地能够进入小说,它提供了小说的叙事动力和叙事阻力。因此我说,回归原生家庭是当下创作的一条较为简便的路。
    当然也不能说简便的路就没有意义。它在形式变革上的意义可能不大,但它可以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新视点,一个文学经验的“试验场”。这有点像培养皿,其中作为基础的是稳固且厚重的传统,培养的条件是整个社会的转型和影响,滋生的现代内容,可能尚不确定,在数量和质量上也不足以替代传统,但新物质毕竟已经产生,它实际上改变了培养皿中的生态结构,它缔造出了一个较为复杂多元的样本。这就是新型的原生家庭,它的复合性,既是社会转型的结晶,同时也是现代社会的雏形与温床。
    要真正实现原生家庭的培养皿作用,从哪个角度切入并建构小说非常关键。就我自己的实践以及目力所及的青年创作来说,书写原生家庭,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
    第一是历史视角。这种小说以书写父辈时代的故事为主,当然,书写子辈的时代、“我”的时代,即当下现实,也应算作历史的一种,可以放在一起讨论。小说的基本架构,就是父辈或“我”其中一方介入历史,而另一方充当观察者或讲述者。这是符合历史(代际)更替节奏的。讲述父辈,“我”尚小,讲述“我”,父辈已老,对历史现实的介入能力不同决定了在历史视角下,父辈、子辈在小说中的功能也是不对等的。他们构不成对话关系,只是以其中一方为主人公。原生家庭在这里只是一种背景,是时代生活的一部分,它本身的意义很有限,它的意义也是历史赋予它的。
    第二是成长视角。成长,顾名思义,主线就是个人的命运变迁和精神发展。这里暗含着它比第一种视角更强调个人的意思。父辈子辈在小说中的角色和功能更不对等。这种小说中,恰恰是亲子关系提供着成长的动力和阻力,是小说不可或缺的因素。原生家庭不再仅仅作为一个背景,它开始切实地影响一个人的成长轨迹。但是,视角决定了关系本身并不是意义,它必须要落实到一方对另一方的影响上。这种影响是单向度的。小说只关心成长者,而原生家庭和其他的社会关系一样,充当成长的一个变量。
    第三是关系视角。如果说前两种小说严格来讲都不是写原生家庭本身,它只是作为历史之一种、成长之一种的话,那么这第三种视角,终于让原生家庭成为了主角。它书写的就是家庭内部的关系,它将父辈子辈放在对等的位置上。纵向来说,两代人意味着两种历史视野,横向来说,两代人之间也存在着两种价值体系,既有血缘、道德、伦理,也有个人、理性、契约。实际上,这种亲子平等对话的姿态,是一种现代的眼光,也是现代小说的建构方式。这最接近我说的“培养皿”,只要将双方放置在一起,他们天然就有冲突,就会生发,就会产生新的意义。现在的问题在于,小说家常常把关系刻板化,好像父辈天然就代表旧的,子辈天然就是新的,导致小说扁平化,千篇一律。这并不是视角本身的问题。而且这个视角是应该并且可以深入开掘的,它无意于书写历史,但它本身就是一种微缩的转型期的历史,它的内部非常复杂。
    第四是认知视角。这是第三种视角的变形,也是延伸。第三种视角有意义,但确实不好写,而且一旦写不出内部的延展性,也极易使家庭成为局限,使题材变得狭窄,常常吃力不讨好。第四种视角,就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它将父辈和子辈的视线投射到家庭以外。上面我们已经讨论过,父辈和子辈势必带有他们各自身份角色、力量对比、生命阶段和社会历史的烙印,这些东西反映在他们的认知上,那么针对同一个事物,他们认知方式的不同,以及由此产生的冲突,归根究底还是原生家庭内部的冲突。但这种写法显然解放了小说,解放了题材,它可以借由家庭来写一切,也可以说是借由一切来写家庭。
    上面四种视角本身并没有谁对谁错、谁优谁劣。但我认为,以现代的方式捕捉新经验,是现代小说应有的责任。以此为标准,历史和成长更古典,关系和认知更现代,而现代的标志,就是对话和理性。或许我们可以说,没有旧题材,只有旧写法。亲子是自人类有家庭观念开始就有的现实,它进入文学,成为文学母题,也是在悲剧史诗时代就已完成,它的成熟度毋庸置疑,但直到今天,我们还要从原生家庭中挖掘不一样的内容。原生家庭是现代社会的一块培养皿,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培养皿的内部,也在于内部的原生家庭与外部更广阔的现代社会的互动关系。原生家庭并不是孤立的,它往往就是社会的一个聚焦点。
    
    刘小波,1987年生,《当代文坛》编辑部主任。研究方向为艺术理论与批评、中国当代文学。
    青年作家笔下的家庭伦理叙事分析
    近几年来,青年作家们笔下,有关家庭伦理冲突及“无序”的家庭状态书写已经到了泛滥的地步。颜歌的《我们家》、阿微木依萝的《我的父亲王不死》直接冠以家庭、父辈的名题,内容也主要是书写父辈。张悦然的《茧》从历史的角度书写父辈对子辈的深远影响,着重书写子辈那种无法摆脱的无奈状态。郭爽的《离萧红八百米》中主人公母亲离世、父亲再娶、自己离家,后续的命运几乎都和这种突然的家庭变故有着直接的关联,郑执的《森中有林》开篇就是小说主人公在父母的忌日去祭扫的情节,诸如此类,这种“无序”的家庭状态描写几乎遍及所有的青年作家。
    在更为年轻的“90后”作家笔下,家庭和家族的分裂、父母之间的冲突、父辈对下一代的束缚、父亲与子辈的冲突等等描写更加常态化、随意化,甚至污名化。李唐的《身外之海》是一部典型的“缺父”作品。小说开篇就写到父亲,但是在小说主人公眼中,“父亲是一具空壳”,后来父亲生意失败,父母离异,主人公离开家乡。而父亲缺位之后,主人公的依靠则转向了自己接替其工作的退休警察。李唐另一部小说《月球房地产推销员》中有为了摆脱母亲控制,逃向月球这样的情节书写,与父辈的关系是该小说着重表达的东西,而逃离是根本的主题。王占黑的《去大润发》有“我没敢问他为什么始终没提到父亲”的表述,杨好的《黑色小说》中父辈与子辈的矛盾有职业选择的冲突,小说中的人物M的理想是当作家,而父母坚持让其学医,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矛盾。周恺的《苔》则书写了一种毫无血缘关系的抱养来的“父子”关系。
    放眼到创作体量更加庞大的中短篇小说创作,这种书写更明显。何向的《预告南方有雨》讲述的是子辈与父辈的代际冲突。庞羽的《一只胳膊的拳击》书写了祁茂成与祁露露两代人的生活境况,对父亲祁茂成失败的人生描写用了大量的篇幅,而这不过是祁露露童年阴影的一种主观投射。尤其是父辈中的“曼江赫本”以“曼江五毛钱”的身份出现时,作者完全将对父辈的反抗或者对上一代人生活的否定表达出来。国生的《温室效应》中,生意失败的母亲将儿子当作生意来经营,楚斌一直生活在母亲的控制之中,作品中的畸形恋情都与父母感情不和有着丝丝缕缕的关联。重木的《无人之地》主要讲述主人公和母亲的冲突,范墩子的《我从未见过麻雀》书写家庭暴力与父辈冲突……通过文本细读可以提炼出一些关键的叙事要素,“缺父”“审父”“弑父”是青年作家们乐此不疲的话题。
    青年作家们秉持这样的一种叙事伦理,反复书写这样一种畸形的家庭状态,有着很多内外在原因。首先是文学传统对青年作家们的深远影响。在五四时代的白话文学起步阶段,家庭往往与“封建”“落后”“愚昧”挂钩,只有冲破家的牢笼,才会迎来光明的世界。反抗家庭、反抗父辈上升为反封建、反宗族、反传统等社会变革的绝对高度,年轻人也只有离家出走,才能走上革命道路,迎来光明的新世界。“十七年”文学时期,子辈代表着进步、革新与希望,父辈代表着落后、保守与愚昧。最终,新生的力量战胜传统的旧派观念。在新时期文学伊始,大量的先锋小说也是如此。“弑父”甚至成为一个鲜明的主题和研究者反复提及的论点。自然,青年作家们能接触到的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也有相似的表达。
    考察上述这些作品发表时的作家年纪,他们大部分都过了青年时期,书写这个主题自然也融进了更多的思考。当下不少年轻作家们的写作资源就是直接移植于这些文学传统,还未来得及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时代变了,但是文学青年们文学认知和对时代的把握还没来得及更新,不管文学传统中的这些文本是诞生于何种语境,表达何种诉求,他们都不加区分地予以挪用。对文学传统的把握深度不达标,让他们的写作某种程度上显得不合时宜。
    这也与青年作家们的生活经验和写作经验匮乏有关。当下的青年作家们生在了和平的环境,享受优越的成长环境和良好的教育,不过,这些条件于文学而言也可能是一种缺失,是一种“匮乏”。家庭——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经历和生活视野必然决定了作家的创作视野。家庭自然成为他们写作起始和聚焦的地方。对家庭的厌恶、对父辈的反抗或许只是小说主题之一种,但是大量文本不断重复同一类型的事件,这种对抗冲突完全还停留在青春期一种生理上的“叛逆”,将作品用来发泄对“代沟”的怨怼。
    这也可以从反面来进行论证。在成熟作家们的笔下,家庭关系不再是如此简单的对与错、爱与恨、聚与散的二元区分,而是关联着更多的问题。格非的《望春风》开篇就是一幅父子同行的画面,温馨而甜美,这已经与《边缘》《敌人》等早期作品中模糊的父子关系完全不同了。小说家梁鸿的《梁光正的光》由父辈的经历思考社会和乡土生活。但是在文本中,作家并不仅仅是书写这种对父辈的情感,而是将其放置在时代的大背景中进行整体考量。纵观这些作品,在描写家庭伦理和书写父母子女关系的时候,没有局限于简单的爱恨情仇,而是以小见大,写出了超越个体、超越家庭的东西。由此也可以看出,生理年龄和创作的年纪都决定着作家对家庭关系的认知,青年作家们的写作,还需要深度耕耘,需要岁月的陈酿。
    这种单调而重复的家庭伦理叙事也是当前文学创作大环境导致的结果。即便是早已成名的大作家们,能够挖掘的主题也很有限,要么选择搁笔不述,要么是重复自己的常态。名家们尚且如此,遑论青年作家们了。“快”是当下文坛最大的特性,纯文学书写领域,一年一部甚至两部长篇小说早已不是惊诧之事,“快”意味着来不及认真处理生活经验,无法进行深度的反思,只能流于表象的生活世界。青年作家们儿时记忆中的父母一次争吵乃至父母的离婚经历,一句道听途说的新闻,一部新近阅读到的文学作品,都有可能迅速转化为自己下一部作品中的中心主题。其实,单纯来看文本本身,很多青年作家的作品并不逊色,甚至很出色,但是匠人气息十分浓厚,能明显体察到一种套路感,特别是在思想上仿佛被困住了手脚,难以突破。青年作家们如不能处理好生活经验与创作之间的关联,不能在简单苍白的故事中融进更多的思想,不能将文学创作“慢”下来,很快就会榨干他们仅有的一丝文学天分,与文坛渐行渐远。
    
    冯祉艾,1995年生,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现供职于湖南省文联。
    父权书写、亲缘隐患与生活虚置
    独断父权下的代际关系书写成为今天青年作家们重点写作的对象之一。一些青年作家们对于代际关系问题在小说中提出了诸多全然不同的见地,而大部分的作品中,两性关系的变化也将对家庭内部关系产生极为直接的影响。事实上,今天所探讨的几部小说也将聚焦到代际关系问题中,窥探不同类型的家庭结构之下代际关系的多重解读,并试图建构个体成长中家庭结构关系乃至社会文化的多样影响。
    青年作家贾若萱的小说《好运气》所展示的家庭是父权制状态的最典型性体现,父亲是一个野蛮、粗俗、固执,同时有着难以想象的迷信的男人,即便经济条件优越,但文化教育观念落后,在他自身成长的传统经验教导之下,“我”所倾向的实际上是父亲的反面。在父亲眼中的“我”,优柔寡断、游手好闲。小说中出现的人物,都或多或少地被父亲所控制:情人受制于父亲的金钱,早已离开的母亲仍然被精神折磨,而身处其中的“我”,因为过于程式化的父亲权威而打压成为了一个沉默的羔羊。但对于这类典型家庭中的孩子来说,他们对于父权的思考是矛盾的。一方面,他们内心忐忑,很难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也很难对自己表达肯定。小说中的“我”才会在想到父亲的情人时可耻地勃起,这是一种自卑和恐惧的表现。但另一方面,他们又野心勃勃,坚信自己能够在父亲所走过的路上摸索出另外一条生路。从贾若萱将小说取名为《好运气》开始,小说以一种近乎现代魔幻的形式推入,尽管每一次生意上的好运气都是由父亲自己主动调侃的,但必须承认父亲在做生意上有自己的一套,与其说好运气,倒不如说是“我”在不断地给父亲的成功找理由、找借口,希冀在这种传达之中去提升自己的事业上的比重。能够得到父亲承认,但又不依附于父亲原本的工作模式,才是他这类典型性父权家庭中生长的小孩希望的结果。
    梁豪的小说《麋鹿》中,主人公老齐的家庭是一个以社会契约为本质的家庭,小说始终都以老齐的人生落笔,对于他曾经的婚姻和家庭生活都只是浮光掠影地点到,老齐和女人卢莹的感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很像是父权制状态下的妥协与召唤。借助捎带提及的旁白,可以看出老齐曾经与儿子有着漫长的、挫折的父子关系。也正因如此,小说能够借助卢莹这样外来者的身份深入到情感契约远远大于情感羁绊的家庭之中。老齐是一个传统意义上代际关系里失败的父亲,但与此同时,小说也探讨了父权衰退所带来的隐患。父权衰退并不一定会带来解放,它还会伴随着个体身上的巨大焦虑而存在,但这种痛苦并不是进步的代价,也就不能归类到任何救赎哲学之中。老齐最后面对卢莹的念想实际上也是处于父权衰退状况下的符号性剥削机制,这很容易令人想到拉康的性别思考。拉康在象征的层面里区分了男人和女人。男人崇拜着父权和秩序,争相做个父亲的好儿子以得到他的目光,隐藏自己的空无,而女人却敢于袒露自己的空无,在权力的边界之外享乐,这在男人眼中是无比神秘的,所以女人身上会带有神性色彩。极权主义不允许女人的存在,因为女人的存在就是对现存制度的威胁。小说最后实际上也窥探到了现代养老行为与传统父权规范两者之间的试探和挑战。
    庞羽的《我不是尹丽川》以一个女儿的身份,对母亲,乃至于外婆在成为一个“母亲”之前的过往进行了遥远的追溯。小说指向了某种热烈的生命力,在女性的家庭生活中不断展示这种决然而磅礴的生命力量,并且书写了女性更为自由的身份认同。小说中对于父亲的反抗是神圣的,“我”即将要被罗勇带走时,与他一次又一次地争吵,在这种苦难之下,小说呈现出来了对于代际关系的碰撞阐释,可以看作是对于生命本身的关注与凝思。而父权在此所代表的近乎是一个绝对混沌困惑的恶魔形象,它甚至不需要有太过强烈鲜明的角色属性,只需要在家庭生活中藏匿黑暗情绪即可。
    徐畅的小说《鱼处于陆》中,作者所叙述的显然是一种“作为知识分子的父亲”观念。这种父权制度相对于前文里所提到的粗蛮的、无理的等等父权形象有所区别。但这些知识分子的形象同样能够让我们的代际冲突落入到最为原始的封建传统之中,这样的封建传统使得这些父亲始终固执、冷淡,同时自以为才华横溢,也就不愿意沉入到生活的裂缝之中。对于学生李红来说,老师身上清高而固执的书卷气都代表着文人的思想,可以成为择偶标准上的梦中情人。但当这样的人物落入到生活之中时,他的生活就只剩下了一地鸡毛。幸福的家庭维系着所有人的体面和自尊,为了和平与幸福,慢慢地,所有人都失去了自己,最后也失去了对方。看起来,十分幸福美满。但实际上,每个人都困兽于其中,想脱离这些束缚,想大声吼叫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被压抑的情绪常常要逼疯每个稍加思索的人。小说中,“我”的母亲在外面始终想要叱咤风云、不断地渴求着一次又一次的机会,但对于父亲来说,他所选择的却一直是被动的被离开,而在这种父权观念影响下的孩子,也就不断地被妥协和被取代。在庞羽和徐畅这两部作品中,母亲不再是传统的小说中那样的宅院中的形象,她们具有绝对的生命力和想象力,也能够在生活的真谛之中寻找到无限的可能性。
    对稳定的父性特权的反抗常常是青年人的动力。但反抗者在日后也很难逃出类似的宿命:最初反抗的正是自己最终要固守的。于是,反抗的夸张最后堕落成了固守的夸张。这个历史怪圈并没有人能够幸免,因为从始至终,他们所需要反抗的都不是父权本身,而是站在父权头顶上的人,人们吹嘘父权、讲述代际冲突,就是对于权力的反抗,而绝非社会制度。不可否认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代际冲突的书写仍然带有强烈的父权反叛意志,它能够释放大部分人来试探自我的生活体验和对当前年轻一代的情感状况的深刻展露。但对于这一代的青年作家而言,显然,他们并不全然地站在反叛的姿态与父权决斗,而是带有反思性的判断和找寻,对代际关系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