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王小平:故事与人物在我心里蛰伏

http://www.newdu.com 2020-10-22 天津日报 仇宇浩 参加讨论

    关键词:王小平 三色镯
    
    王小平 作家、编剧,与郑晓龙共同创作《北京人在纽约》,电影《刮痧》编剧,著有长篇小说《白色圣诞》《孽缘》《刮痧》《红色童话》,日前出版最新小说《三色镯》。
    
    妻子编剧丈夫导演
    影视圈最强夫妻档
    影视圈珠联璧合的夫妻档有不少,编剧王小平和导演郑晓龙就是很著名的一对。这对曾联手打造了中国电视剧高峰之作《甄嬛传》的夫妻,如今再度联手打造奇幻电影《图兰朵:魔咒缘起》,正是改编自王小平潜心8年构思的最新长篇小说《三色镯》。
    王小平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到《人民文学》当编辑。当时郑晓龙在北京电视制片厂工作,1985年,二人因全国第三届中短篇小说颁奖会结识,联系渐多,互生好感。作为《便衣警察》的编辑,王小平感觉海岩的小说很适合影视化,推荐给郑晓龙。1986年,郑晓龙监制电视剧《凯旋在子夜》要深入边陲拍摄,临行前他向王小平表白,平安归来后二人成为情侣。
    1990年王小平赴美留学,两年后二人在美国完婚。郑晓龙当了《北京人在纽约》的编剧、导演、制片人,王小平则是这部剧的英文翻译和编辑。剧中有大量英文对白,她不厌其烦地向美方演职人员解释剧情和人物关系,把台词译成英文。正是王小平的辅助,让郑晓龙不再有后顾之忧,《北京人在纽约》也取得了成功,可以说拉开了这对夫妻档合作的序幕。
    他们在生活中很少吵架,但作为编剧和导演,却常为剧本争吵。在王小平看来,自己不仅是编剧,还是郑晓龙的妻子,她在剧本上的坚持都是为了郑晓龙作品的声誉。生活中的故事也启发着王小平的创作,电影《刮痧》中许大同对儿子的表白,就是王小平根据郑晓龙第一次看到儿子的感受写的。
    王小平是从写小说过渡到写剧本的。多年以前,受一位女导演的邀请,她将小说改写成剧本,几易其稿,才知道当作者写小说与当编剧写剧本之间的巨大差别。这些年偏重写剧本的王小平,在经历了对《甄嬛传》《芈月传》的改编后,总结出小说家改当编剧需要迈过十三道坎儿,她说:“写剧本是在为一个宏伟的工程打基础,写小说是一个人的战争。但对我来说,我更喜欢小说,因为它更自由、随意,没有束缚。”
    紧贴生活,有烟火气
    奇幻作品也有现实态度
    记者:您的《三色镯》和之前的作品相比有哪些不同?据说您特意放大了小说的“好看”度?
    王小平:其实没有太大不同,只是我希望在情节和文字节奏上更通俗一点,让读者更容易共情。作品是写给读者的,每一个作者在写作的时候,都希望有更多的人阅读自己的作品,喜欢自己的作品,与书中的人物共情共通。过分强调“好看”仿佛会与“通俗”挂钩,显得不那么高级。不过,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读者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需要作家们用“好看”的作品吸引住读者,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慢慢体会“好看”之外的其他滋味。
    记者:新作潜心构思8年,是创作过程很曲折很艰难吗?
    王小平:这套书的写作过程并没有多么曲折艰辛。这8年中,我一直在策划和参与其他剧本的创作、参加剧组的拍摄,所以小说是在几个剧本的空隙间断断续续写出来的,并非一气呵成。故事和人物一直蛰伏在我的心里,时不时跳出来,跟我悄悄对话。现在小说出版了,回头一看,好像时间很长,但写作的过程并不太辛苦,有种时不时逃学出来,到另外一个奇妙多彩的世界里闲逛的快乐。
    记者:近几年,相较于曾经热门的上古、魔幻、仙侠题材,现实主义题材影视剧更受关注,您的奇幻故事《三色镯》的优势和特点是什么?
    王小平:对作家或编剧来说,重要的不是写什么,而是怎么写。现实主义是一种态度和手法,不是题材,目前现实题材比较受关注,但它跟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完全是两个概念。题材千变万化,古代的,现代的,战争的,家庭的,职场的,警匪的,用什么样的创作态度去处理这些题材,比选择什么题材来写更重要。那些流行的“霸道总裁”“甜宠剧”“偶像剧”都可以是现实题材,但它们与现实主义毫无关系。只要你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哪一种题材都应该能写好。我在《三色镯》小说中写的故事虽然带有魔幻色彩,那些男女老少虽然穿着古代人的衣服,但他们有当代人共同的欲望和苦恼。嫉妒、复仇、战争、爱情、阴谋……书中每个人的遭遇和痛苦并不是悬浮在空中,而是紧贴生活,带着烟火气,让当代人很容易去设身处地与他们共情。
    记者:那么《三色镯》这个魔幻故事的当代精神内核是什么?
    王小平:小说的楔子是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打架输了,怒撞不周山。随后女娲补天,引出三色镯。其实共工和祝融的战争,是中国远古时期部落野蛮争斗的翻版,在我看来,任何人、任何民族在智力和身体上都是平等的,合作才会让人类文明有未来。
    《图兰朵》给了我创作起点
    但与当初的故事已没有太大关联
    记者:改编经典是有风险的,为什么想到要去解构《图兰朵》的故事呢?
    王小平:其实歌剧《图兰朵》只是给了我们一个创作的起点。从我们正式结构情节开始,已经完全解构了过去的人物关系,与当初的故事已经没有太大的关联。即使我们不提《图兰朵》这个歌剧,我们的电影依旧独立存在。又因为我的小说已经远离了歌剧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架构,所以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我们很少去参考普契尼那个在情节逻辑上存在一定瑕疵的歌剧。
    记者:那您是怎么将上古神话嫁接到普契尼的中国传奇故事上的?您的创作和原著故事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王小平:我们眼中的五彩缤纷是由三原色“红黄蓝”混合而成的。若将三色混在一起,便是黑色。在我的小说中,三个魔镯的颜色就是红黄蓝三原色,它们相映,互补,融合为美好的世界。三个镯子分别代表着人人渴望获取的美丽、智慧和权力。若能拥有一个,便是极大的幸福,可谓“独为仙”。若纵容贪欲攫取己心,企图霸占所有,就会丧失对生命的感知和爱的能力,疯癫成妖魔,直至毁灭,这就是“合为魔”。其实无论是“一千零一夜”,还是普契尼的歌剧,都是当初西方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幻想。我的故事中尽管会出现图兰朵、卡拉夫、柳儿的名字,但已经跟普契尼的原歌剧没有多大关系了。
    记者:其实电影和电视剧的编剧也有很多不同,您是如何成功转换身份的?为什么时隔20年,才和郑晓龙导演再次合作拍电影?您想把这个奇幻故事写成中国的《魔戒》吗?
    王小平:电影更注重用镜头表达,电视剧更像说书人,注重用对话叙述故事。我的两边转换不是刻意之为。近些年来,中国电视剧特别火,我和郑晓龙导演合作的电视剧比较多,也比较引人关注。但与此同时,这十多年来中国的电影市场从投资、技术、人才到院线,也逐渐壮大成熟起来,市场的成熟让我们觉得做《图兰朵》这部电影的时机到了,所以我们逐渐筹备完善剧本,并在两年多前开始拍摄制作这部电影。我没有想写一个中国的《魔戒》的野心,但假如真的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话,我也会很开心。
    追求作品内涵与艺术质量统一
    不能随心所欲制造文字垃圾
    记者:您当编剧都是首选和郑晓龙老师合作吗?夫妻档合作有什么优势或者烦恼?在创作上出现分歧怎么办?
    王小平:郑晓龙是个好导演,是一个优秀的创作者。每一个中国影视业界的人都愿意与他合作,包括我自己。但夫妻合作是双刃剑,好处是便于沟通,坏处是容易吵架。郑晓龙是导演,是剧组的灵魂,我很尊重他的意见,但在创作上,我们难免会有意见不同的时候,基本上我们都坚持互相协商,以理服人。但作为夫妻,沟通方便是优势,容易吵架是劣势。
    记者:《甄嬛传》至今仍是观众心中的经典,仍会有人在网上对《甄嬛传》的各种细节进行解读和分析,您关注过这些吗?作为编剧,再回看《甄嬛传》有遗憾吗?
    王小平:我很少关注。其实,影视创作本身就是遗憾的艺术。创作完了,就像一个孩子出生了,再不完美也是自己的孩子,再不好也无法挽救了。所以从来不去想“遗憾”之类的事情。
    记者:从电视剧《甄嬛传》《芈月传》到小说《三色镯》,都展现了女性的格局和力量,您比较偏爱“大女主”题材吗?怎样格局的女性才是优秀女性?
    王小平:从主观性上讲,我在创作每一部作品之前都没有规划过一定要写女性题材──按照时下流行语被称为“大女主”题材。无论文学还是影视剧,我更关注的是现实主义创作态度。之所以有些作品的主角选择了女性,可能因为我自己是女性,熟悉女性的心理活动,会不自觉地从女性角度看问题、看历史、看现状,所以凑巧写了更多的女性角色。至于说到格局,不就是说眼界和胸怀吗?人的格局是受教育程度和成长经历决定的,和性别无关。优秀的女性应该和优秀的男性一样对社会有担当,而经济自立和独立的思考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记者: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看网剧、网文,作为创作者您怎么看?
    王小平:在我眼中电视剧就是电视剧,网剧也是电视剧;作为小说来说,更不应该将网文和正式出版社的纸质图书划分为两种不同的东西。从全世界的出版人和读者来说,只有好小说和坏小说之分。网络平台更加市场化,给了网剧更大的创作天地,所以更容易出“爆款”作品。小说也是同理。但好的影视作品、好的小说,它们的标准一直在那儿,就是深刻丰富的内涵与精湛的艺术质量的统一性。特别是好的小说,首先文字一定要讲究,创作态度一定要认真,不能随心所欲地制造文字垃圾。
    记者:当作家和当编剧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王小平:小说和影视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形式。小说创作看重美文,看重阅读快感,小说写作天马行空,信手拈来,可以随意回溯,几条线跳跃发展,长篇幅的心理描写,几千字甚至几万字的叙述,但情节并不推进。影视剧本创作,特别是电视剧剧本的创作,要求大多数是单线条叙述,场场戏、句句话都与情节有关,追求叙述的简单明了,给演员和“化服道”各个部门的指令要清晰,同时也要追求角色台词个性化,对人物和情节起到关键作用。跨越这些障碍没有什么诀窍,需要在实践中体会和总结经验。
    王小平口述
    奇幻表象之下
    仍是现实主义内核
    2000年,我和我先生郑晓龙拍完了有关东西方文化冲突的电影《刮痧》之后,一个朋友说,你们为什么不拍《图兰朵》呢?那个歌剧也跟东西方文化有关系。我和郑晓龙仔细分析了歌剧《图兰朵》的故事,它来源于阿拉伯古典名著《一千零一日》,一个疯狂的公主莫名其妙地把每个来求婚的王子都杀了。这是一个缺乏内在合理性的故事,所以我们认为它不具有改编价值。直到有一天,我们突然找到了“三色镯”这个关键的情节道具和出发点,才有了创作激情。由于当时国内的电影市场并未成熟,于是我在构思电影剧本的同时,进行了《三色镯》小说的写作。
    虽然是先有了创作剧本的想法,但是剧本推翻了许多次,经历了很长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小说进行得很顺利,反而先完成了。在我看来,小说创作比剧本创作要快乐得多,因为没有其他因素的干扰,比如时间的压力,可写可不写,愿意写的时候就写,不愿意写的时候就不写了,所以是个愉悦的过程。
    《图兰朵:魔咒缘起》这部电影其实是一个装在奇幻皮囊中的电影,如果仔细观看它的核儿,仍然有很坚实的现实主义因素。从某些角度看,我们是通过奇幻的手段,解构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昨天和今天,解构我们的人生。我们创作的目光仍然在现实的人生上。
    在选择图兰朵公主这个角色的时候,我们使用了好几个演员经纪公司,在全球海选了将近9000名18岁到25岁之间的女演员。导演亲自面试的年轻女演员有近百个。由于是演绎一个被诅咒的公主,我们期望那个女演员个子要高,要有些气场,需要神形兼备,并且要有一定的表演经验。这真的很难。我们在同年龄段的女演员当中做了大量筛选和比较,最后决定用关晓彤。我们这部电影请了比较多的著名演员,比如苏菲·玛索、姜文、胡军,这也给关晓彤提供了在拍摄现场向他们请教和切磋的好机会。希望她的表演会给大家带来惊喜。
    电影《图兰朵:魔咒缘起》已经杀青两年了,发行方正在研究合适的档期。因为疫情,电影票房受到影响,但好电影,特别是大制作的商业电影,一定要到电影院去看,去感受它的光影画面和声音质量。我们这个电影的制作成本高,画面精良,视效上也下了很大的工夫,所以希望大家都能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