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韩少功谈枕边书

http://www.newdu.com 2020-10-16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关键词:韩少功 枕边书
    对于读书,您有什么主张?
    韩少功:把书籍当作人类的“精神粮食”,是一种常用的比喻。
    谁都知道饮食须讲卫生,但摄入精神粮食是否也有类似的道理?如果片面理解“开卷有益”“知识改变命运”一类励志格言,一味地读读读,不分缓急主次,不分清浊良莠,会不会也读出精神上的“肥胖症”“冠心病”“半身不遂”?
    对身体关切得无微不至,对心理的健康却马虎潦草——这显然没道理。也许,有关管理部门早该联合组建一个“阅读卫生委员会”,设立学科,分派课题,召集专家,深入研究,广泛宣传,为大众颁布相关的卫生标准。
    那么您的建议是?
    韩少功:比方说,有几条至少是不该漏掉的:
    不暴食。人不可饮食过量,阅读的节奏和规模其实也须保持在合理范围。身处一个知识爆炸和信息过剩的时代,遍读天下书,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刷屏刷到手抽筋,翻书翻到两眼黑,倒容易读坏胃口,读乱心智。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是说,“学”要与“思”两相匹配,若不给“思”留下足够的时间和脑容量,“学”便可能沦为一知半解,生吞活剥,杂乱无序,甚至严重消化不良。这种激进阅读不把自己读成一个庞杂信息的垃圾桶,恐怕也难。
    不偏食。人需要营养均衡,其阅读面也应合理分布。专业知识太窄,心理自闭多见,如此等等,与当下很多人的阅读范围褊狭经常互为因果。相反,让阅读跨专业(理科生读一点文科书籍,反之亦然)、跨年龄(老年人读一点青年读物,反之亦然)、跨立场(激进派读一点保守派作品,反之亦然)、跨文化(基督徒读一点儒家经典,反之亦然)……来一点多元互补和远亲杂交,必有助于人们开阔视野,健全心智,快乐人生。知识从来是一个共生互联系统,从来就是在不同知识的比较、砥砺、融合、激发、交锋中成长。知识食谱太偏,永远只读那些对口味、无难度、增虚荣、迎合一己之好的东西,肯定会把自己读成营养不良的一根病秧子。
    不错食。任凭娃娃们接触暴力、色情的读物,肯定是一种心理上的“病从口入”。长时间泡在快餐文化里,也无异于把零食当主食,伏下重大的健康隐患。在人生经验缺失或错配的情况下,年幼者读《红楼梦》是石上种豆,打拼者读《五灯会元》是缘木求鱼,消沉者读虚无主义是雪上加霜,浅学者读后现代主义是饮鸩止渴……垃圾读物暂且放下不提,即便是那些富营养食品,其实也都有风险,一旦缺乏相应的接受条件(阅历、心态、基础知识、实用需求等),就如浓甜之于高血糖,肥腻之于高血脂,再好的东西也可能成为毒药。在这里,治病并不都是“大方子”就好,读书也不都是大部头、大品牌、大偶像就好。多一点因地制宜,多一点循序渐进,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多运动,促消化。书本并不等于知识。知识更不等于能力。以文字记录前人实践经验诚然是人类一大优势,但把学历和文凭看作高智能招牌,却是很多现代人对教育的严重误解。读书充其量只是一种“半教育”。因为任何书本都只是对知识的一种简化描述,以其复制知识尚有七折八扣,那么激活知识和创造知识,作为教育更重要的功能,就更谈不上。王阳明说过:“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这话的意思是,读书的成功不在于学舌,而在于有为;不在于照搬前人结论,而在于探知前人的得失过程和操作智慧,从中汲取创造性能量,进而推动自己在新条件、新问题、新任务情况下的“知行合一”。否则,新闻学博士没当过记者,战役学博士没打过仗,政治学博士没当过官也没造过反,工商学院MBA高才生从未在市场上自力更生地做好过一单业务……他们的高头讲章如何能让人放心?这样的教育会不会误人子弟祸国殃民?显而易见,完善的教育,成功的读书,其实须延伸到摸爬滚打上天入地的相关实践中去,延伸到活学活用的一辈子中去,把“读”的过程变成一个“做”的过程。这就像一个健康人总是要靠运动、劳动、行动来增强胃动力,把食物输入最终转化成自己的心灵手巧和身强力壮。
    您的阅读习惯是怎样的?哪些作家的作品对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你关注的中外的当代作家有哪些?你特别看重的现当代文学中的作品有哪些?
    韩少功:我是个“杂食类”动物,阅读口味很宽,有时候左读理论右读诗,虽然不一定写理论和写诗。也许有点职业性习惯,我喜欢在知其长时也知其短。好作家大多不是全能冠军。我们不必用托尔斯泰的标准要求卡夫卡,也不必用佩索阿的尺度衡量博尔赫斯。但这并不妨碍他们都是好老师。我最乐意在书中读出实际生活,读出人。比如说田园诗派里,谢灵运的名头很大,但他那些优雅和华美都像是在度假村里写出来的,太多小资味。杜甫就不一样了,“盥濯息檐下”——收工后在屋檐下洗手洗脚,这种细节不是亲身经历如何写得出来?“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这里面都有人,有鲜活的生活质感,是用生命写出来的。我喜欢这种质朴但结结实实的感动。
    能谈谈哪些作家对您的影响比较大?
    韩少功:作家读书就像吃饭,吃下了很多作品,具体说哪一些鱼肉长了我的哪一个器官,哪一些蔬菜长了我的哪一骨头,真是不容易说清。就算有人说清了,你能相信?就中国现代文学而言,两类作家我都喜欢,像沈从文、孙犁这样诗性的作家,还有赵树理、老舍那些地方性很强、泥土气息较浓,吸收民间文化的,我也很喜欢。就像文人画和民间画,我都乐意欣赏。至于外国作家,早先读契诃夫和托尔斯泰,后来读海明威、卡夫卡、君特•格拉斯,可能都受到一定影响。
    我还喜欢读科普读物,读历史和哲学。有个罗马尼亚裔作家说过,只读诗歌的诗人一定是三流诗人,一个只读哲学的哲学家一定是三流哲学家。有时候一本地理学著作或一本生物学著作,可能对我们的启发性更强。这个道理是对的。
    您认为哪部小说堪称伟大吗?
    韩少功:就像我们很难说哪一件衣服最重要,因为从幼年到中年,从春天到冬天,我需要的并不一样。契诃夫、陀斯妥耶夫斯基、海明威、卡夫卡、苏轼、曹雪芹、鲁迅等等,都曾让我非常兴奋。但我没法在他们之间比较出一个“最好”来,没有一成不变的结论。
    您希望做一个怎样的人?作家、思想家、翻译家,您最看重什么?
    韩少功:我最想做一个快乐的人。作家不必被写作异化,不必把写生活置于生活本身之上。有些人天生就是一个大作家模样,一辈子就是想奔某个文学高峰,倒是把自己的生活搞得比较病态。还有的人老是惦记着历史地位,对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特别注意,好像那些都是要进历史大事记的,把自己的日记、手稿、通信精心保存,只等着送博物馆了。这样的作家是作茧自缚。我不愿意做这样的人。我觉得作家首先是人,人的概念要优于作家的概念。第一是做人,第二或者第三才是当作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