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灰衣简史》:形式探索将为小说突围出新途?

http://www.newdu.com 2020-08-03 文学报 刘小波 参加讨论

    李宏伟的小说书写向来与传统的技法远离,在为数不多的几部作品中,将小说的技法追求到极致。
    李宏伟的《灰衣简史》是一部极具哲思与情理的新作,作品一直在思考着形而上的问题,不管是灵与肉,欲望与爱,还是逃离现实追寻乌托邦,抑或是死亡的终极叩问,都有这样的意味。仅从小说的故事与主题来看,明显与传统小说风格差别不大,甚至主题宣示得更为直接明了,直接将小说要批判的东西摆出来,比如叙述者不断跳出来发表议论,比如旁白部分的众声喧哗与控诉,都是如此。但是从结构与写法来看,作品又有很多突破。这明显是一种技法与主题的错位书写。作品在形式极具创新色彩与挑战性,也算的上一部烧脑之作,神秘、深奥、晦涩、先锋,阐释难度大。《灰衣简史》最大的价值就在形式上的一些新变,开篇用“欲望说明书”这样的形式,套用戏剧的结构,由多声部共同发声,采用互文书写等等,在故事层面也显得与众不同,用影子的故事来展开叙述。关于影子的故事,很容易滑向关于自我认知的焦虑表达,一种主体的身份焦虑,沉重的肉身与影子的关系,其实也是灵与肉的象征,作品还为身体的部件定价,重新定义黑暗、光和影子,寻找事物的原初之美等,都是一些开创性的书写。
    《灰衣简史》掺杂了两种明显的互文文本,一种就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说明书,只是将说明对象换成了几乎无法言说与阐释的欲望;另一种是沙米索的小说《彼得·史勒密尔的奇怪故事》,小说讲述彼得·史勒密尔因为穷困潦倒,和魔鬼交易,出卖了自己的影子,换来可以生金币的幸运袋,但幸运袋给他带来金币的同时,也带来厄运。《灰衣简史》也就是在这两个维度展开书写,即欲望的说明书的形式和个体出卖影子的故事。小说延续彼得?史勒密尔出卖影子的故事,影子是人的附属之物,交易之后在带来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副作用,进而书写每一个人面对“欲望”而拿到的一份欲望说明书。另外,小说还有一种隐性的互文结构,那就是与戏剧这一文体的互文,无论是主要人物、故事大纲,还是小说结构、主题表达,都与戏剧密不可分,将“人生如戏”的古老命题再度进行演绎。
    小说的故事主线看似淡化其实经过梳理还是较为清晰,青年戏剧家王河试图导演一部大戏,为了寻求经济上的赞助,出卖自己的影子,而与他交易的人,也曾出卖了自己的影子。由此引发了关于影子交易所牵涉的人和故事。表面看起来是书写了两位甘愿出卖自己影子达成目的的:冯先生出卖影子获取大量的金钱,王河出卖自己的影子为了导演一场理想化的戏剧。但是最终会发现,这些线索都汇集到了一起,这些人都是出卖了自己影子的人。
    恒常的主题在小说中一再浮现,但作家营造了奇特的空间,这与李宏伟的诗歌写作对小说的塑型不无关系。诗人气质的李宏伟在写小说的时候将将诗性思维以及象征隐喻、陌生化等具体手法融入其中。主要的故事架构影子交易这一事件本身也具有很深的象征意味。文末又有一种寻找世外桃源的桥段,在某个花园里,有大家梦寐以求的东西,所以人们排除万难蜂拥而至,滑向乌托邦的书写。如此种种都指向小说一种不同寻常的写作。灰衣人、影子、神秘花园、死亡、戏剧等都可看做是小说的“意象”。
    《灰衣简史》很明显有着鲁迅作品的影子,似乎是《狂人日记》和《影的告别》的结合体。形式上很多创新,疯癫、梦魇、呓语,借助戏剧这一载体,来导演自己的人生,将人生在舞台上不断演绎。文本充满着象征手法,各种意识、思维、心理活动、臆想、梦呓轮番出现,表面来看甚至有些杂乱无章,需要经过二次叙述的梳理,才会理出一些头绪,这明显是作家故意拉长了文本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对一般读者而言明显有不适应的地方。那这样的作品究竟价值几何?这又会将小说引向何方,末路抑或新途?近几年来,长篇小说的书写很明显呈现出两种不同的书写策略,一种是高产高出,不断重复自我,小说深受简化蛀虫的侵蚀。另一种是多年磨一剑的书写,不断探索新的小说技法,比如路内、霍香结、吴亮、东西等。李宏伟显然属于后者。李宏伟的小说书写向来与传统的技法远离,在为数不多的几部作品中,将小说的技法追求到极致。
    《灵的编年史》《七步镇》《念头》《应物兄》《四象》《地方》等作品都显现出这种新变,这些文本的话题效应也更多来自其形式上的新变。这些富有新变化的小说与一般小说相比,最为直观的是往往没有连贯的时间,没有清晰的故事,没有中心人物,甚至没有传统小说的文体特性。同时,在小说对生活和生命的探索上,也更进一步,似乎想直抵生活的内里,这些都体现出一种技法更新的尝试。进入2020年,这样的作品越发多了起来,比如路内的《雾行者》用几个碎片化的故事完成长篇小说的叙事,吴亮《不存在的信札》更多的像是一个批评文本。李宏伟的《灰衣简史》使用了较为晦涩的说明书写法和戏剧结构。还有很多小说在主题上没有多少改变,都是文学所包含的恒常主题,战争、历史、成长、日常生活、女性等主题,但是在形式上也出现了诸多变化。而形式的变化是最值得关注的,文学艺术本身就是“有意味的形式”,形式就是内容,这些新变虽微妙,或许会将小说带向一种新的发展路径,这不得不引起批评家们的关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