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创作谈 >

吕翼:我们需要一座桥

http://www.newdu.com 2020-06-04 《小说月报》 吕翼 参加讨论

    滇东北的遥远与偏僻,是要到过的人才清楚。其间的乌蒙大山里,有人说有九百九十九座高峰,我觉得不止。有人说有九百九十九条江河,我也以为是他对这片土地灵性的小看。这些数不清的山脉和江河,构成了神秘莫测、万千气象的神奇世界。山与山之间、壑与壑之间、天与地之间、人与物之间,都有着无数的阻碍,隔断了相互的交往。外界已经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花天锦地,但这些地方仍旧原始落后、荒凉凋塞,信息堵塞,一如万古洪荒。但是,我要说的是,这算不了什么,这些不是最大的障碍。人心之间,才是最大的阻隔。所以这些年,我的作品里,一而再、再而三,不厌其烦地,在写到乌蒙大山封闭的同时,更多着墨于人心的阻隔和人性的复杂。它们比起以上来说,有更多的难以想象。
    于是,我就让《主动失踪》里的霍家冲修桥,让金沙江上修了停、停了修的“连心桥”,和他纠缠不休,让他痛苦不堪。到了小说的最后,那连心桥的建完通车。
    那是令人向往的时光,其实也只是一个预设。
    霍家冲在大山里出生,在大山里长大。他吃过苦,吃过亏,走过无数的弯路,受过无数的委屈。他在不断的磨砺中,走上了县里非常重要的工作岗位。他在工作中有过人之处,但也有不可小视的弱点。他一出场,便在纪检部门的督查、基层的不信任、下属的不作为慢作为、不法商人的围猎、主管领导的粗暴批评之旋涡中挣扎。他不断地沉浮,不断被呛水。霍家冲内忧外患,于是在抑郁寡欢中,索性搞起了恶作剧,关闭了手机,只身看望村主任刘仁贵、管理溜索的龙叔,前往江对岸的乡镇,与初恋情人来了一场彻夜的揪心长谈。这样的“失踪案”中,他体会了平日不曾有的体会,疼痛了平日里不曾有过的疼痛。他似乎明白了什么,但似乎什么都不明白。他似乎失去了什么,但似乎什么都没有失去。故事的最后,他又回到了红谷县的高层,继续参会、发言、调研、安排工作,并且着力推动连心桥的建设。他的成长,不仅需要自身的创新、抗争与自律,他还需要组织对他的关爱,需要领导、朋友甚至下属对他的理解、支持与呵护。三十八岁的霍家冲,周围的人,是县委高国书记、县纪委靳东书记,是村主任刘仁贵、管理溜索的龙叔,是旧日的恋人蓝焰和遇事就惊惶失措的妻子,是无孔不入的行贿者,还有更多的等待大事出现的旁观者……他们之间,同样起伏着山峦,纵横着深壑。他们之间,也需要桥梁来连心。霍家冲,从基层一步一个脚印走上来的县级干部,要怎样才能立足其间?怎样才能稳步前行?我们谁也不知道。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有过很多的误会。这些误会像弥天大雾一样裹搅着我们。如果没有山谷一样宽阔的胸怀来包容,没有阳光一样的光泽来穿透,我们将永远无法把握事实的真相。在不尽的岁月里,我们有过很多的失误、缺点,甚至是不可饶恕的错误。如果不从发展的角度、不从自身的角度来正确地认识它、承认它、担待它,并着力于寻找解决的办法,我们将会步履维艰,一事难成。
    十六年前,那时我刚初涉文坛。以自己工作的真实经历,写成了中篇小说《割不断的苦藤》,发表于《大家》(2004年第6期)“新青年大冲突”专号;以一个乡下人将恩重如山的养母投入浊流的惨烈悲剧,写成了中篇小说《雨水里的行程》,发表于《边疆文学》(2004年第11期)头条。非常幸运的是,这两个作品都被《小说月报》很快地转载推介。得到《小说月报》的青睐,这是一个写作者的人生大幸。此后,我走上了写作之路。此后多年,一直得到《小说月报》的看顾。眼下的《主动失踪》,又是发表于《边疆文学》的头条,再次得到《小说月报》的重点关爱。
    我知道,《小说月报》给我搭了一座桥。我心存感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