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蔡东的《她》:重新建构的女性生活

http://www.newdu.com 2020-04-08 《十月》 贺江 参加讨论

    读蔡东《她》的时候,我的脑海里不断闪现出阿莫多瓦《对她说》里的场景。电影开场时,当男主角看着表演者在舞台上沉默地挪移空凳子,他流下了眼泪。他回到医院,对躺在床上的病人“她”没完没了地倾诉,引出一段令人唏嘘的爱情故事。
    在《她》中,也有一个被悲伤击中的男人,他沉浸在对“她”的思念中无法自拔。这个被悲伤击中的男人叫连海平,他思念的那个“她”是他已经离世的妻子。他无法直接对“她”倾诉自己的思念,于是踏上寻找“她”的路途。
    连海平最终回到家,他的追思之旅画了一个圈,又回到原点。连海平的深情如同叶芝《当你老了》的诗句,让人动容,但蔡东的表现重点并不在他,而是那位从未正面出场的“她”。
    “她”叫文汝静,蔡东通过“他人的话”,建构了“一个女人的一生”。文汝静并未正面出场,她的被建构的人生,是菲勒斯中心主义的表现,更是女性作为“第二性 ”的残酷写照。这让我想到了西美尔的话:“几乎所有有关女人的讨论都只说明了在同男人建立的现实的、观念的和符合价值的关系中,女人是什么,而没有人问:女人对自己而言是什么。”文汝静本来是一名优秀舞者,上过几回电视,在省里拿了奖,还曾去南方闯荡。但在面对婚姻时却处处受挫。她如同一个充满诱惑的美杜莎,能让接近他的男人都被“石化”,所有的小伙子都躲着她。连海平是唯一的例外,当媒人上门说亲时,他希望娶文汝静为妻,但遭到家人及亲友的规劝。
    缺席的文汝静如同被绑在道德的十字架上,没有做妻子的资格,连做女人的资格都丧失殆尽,仿佛是个异类。这正如同伊莱恩·肖瓦尔特所说:“女人是匮乏或缄默、销声匿迹和默默无闻的性别。”但,更让人恐怖的是,连女人自己也用这种标准来看待自己,审判自己的同类。“大姑”、“妈妈”对文汝静的道德审判尤为怵目惊心。
    连海平力排众议,穿破厚重的道德枷锁,将文汝静“解救”出来,如同童话世界里的公子勇救美人。她终于能够走进正常的家庭生活,她是妻子,后来是母亲,但唯独不是一名“舞者”。婚后,她相夫教子,安于平凡的生活。她不再跳舞,连单位里的新春晚会都不登台。曾经有旧友动员她回到舞台,重新找回舞台上的“自由和激情、荣耀和掌声”,她都拒绝了。
    她知道,生活毕竟不是一场舞会。生活,需要毅力、决心和忍耐,生活,是一天天的孤独、寂寞和等待。生活,是一场修行,更是一种煎熬。她把“真实的自己”藏起来,将舞台折叠打包,放在阁楼的最顶端。当然,女性可以选择不结婚不生育,尽情追求自我实现,只是小说里的文汝静选择去体验另一种人生。并没有好坏、高低之分,小说只是呈现了个体的一种选择。
    小说出奇制胜之处在于,当剧场舞台的灯光落幕后,生活舞台的灯光让她成为一个更好的“舞者”。舞者,由舞台走进生活,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保持“不变形”,在重重的道德压迫下,保持挺拔的身姿,保持女性的尊严。在《她》中,蔡东不是解构了一种生活,而是重新建构了一种生活。蔡东曾说,“所谓日常,不就是由许多个不轻不重、可以忍受的小折磨组合而成的吗。”日常生活的诗意,日常生活的坚守,才是最难得的。蔡东借由缺席的文汝静,建构了日常生活的美学,建构了女性的主体意识和生命情怀。但这种情怀并不排斥和否定男性,这也是为什么连海平的深情也同样让人感动,为什么小镇上“戴面具的人”会留下孤独的眼泪。
    蔡东写《她》并不是为了诉苦,不是为了表现女性的“第二性”,而是让读者自己领悟到,女性该如何找到自己,如何活出诗意和芬芳。文汝静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了自己,将日常生活活出了诗意。她的日常生活美学,始终身姿挺拔地面对生活,做生活的舞者,也感染了连海平。西苏说:“你要想见到美杜莎,只需直视她。而她并不是致人死命的。她是美丽的,她在笑。”
    文汝静是连海平会笑的美杜莎,正所谓,“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和谐的两性观才是《她》的表现重点,而揉进生活的艺术是舞者最好的衣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