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冯一又《夏天永远没来》中的个体结构

http://www.newdu.com 2020-04-07 “收获”微信公众号 冯祉艾 参加讨论

    原标题:无窗的房间——论《夏天永远没来》中的个体结构
    《夏天永远没来》是作者冯一又立足于纷纭繁复的现状下对现实的一次特殊感应,字字珠玑中,冯一又将对本世纪中年一代世俗特征的描绘架构在“我”的客观视角,直白的审视不仅将人们过剩的精神需求与无能的现实语境之间的冲突淋漓表达,更将写作的触角延伸到普众意义的社会结症:孤独是人类的常态。感情的释放与缓和中,处处凝结着作者对自我、对个体、对世俗的探索和真理性思考,肩负着社会责任感的笔者将世俗的千头万绪整理出以生命个体为中心的脉络,共同结构了笔下的血肉人物。
    正如冯一又本人在谈及自己创作《夏天永远没来》时所言:“人一成熟起来,激越都在嘴里。亢奋或者愤怒,愿望或者绝望,皆由嘴出,然后该干嘛干嘛。这有点儿惊悚,我把装睡的我费挺大劲整醒了,我跟我协商的结果是:至少要由笔出。
    嘴出,笔出的不同在于:要是不弄真了,笔这儿出不去。怎么弄假成真、弄真成假,这就把作者逼到最后的角落了。
    站在犄角旮旯里,我感到了自由。
    我正在猜想,自由,会不会就是极度限制之后的风景!
    到目前为止,我对自由的感觉是——更难驾驭。
    所以,写《夏天永远没来》再次变成费工费力的一次笔耕——要对得起自由,要对得起故事,要对得起尚还残留的那么一点真诚,对得起继续执笔的许可……辛苦在所难免,乐趣因此倍增。”
    冯一又所提及的弄假成真的“真实感”,在《夏天永远没来》中以极富东北地域特征的叙事为表征,充分汲取了世俗世界中各类根深蒂固的理念化倾向,并将之倾注在自己的创作中,于是,小说中的个体人物在真实的现实条件中竭力做着自我突围的挣扎。这也正是作者冯一又后来谈论到的“自由”,人物的命运始终被无垠的孤独所笼罩,精神被丰富的本土文化和原生家庭以及各式的人生跌宕所充斥,自我在这些束缚的重压中愈发与现实剥离,终于,《夏天永远没来》脱胎于东北伤痕文学的范畴,在”要对得起自由“的大框架下,长期遭受压抑的个体与自我,个体与世界,抵达了挣扎过后无奈的和解。
    被世俗结构的个体们,沿着城市的轨迹回溯生命之余社会的价值,从超越日常生活经验的体察中感知心房外的现实世界。这个故事中的种种纯粹、衰颓和无力,共同构建了一间脱节社会的、自我一隅狭小的、无窗的房间。这就是《夏天永远没来》对现实的实验性观察,通过解读小说中人物的层次性,我们抽丝剥茧地认识关于人物命运的深刻隐喻。
    一、野性状态中的世俗照观
    故事的叙事背景设定在了中国的东北地区。东北——“共和国的儿子”,基于在中国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状况,其本身就具有无可替代的历史责任感。作为被时代浪潮和历史发展规律淹没的东三省,工业大量破产,失业与失意的疼痛沉淀到人们的生活,以梁子、高琴为代表的“东北人”群类成为了历史湍流的承受者,以它淳朴彪悍的民风缓慢消化着历史与现实间遗存的矛盾。于是,历史被淡化为俗世人生的遥远布景。生活在东三省的人们对于世俗的体验已然有了一套独特的生活哲学,通过人物碎片化的生活切片,我们感知到在小说世界中扩张的空间性,而世俗状态的张本也依托于此,拼凑为个体的切面,有关爱恨,有关代际,有关生存。
    高琴是链接起叙事脉络的中心人物,她所承担的心理矛盾也就更为复杂。从小说的叙事结构来看,在单向度的线性时间内,小说通过对高琴和梁子两人城市漫游轨迹的回溯,逐渐描摹出东北的特色地域景观和人文风貌。同时,冯一又对东北的描绘落笔于一类极具象征意义的“情结”,以个体的颓丧对终结的东北地域作了一次挽歌,使得高琴的落寞紧扣东北的衰败,高琴个体之于社会的失败成为了时代的句点。
    在高琴与梁子的生命轨迹中,两个女人的相知横跨了四十六年的鸿沟,在同为中年的当下,以女子柔化的刚强硬扛下世俗的一切考验。两人北上途经了磐石、梅河口、四平、长春、吉林与哈尔滨等地,一地有一地的烟火,一处有一处的回忆,但不变的是两人作为社会中的个体所共同面对的。从她们日常谈话的片段中,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世俗对她们进行蚕食后的损害:
    “绝对不能走心啊!你看我这儿,要房没房,要钱没钱,体格儿也快不行了,走心,没法儿走啊,没路啊!”
    梁子以调笑的口吻讲述自己婚姻的经验。我们知道,梁子守望八年才与意中人长方修成正果,如今玩笑语气里的无奈显然是对自我选择的认命式嘲弄,在滞留的现实与情感状态里,爱好被抹杀,个性被击败,冷酷的世界仅允许人们千篇一律地存活着,于是在无趣的现实语境里,伦理和思考都被大白话所取代,仿若越直白就越能发泄,心中的愤懑才得以平息。到这里,我们真正理解了高琴和梁子粗犷话语中的反叛。与梁子不同,小说中对高琴心理状态的描绘是较多的,与此同时,世俗的重压更逼迫得高琴喘不过气:
    “高琴感受到的‘抛弃’似乎是双重的,她似乎被未来和过去同时抛弃,卡在当下的痛苦中。她意识到没有把握好自己的过去时,已经是未来没什么需要把握的时候。”
    从高琴人物的本体出发,俯瞰高琴的半生,她拒绝如王小果一般利用男人换取利益,从始至终在坚守着世俗意义上的自我与道义,但这一份品性的纯良并没有给她应有的“好人有好报”式的传统回馈。而反观作为对照人物的王小果,因为没有任何自我人格的羁绊,王小果顺利地融入社会,不择手段地抓住人生的每一个机会,成为了更具社会代表的主流形象——被其他失意者凝视的成功女人。虽然她的形象放到今天着实不够先进开明,但她的叙事视角已然简单而直接地成为了一把反讽的尖刀,使得高琴人生的意义瞬间被具象化的世俗消解。
    如果我们细究高琴一辈失意的根源,会发现,冯一又没有将高琴人生的悲剧建构在时代的周旋如下岗、离婚、家暴等等,在她的故事里,女人就是女人本体,是青春过、快乐过、被辜负过、被蹂躏过的个体。摆脱静态的视角,我们再回顾高琴的经历,她的人生从肆意的辉煌走向衰败的过程中,一直伴随着东北人独有的豪气,以至于执拗地放弃了众多可以让她获得世俗意义上成功的机会。她是季哥爱的女人,是梁子最好的朋友,却唯独不是一个独立的自我。从冯一又对高琴内心注视中,我们可以联想到她悲剧的原因,她不屈服于金钱与利益,是自我得意的品格让她活得问心无愧,却也无可避免地陷入了人生的僵局,面临被社会彻底排斥的境遇,她的代价就是惨淡的晚年。此时,这一个女性的悲剧显然成为了容易引发观众共鸣的表面意象,指代了数个代际中的芸芸众生。
    从历史的宏观角度探寻,高琴的这一段心理描写也是对东北“昨日世界”的回望与惋惜。彼时的蓬勃对比今日的萧条,找不到此后的出路与去向的土地,生活于此的个体也在历史的间隔中被动地承受着这无奈的“现实世界”。冯一又也有意地设计另外两处场景,去强化当下沉默的北方中凝滞的现实:
    ——“梅河口啤酒为啥不生产了?”
    ——“现在的事情没有为啥。谁也不知道为啥。”
    亦或是:
    ——“对。过去叫收割机,现在叫万达。老名儿都没人叫了……”
    ——“为啥啊?”“因为老人都死光了。”
    这一份坦诚中,流露的苦楚就不仅仅是特指,众生相的厚重感被诙谐语气的、饱含着原始野性的“东北式”文本风格淡然呈现。两代人,在面对社会代际的更替时,不约而同地面对着时代的巨变,同样在凝滞的东北现实境遇中忍受着现代化进程中诡异的个人伤痛与失落,每一个生活在东北的“我”的生活中的一切,都切合地域、切合阶级,亦切合时代,都平静地深潜在这萧索的现实语境里,于是,东北的“世俗”也必将成为我国文化土壤里的一朵奇葩。高琴在坚持中失去“本我”,王小果的随波逐流却功成名就,高琴命运的失落,是当下东北数个代际的一页挽歌。
    二、现实语境中的精神匮乏
    《夏天永远没来》的共通性也不仅限于本土化的视角,更在于对高琴、梁子等人物形象内部核心的挖掘。她们潜意识里的幻想与沉沦,在现实的矛盾中寻求自我的存在与超越,在人生众多易逝的“瞬时性”事件中,冯一又所描绘的人物内核都是发生在童年的往事,如果将它们拆解开来,这一份阴影实际上也是小说人物内心最为柔软、不可撼动的部分,而这一部分也时常通过类似电影中闪回的方式,留白式地插叙在故事的主要脉络中,从而完善个体真实的层次,并理所当然地构建了人物精神世界的本源,成为故事发展的动因,观者也随之进入个体更为深沉的意识当中。
    ——“除了掰你手指那次,我可没再欺负过你。”
    “欺负,带着鸡蛋温热的感觉,像虫子,从高琴记忆的遥远中爬回她的手心……
    刚刚剥好的白色鸡蛋,小高琴正要把它放进嘴里,便从妈妈的眼睛里看见了她从没见过的惊恐。
    她扭头看见爸爸走过来。
    爸爸一巴掌打得妈妈满脸是血。
    再打,再打,换成了拳头。
    小高琴坐在炕上大喊!喊声坚韧地持续着,像一根针发出的尖厉。她小小的心脏急煎煎地泵血,瘦小的身体硬成了一块铁;她的眉头拧着,眼睛挤在一起,集中了全部气力,喊声丝毫不弱!直到爸爸一巴掌把她打昏。”
    原生家庭的暴力是伴随高琴一生的阴影,如此惨烈的画面被插叙在旅途当中,于是她人生的一切选择有迹可循。她拒绝士兵利益性质的求欢,执着地渴求着季哥的爱与认可,认可她是他唯一在乎的女人,动因都来自于幼年时期父亲的暴力与狂躁以及应有父爱的缺失,使得高琴成为了一个外表有着东北范儿而内里却十分脆弱、想要被爱的人物。由高琴的个性本源可以看出某种必然性,残酷的现实世界中,高琴在中年对家庭的回忆作了一次审视与回望,在存在面前作了一次矛盾的自我反思,这又将她的意识推向了更为复杂的一个方向:
    “高琴父亲死去的时候,她刚刚与他相遇。没等她看清他的风采,他已经撒手人寰。假如她可以继承父亲的衣钵,活成一个烈女,她生命中所有的殴打才能升华。她继承的却是她母亲的命运,所要皆不可得。但她又不能像母亲那样逆来顺受。”
    高琴在人生的高处思索时,这一段描写其实揭示的是中国自古以来最辛酸的一句道理——“子欲养而亲不待”。高琴与父亲不断错过,憎恨父亲的狂暴,也厌恶母亲的懦弱,从而成长为一个表面强大的、可以为自己伸张的女人,然而她精神的内核远不是悲剧的终结点,个体的意识只会在一次次人生降临的磨难中愈发复杂且兼容。
    “高琴在生活中经历的一次次跌落,都是陡峭的,直接从峰顶跌入深渊。那个大年三十的晚上,高琴以为她爸回心转意的温馨之夜,被鞭炮炸到了天上……她妈哭着说,她爸要离婚,他外面的女人怀了他的孩子。”
    与此同时,高琴人生的跌落还伴随着季哥母亲对婚事临门一脚的阻拦。她人生的每一瞬间都与圆满差着一墙之隔,在人生可能性的迷宫里,高琴彻底地被这两件事情打垮,陷入了精神层面自我纠葛的失序深渊。而小说最令人感到可怖的地方在于,贫困者间发生的肉体与精神暴力的真实性特征与我们的生活是如此相近,也许高琴心理防线的崩溃,正无时无刻地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朋友心中发生,那一间“无窗的房间”昏聩而阴暗。于是精神在自我空间里无节制地下坠,这是高琴个体精神的挫伤,而在另一宏观层面上,更是当下现实语境中现代人的集体无意识状态。
    三、社会投影下的孤独症候
    除却前文所谈及的现实性思考,读者会很容易地注意到《夏天永远没来》的章节名称,无一例外地都取材于兰波和里尔克的诗歌作品,如第六章标题“它们的翅膀已在灰暗中冻僵”便选自兰波的诗歌《孤儿的新年礼物》,第十二章标题“你按着我的手哭泣”选自里尔克《在春天或者梦里》。而了解他们的人自然会发现,二人作品存在一个共通的艺术旨归——对孤独的思考。
    显然,在《夏天永远没来》中,作者对于“孤独”也有意设计了几个桥段显影了她的思考,最直观的对照就是“性”对于高琴个体来说的指征性:
    “石头一样的季哥,仿佛听见了不存在的钟表嘀嗒声……再看高琴时,高琴感觉到了他的勃起。探视结束的铃声即将响起,但他并不慌忙。他好像总有无限的时间,他喜欢用时间做浪费时间的事情。过去,他们疯狂做爱前,他喜欢抽烟,看窗外丑陋的大街,他喜欢泡茶,他喜欢看那盆仙人掌,忍不住又想给它浇水……”
    性爱本是两个人灵与肉的结合,而在这一段描绘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知到季哥专注于个人的心理状态,他沉醉于自我的感受,与高琴的接触仅限于感官。而高琴呢?她是一个“像男人般沉迷于性”的女人,他们都沉沦在感官的迷醉世界中。冯一又显然是意识到孤独与性本质上互为一体的真实性,也竭力在字里行间隐晦地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于是我们理解到激情后的空虚,对于现代人来说是多么稀松平常的事儿,内里感受的表达,化解了季哥抵达外部房间和世界的障碍。但显然,高琴的房间并不能通过性爱触发铁门的开关。我们始终铭记,这个女人在最为隐秘的最深处,是渴望真正的爱与被爱的,在经受一系列人生跌宕后,她的孤独抵达了个体能承受的极限:
    “高琴跪在佛堂里,久久没有起身……高琴说,她在心里听见了佛的回答——那你让我为你做什么呢?她请求佛祖告诉她,她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说,那之后就再也听不到应答。她不停地提出问题,‘我为什么总做我不让自己做的事情?’‘我为什么总是失去我最喜欢的一切?’”
    可以看出,冯一又具有强烈的女性孤独意识。高琴作为内心封闭的女性形象,作者的笔触不仅带着童年的创伤与情感的缺失,更是将高琴作为女性的孤独体验的意识叙写建构在“祈求神明”的举止之上,这不仅是对里尔克诗歌作品中宗教意识的回应,也强烈地表达了高琴走投无路的生存困境。高琴的孤独除了社会存在的孤独外,还有一种人格上的、不可改变或逆转的孤独,这是黑暗深沉处的至暗孤独,以至于没有任何一件世间的事物可以将之消解,只能求助于慈悲的神明。这一整个细腻的心理思考中,女性意识也随着思绪而蔓延。
    高琴作为孤星入命的角色,作者算是仁慈地在高琴悲剧的命运中写下梁子这位挚友。虽然梁子与高琴的人生走向是殊途同归的,但冯一又显然有意识地以两人漂浮的自我,对现实狭小的生存空间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反讽,也是对”孤独“这一人类无法战胜的现实的一次反抗。在挤压的客观世界中,底层女人们的诚挚的友情不能被简单地视为冰冷现实中的抱团取暖,这一份拙朴的爱超越任何功利,成为冯一又对孤独宣战的一面旗帜。同时,要知道我们生活时代的一个共识:在利益维度上的情感是毫无意义和价值的。于是,这两个中年女性间纵横数十年的友谊超脱于现实之外,我们从书中感受到一份凌驾于自我生活之上的真挚,这一份温暖的真情,本就可以作为一份慰藉来抵御严酷的孤寂。
    除却友谊的指代性外,在最后,冯一又面对孤独发起总攻,在小说的结尾将自己大胆带入书中的情境,化身为小说中的第四个女人:
    “我走到楼下,抬头眺望蓝天时,顺便戴上了耳机。我开始听歌……这时,我听见了歌声……它仿佛把我带到了那片我还不知道颜色的天上,我的心里有了汪洋般的平静,平静中,快乐和悲伤交换了颜色。”
    于是,在现实的不公和疏离中,冯一又戴上耳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冥想,享受着一刻愉悦的孤独。跳入文中启发新的线索,她以自我对孤独的献身撕开精神失落的迷雾,孤独是生命中无法解构的常态,往往是会为人有意忽略的精神贫困,是我们生活无时无刻存在着的人格侧面。冯一又以第三方的视角审视以高琴为标志的一代平凡角色,不再粉饰现实的伤痕,以最客观的姿态和直面的态度,避开猎奇的陷阱,在绝对的拒绝中,回应了个体和代际的创伤,为雄厚的“东北景观”增添了一笔脆生生的鲜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