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语用学 >

语言学与符号学双重视角的翻译研究——评Mona Baker的《换言之》(第三版)

http://www.newdu.com 2020-02-29 《翻译研究与教学》 王洪林 任文 参加讨论

    摘    要:2018年面世的蒙娜·贝克《换言之》(第三版)在语言学视角基础上,新增符号学视角下翻译研究的最新成果。该书在研究视角、编排设计以及研究方向的前瞻性方面具有明显特色与创新。该书自1992年首版以来,在国际上赢得翻译研究者、教师与学习者的广泛关注与好评,成为翻译研究的一部力作。2011年的第二版补充了翻译伦理研究内容,依然是翻译研究者的必读书目。第三版以“对等”为主线,分别从语言学、符号学等视角审视翻译中的对等以及超越对等的问题,不仅有效拓展了翻译研究的跨学科视角,更为未来翻译研究指明了跨界研究方向。
    关键词:翻译研究;符号学;语言学;对等;跨界视角
    作者简介:洪林,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浙江万里学院外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口译理论与教学;任文,北京外国语大学、四川大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口译研究,翻译研究,文化研究。
    基  金:中国翻译研究院重大项目(2017TSA02);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项目(17NDJC292YB);2018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8NDJC284YB)的研究成果。
     
    1. 引言
    蒙娜·贝克(Mona Baker)在翻译研究中涉猎诸多领域,多年来在语言学、语料库、叙事学、后殖民、伦理学、符号学等诸多跨学科翻译研究领域开展系统、全面的整合式翻译研究。她的《换言之》(In Other Words)第一、二版分别于1992年与2011年出版,第三版仍由劳特里奇出版社于2018年3月出版。任文应出版社之邀为该书第三版题写鉴语,王洪林参与网站《换言之》配套练习答案中文部分的设计,提前拿到书稿。鉴于《换言之》较前两版有突破创新之处,笔者将从语言学与符号学双重视角切入,对该书的内容框架、研究视角、编排设计以及对未来翻译研究的启示等创新之处进行评述。
    有学者指出:《换言之》既是翻译研究的学术专著,又可用作教材,该书“问世后多次重印,成为世界范围内多所高校翻译研究生的必读书,作为中国国内原版影印的第一部翻译学著作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重视”(赵文静、胡海珠,2010:67)。然而,遗憾的是,国内未见对《换言之》前两版进行系统评述的书评。该书前两版都从语言学视角探讨翻译研究问题,其中第二版补充了翻译伦理研究的内容。贝克认为: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不仅是研究语言也是研究意义的主要工具。“语言学,尤其语篇语言学与语用学等现代语言学,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突破口,为笔译者与口译员提供认识语言本质与功能的可贵视角”(Baker 2018:4)。《换言之》第三版(下称“第三版”)除沿袭语言学(包括现代语言学中的语用学)视角探讨翻译中的语言及语用对等问题、补充翻译案例并更新丰富其他各部分内容之外,还增加了第八章“符号对等”的全新内容,成为“第三版”一大特色与亮点。这也是对语言学视角下翻译研究的拓展与超越。
    同语言学紧密关联的学科符号学近年来在语言学、文化研究等诸多跨学科领域受到广泛重视,也逐步引起翻译界学者的关注(赵毅衡,2016/2017;Munday,2016;任文,2017;Baker,2018)。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符号学视角探讨翻译问题,甚至有学者提出建立翻译符号学的倡议(苏珊·佩特丽莉,2014;王铭玉,2015,2016;贾洪伟,2016;王铭玉、任伟,2017)。符号学研究的核心是意义问题,而意义同样是翻译本体研究的本质所在。有学者指出:符号意义的传达超越了语言的界限,除语言符号外,副语言符号以及非语言符号积极参与意义的建构、表达与传播(赵毅衡,2016/2017)。“第三版”从语言学与符号学双重视角探讨翻译对等问题,不仅体现翻译研究的跨界视角与视域融合趋势,更为未来的翻译研究指明了跨界研究方向。
    2.《换言之》(第三版)的研究框架与内容
    《换言之》第三版由原来的八章变为九章。该书第一章是引言,第二章至第七章为语言学(包括现代语言学范畴内的语用学)视角的翻译研究,第八章为新增符号学对等研究,第九章探讨超越对等的翻译伦理问题。为方便讨论,笔者分四个部分对其进行介绍与分析,具体如下:
    第一部分为引言,着重介绍研究背景、内容框架以及设计原则。语言学作为翻译研究的一个主要视角,自上世纪中期以来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尽管近年来翻译研究出现各种“转向”,不过贝克强调:无论如何“转向”,语言依然是翻译意义传递的主要载体,语言学依然是翻译研究的主要视角(Baker,2018)。
    第二部分包括第二到第七章,其中前六章分别从词语、词语以上、语法和语篇层面探讨翻译中的对等问题,第七章则关涉语用对等。第二章探讨单个词语表达的意义,以及不同语言之间在词汇层面的对等。作者指出:“同一语言内部或不同语言之间在词汇与意义层面并不存在一对一的对等”(Baker,2018:11)。比如,有些词语尽管在内涵意义上比较接近,而在外延意义、情感意义、语用意义等方面却可能存在差异。第三章讨论大于词语的表达单位,即短语的对等问题,着重探讨词语组合形成习语或类似习语的表达时其意义发生的变化。第四章探究语法层面的对等,着重探讨性、数等语法范畴。第五与第六章合起来考察语篇层面的对等,聚焦词语出现的顺序在语篇层面信息组织上发挥的作用,着重讨论语篇中各部分之间的衔接手段。第七章检视语用层面的对等,聚焦不同交际场合下语篇的使用,涉及对作者、读者以及文化背景的探讨。
    第三部分(即第八章)从符号学视角探讨超越语言层面的非语言文字符号的对等问题。该章“从对语言表达的探讨转移到对语言与视觉要素在不同题材中的互动,包括喜剧、电影、儿童文学以及诗歌等题材。”(Baker,2018:5)事实上,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在意义构建中相互依存,尤其在新媒体翻译中得到充分体现。作者指出:“新数字媒体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越来越大的空间,这对译者决策以及翻译策略的选择带来一定的启示,无论是在网站本地化、维基百科的翻译,还是在You Tube视频以及电子游戏的翻译中都是如此”(Baker,2018:281)。作者在该章中特别强调多模态副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在实现翻译意义对等中发挥的作用。副语言符号包括说话者的语气、语调、表情、肢体语言等,非语言符号则涵盖作品的书写体系(字体、字号)、图像、插图、色彩、视觉等多模态要素。总之,该章不仅向读者介绍了符号学与多模态翻译研究的最新成果,还提供能了大量多模态副文本、超链接文本等伴随文本案例。作者对多模态伴随文本的探讨不仅涉及翻译本体研究,更是对跨学科翻译研究的拓展。
    第四部分(即第九章)旨在超越对等,聚焦与对等问题密不可分的翻译伦理问题。贝克曾指出:翻译伦理研究将是未来翻译研究的主要关注点之一(Baker,2014)。该部分对翻译过程中译者面对的伦理与道德选择进行深入阐发,系统梳理翻译伦理研究,重点关注义务伦理(又译道义伦理,deontological ethics)与取效伦理(另译目的伦理,teleological ethics),前者提倡译者面对翻译应该做到忠实、准确,后者允许译者根据实际情况,依据翻译对双方带来的影响,将翻译伦理效果最大化(Baker,2018:309)。作者还提及有学者将翻译伦理分成内在伦理与外在伦理,“前者在矿产勘探中为探险队提供技术指南的行为中得以体现;后者在商务代表团与国外人士交流中得以体现,双方通过协调、沟通达成一致意见”(Goodwin,2010:26–27转引自Baker,2018:324)。对翻译而言,外在伦理侧重翻译策略,在翻译客户为译者提供翻译指南中有所体现,而内在伦理侧重人际沟通,在译者与客户之间进行的交流、沟通与协商等活动中得以体现。事实上,实现不同层面的对等始终是翻译研究的核心问题,然而对等背后的伦理问题也是翻译研究绕不开的话题。译者无论选择遵循还是违背对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译者的不同伦理取向。
    3.《换言之》(第三版)的特色与创新
    作为翻译研究著作与翻译学习指南,该书总体上编排合理、内容循序渐进、逻辑性强、脉络清晰、例证丰富,堪称翻译研究指南类专著中的佼佼者。值得一提的是,该书在研究视角、编排设计以及对未来翻译研究的启示几个方面具有特色与创新,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3.1 语言学与符号学双重视角
    “第三版”从语言学视角出发探讨翻译问题,但却超越了语言学视角,遵循从微观逐渐过渡到宏观的考察路径。对等问题依然是该书的核心焦点。作者首先在语言学相关理论的观照下探讨了从词汇、短语到语篇再到语用层面的对等问题。之后,该书特别从符号学视角阐发非语言符号与副语言符号在意义对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诚如作者的观察,近年来,数字化新媒体催生了新型翻译形式,多模态翻译成为一种常见的翻译形态,符号学层面的对等因而成为当下翻译研究绕不过去的话题,这也是作者专章研讨此问题的原因所在。作者以对等为主线,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语言对等到语用对等再到符号对等,最后在对翻译伦理问题的讨论中超越了对等。在作者看来,译者对对等概念的理解,对翻译策略的选择,最终不仅受到职业伦理的制约,也可能受到其他伦理规则的指引(Baker,2018)。换句话说,译者在某一具体语境下的翻译行为或策略合乎伦理原则与否,对等并不是唯一的判断标准。而当翻译从过去单纯的语言文字转换发展到今天包含了多模态与符际转换的翻译形式,伦理问题也必然变得更为复杂。从语言学和符号学双重视角来检视翻译,我们就会发现,尽管对等依然是翻译活动中最重要的伦理追求,但某些情况下的不对等却并不一定意味着对伦理规范的僭越。
    3.2 读者友好型的编排与设计
    该书充分体现读者友好的设计思路,无论在内容安排、例证选用还是配套练习的设计处处为读者着想。
    首先,在内容安排上,本书从微观层面的词汇开始,逐步过渡到句子、篇章以及语用层面的探讨。本书“总体上采用自下而上的编排思路问题进行梳理与剖析,主要出于教学考虑”(Baker,2018:6)。如此编排可以为读者提供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训练机会。此外,该书整体内容安排上采用翻译理论探讨与实践操练相结合的做法,这对解决当前翻译研究理论与实践分离的问题,具有重要启示。
    其次,例证选用遵循语言多样、体裁多样、案例多模态的设计思路。该书具有教学法性质,除理论探讨外,还提供了大量不同语对的实践案例,覆盖英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汉语等多个语种。例证题材涉猎广泛,涵盖不同国别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翻译研究论述、新闻报道等诸多体裁。此外,作者除提供文字、图片文本及副文本案例外,还提供了大量音频、视频等多模态文本的超链接网址。总之,符号学多模态翻译研究成果在该书中得到很好的呈现。
    最后,配套练习设计体现纸质练习与配套网站相结合的思路。在出版纸质书与电子书的同时,考虑到数字化时代的知识传播特点以及读者需求,提供配套练习网站。如此设计有助于改变翻译研究成果的单一传播路径,增强读者与作者之间、跨国读者以及研究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例如,中文练习帮助读者反思汉语语言文化中的翻译理论与实践,有助于为翻译研究提供一个中国方案,推动翻译理论普适化与本地化的融合,进而提升翻译研究的普适性。
    3.3 对未来翻译研究的启示
    “第三版”在体现上述特色与创新的同时,也为未来的翻译研究在如下两方面提供了启示。
    首先,翻译研究应该呈现多元互补、多学科交叉的局面。翻译研究近年出现文化转向、认知转向、社会学转向、叙事转向以及技术转向等(Snell-Hornby,2006;韩子满,2007;张霄军、贺莺,2014;赵文静、胡海珠,2015;张成智、王华树,2016;张旭东、张伟,2016)。尽管贝克并不赞同“转向”这一提法,但却认同不同学科路径能够为翻译研究带来贡献。她认为:“当你‘转向’时,当然是转至与原来不同的事物,抛开之前的研究,改变研究对象。我更愿意把翻译研究看成非常多元的领域,很多人为这个领域带来新观点,进而丰富并促进其互补性的发展”(赵文静、胡海珠,2015:70)。作者的这一观点在“第三版”以一贯之。也有学者指出:“翻译学是十分开放、包容的学科。过去几十年,各种理论视角接连登台、各领风骚,推动了翻译学研究方向的转变和范式的演进。为克服各自为政、局部精彩的弊病,翻译学研究的调和折衷、学科整合倾向也日益凸显”(覃江华,2016:63)。翻译研究的学科整合思路在“第三版”中得到充分体现,这对未来翻译研究的多学科研究趋势具有重要启示。
    其次,翻译研究应与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紧密结合。该书将翻译研究置于全球化背景下进行考察,尤其关注当今社会与翻译活动之间的互动。以翻译伦理为例,全球化催生了字幕翻译、网站翻译、本地化等新兴翻译形式,进而引发对翻译伦理的讨论。对此,学界大致有三种声音,认为完全符合翻译伦理、完全不符合翻译伦理,或在具体条件下符合翻译伦理。作者强调:当下翻译伦理的核心依然是“保密、中立以及准确”(Baker,2018:318)。值得反思的是:在战争、恐怖袭击、难民营救等特殊时期与特殊场合,译者是否应该保持中立?此外,在法律、道德与职业伦理之间,译者该何去何从?所有这些都成了翻译伦理在全球化语境下绕不开的话题,有待深入研究。
    4.结语
    “第三版”有效纳入现代语言学、符号学以及翻译伦理等最新研究成果,系统、全面地凝练了翻译研究的最新动向。作者从多学科与跨学科研究视角探讨翻译研究在语言与符号层面的对等以及在伦理层面超越对等的问题,全面介绍了跨学科翻译研究的最新成果,体现翻译研究多学科整合的广度与深度,对未来翻译研究具有重要启示,不失为翻译研究的一部力作。
    “第三版”总体上有诸多创新之处,但相对于静态图片文本而言,该书的配套练习网站提供的动态多模态文本,包括音频与视频文本仍略显不足。如果能在后期配套网站更新与维护中及时补充动态多模态文本,将有助于进一步拓展本研究的受益面,满足更多读者的需求。不过,瑕不掩瑜,整体而论该书是语言学、符号学以及跨学科翻译研究的一部难得的指导性理论研究著作,也是一部操作性很强的翻译教材。作者所采取的跨界研究视角以及读者友好的研究设计必将为未来翻译研究以及我国翻译学科建设提供有力借鉴。
    参考文献
    [1]Baker,Mona..In Other Words: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3rd Edition)[M].London&New York:Routledge,2018.
    [2]Baker,M.The changing landscape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studies[A].In A Companion to Translation Studies[C].ed.Sandra Bermann and Catherine Porter.Oxford:Wiley Blackwell,2014:15-27.
    [3]Munday,Jeremy.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Fourth edtion)[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16.
    [4]Snell-Hornby,Mary.The Turns of Translation Studies[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2006.
    [5]韩子满.西方翻译研究的转向与进展--评《翻译研究的多重转向》[J].中国翻译,2007(5):42-45.
    [6]贾洪伟.翻译符号学的概念[J].外语教学,2016(1):94-97.
    [7]覃江华.影视翻译研究的跨学科探索空间--《视听翻译:理论、方法与问题》介评[J].中国翻译,2016(3):59-63.
    [8]任文.文化外译--哲学符号学“认知差”概念的启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7-21(004).
    [9]王铭玉.翻译符号学刍议[J].中国外语,2015(3):1,22-23.
    [10]王铭玉.翻译符号学的学科内涵[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6(5):1-10,18.
    [11]王铭玉,任伟.从语言符号学到翻译符号学--王铭玉教授访谈录[J].外语研究,2017(5):25-30.
    [12][意]苏珊·佩特丽莉.符号疆界:从总体符号学到伦理符号学[M].周劲松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
    [13]张成智,王华树.论翻译学的技术转向[J].翻译界,2016(2):104-118,139.
    [14]张霄军,贺莺.翻译的技术转向--第20届世界翻译大会侧记[J].中国翻译,2014(6):74-77.
    [15]张旭东,张伟.翻译的技术化倾向述评[J].外语研究,2016(5):88-91.
    [16]赵文静,胡海珠.社会学视阈下的翻译叙事建构研究--访谈著名翻译理论家Mona Baker教授[J].中国翻译,2015(1):67-70.
    [17]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修订本)[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
    [18]赵毅衡.哲学符号学:意义世界的形成[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
    注释
    1在Mona Baker教授的《换言之》(第三版)即将出版之前,任文教授应出版社之邀为该书题写鉴语,王洪林则参与网站《换言之》配套练习答案中文部分的设计。正因如此,两位作者于2017年11月提前拿到书稿,也即着手书评写作。该书于2018年3月刚刚出版,配套网站同时上线。本书评与新书上市几乎同步,在时间上比较抢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