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少儿 > 动漫 >

一部作品,一群人的情怀

http://www.newdu.com 2020-02-17 文艺报 冯俐 参加讨论

    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中国儿艺的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用不到50个小时的时间送给孩子们一部朗诵剧《唤“福”——梦中童话》。该剧由中国儿艺副院长、剧作家冯俐编剧,毛尔南导演,邹野配乐,薛白、唐妍、王俪桦、常若曦、刘晓明朗诵,通过小果子狸、大雁妈妈、猫和蝙蝠的对话,讲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道理,告诫人们要敬畏自然,珍重生命。这部“送给孩子们的朗诵剧”是如何诞生的呢?
    “让它成为我们送给这个春天特殊的童话吧!”中国儿艺院长尹晓东这样说。这句话,自发地成了许多中国儿艺演职员转发朋友圈时的共用推荐语。
    《唤“福”》,中国儿艺这部“送给孩子们的朗诵剧”一经推出,即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15分钟的作品,却令所有听它的人动情、动容。“多维度的视角,不仅孩子需要,成人也需要。文学给人们提供了多重的价值观念,带给人共情的感受,这才是文学的意义。跟娃一起听了两遍,感动,朗诵剧,情感的力量更大,诗情也更浓郁,直抵人心。”“虽是儿童剧,写的却是大自然,歌颂的是大生命,让孩子们从大爱出发,这是大境界。赞叹自然,赞美生命,怎一个悲悯了得?致敬中国儿艺!”“希望孩子们还有他们的父母都能听到它,善待生命,敬畏自然,和谐共处,才能五福临门。”在无数文艺工作者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为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呐喊、助威的时候,中国儿艺的朗诵剧给人们带来了更多震撼、更多沉静、更多深思、更多情感和更多属于艺术的隽永……在这部作品获得广泛好评,起到了它应该起到的作用的时候,我想我还应该讲一讲这背后的故事,讲一讲中国儿艺作为一个群体的情怀。
    中国儿艺1月24日发出通告,取消了1月24日至2月2日大小剧场三个剧目的十几场演出。1月27日第二次发出通告,取消了直到2月16号的三个剧目演出。整个春节假期,包括初一,成为所有人都不出门的日子,中国儿艺票房工作人员全天值班,为观众办理了16台剧目68场演出的网上退票,也包括现场窗口退票。1月31号,院班子召开微信视频会,研究后面的取消演出及恢复演出的合理安排,以保证疫情一过,让孩子们尽快有戏看。当时看,2月16号之后的一轮演出还是要取消。明明是众所周知的原因,大家还是不忍心马上发出第三次“取消演出公告”。
    从1月30日开始,文化和旅游部的“艺术头条”就推出了一天一期的“艺术战‘疫’”专栏。这期间,剧院每天积极约稿投稿。2月2日,剧院负责演出的副院长赵寒冰向尹院长提出:可在发布“取消演出公告”的时候,推出一期中国儿艺的抗疫作品,是对观众们的问候,也表明儿艺的情感和态度。同时还提议创作一个朗诵作品由剧院演员们完成。尹晓东院长给我发来语音,说了这个想法,希望我能写这段朗诵。我回话说:“建议非常好,这的确是我们应该做的。但应该有属于中国儿艺的、独特、真诚的表达。”思考了一个多小时之后,我跟尹院长进行了沟通,觉得也许可以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入手……又一个小时之后,我给尹院长发了短信:我开工了,希望不辜负您的信任。
    我知道我会写成一个朗诵剧,毕竟,中国儿艺是以“剧”立身的。疫情发生后,我一直都在想:这次疫情之后,我们最应该告诉孩子们什么?应该告诉他们敬畏自然、珍爱生命!这个生命不仅仅指人,而是自然万物。应该告诉孩子们“太阳下面所有生命都有自由生活、快乐成长的权利”。同样是蝙蝠,为什么我们的祖先会视它为吉祥、视它为“福”,还把它做成我们的守护者?如果恭王府的一万只蝙蝠活了,它们是会留下来继续守护我们,还是会永远离开嗜杀贪吃的今人?纹饰中的蝙蝠活了!成为我这次创作的引爆点。于是,我写了一只“五福临门”窗花上的蝙蝠,写了它想要离去和留下来的理由。当然,我还写了果子狸、猫和大雁,在剧里,它们以它们的无辜、它们的无助、它们的凄惨命运和绝望呼救、它们的善良,来唤起小朋友们的同情心、改变人们对它们的认识,建立与它们的情感,从而学会善待一切生命。从而表达出,只有当人放下贪婪、放下傲慢,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时候,人类才会有希望。
    但开始在电脑前敲字的时候,我真的没有把握能不能够完成?能不能完成好?同时,我也不敢肯定完成后是不是符合出品人的“尺度”。这些天,一些外地的演员朋友向我求助,让我帮他们找适合朗诵的文本。大家都想为抗疫出力,更多需要直接、昂扬的表达。但我的故事是写给孩子们的,孩子是喜欢听故事的……
    深夜,初稿写完了,我微信发给尹院长审稿。早晨7点刚过,我收到尹院长短信:“太好了!就这么做!”那一刻我真是深感欣慰。作为剧院主要负责人,我们在对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追求上总会步调一致。在剧院作品不断追求主题、形式的多样性方面,我们始终有着高度的共识。特别是2017年,《山羊不吃天堂草》的导演查明哲提出:儿童剧不回避苦难,追求思想性,要把它做成给少年甚至青年观众的“成长戏剧”时,就是出品人下的决心。后来,他还在“出品人的话”中说:“在今天更多的儿童剧趋向低龄化、娱乐化时,中国儿艺把情怀投向了少年这个更需要关注和关怀的群体。这是戏剧艺术家和国家院团应有的文化担当。”“尽管现实题材的作品还没有成为儿童剧消费市场的主体,青少年还没有更多地成为戏剧的主人公,但是他们需要通过戏剧来了解更加广阔的社会生活,从而接受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人格教育。这需要我们大家都有一点文化定力和耐心。”这就是“一切为了孩子”的情怀!这就是儿艺60多年来,不断地以古今中外优秀题材,为上到青少年下到婴幼儿的所有孩子提供最好艺术作品的情怀。
    尹院长在电话里对我说:时间太紧,你直接招呼导演演员建群吧!接下来的一个昼夜,无论我们采用视频会排练,还是做出第一份小样,作为第9位主创,出品人时刻在线。进入配乐之前,他还以作曲家的敏感提出专业建议。虽然时间仓促,完成品难免有遗憾,但所有的人都在有限的时间里尽了最大的努力。
    用形象、用情感表达思想,是艺术作品的生命之所在。一切为了孩子!这部作品代表了中国儿艺一群人的情怀。这部作品代表着中国儿艺全体演职员共同的情感和心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