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世界文坛 > 评论 >

关于双重性:遗失灵魂的人

http://www.newdu.com 2020-01-18 文学报 谢志强 参加讨论

    2019年10月公布的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首部图文并茂的童书《遗失的灵魂》获得了多项童书奖,现今亮相中国。
    版权页注明为长篇小说。就字数来算,只能定为小小说,一千余字,是标准的小小说篇幅,再加上绘画的页码,够“长篇”的规模了,可谓号称长篇。但是,小小说以开放式呈现,不失为新颖出奇。一篇小小说能装扮得如此豪华、亮丽,与绘画结合,形成别致的文本。我设想,如若选择五篇小小说,配上绘画,以“集团军”的方式进入童书领域,会是怎样的景象?
    好的童书,或称儿童文学,老少皆宜,同时,也探索成人的主题。比如《小王子》,它就老少通吃。
    《遗失的灵魂》探讨的是双重性的问题。灵与肉,即灵魂与躯体。一个人忙碌世俗的事情,把灵魂远远地丢在身后,于是他觉得四周空空如也,同时,觉得躯壳里也空空荡荡,他被诊断为弄丢了自己的灵魂。唯一的办法就是停下,等待灵魂赶上来。其中,描述他等待的时间,“胡子甚至长到了腰间”,“终于……”灵魂气喘吁吁地追了上来,从此,灵与肉合而为一。
    高级的作家还进一步往细里掘进:他还做了一件事——把手表和行李箱(这两个物件象征着快的现实)都埋在后院。他过起了慢生活。
    于是,出现了儿童文学的元素:手表里长出了美丽的花朵,仿若铃铛,行李箱里生长着一个大南瓜。
    花朵、南瓜,是相对城市快节奏(手表、行李箱)生活的大自然的慢节奏,是季节性的时间。
    托卡尔丘克在一千余字的小小说里,简约、明快地呈现了一个重大的存在境遇,从而让我们觉悟:应当过什么样的生活?尤其是在加“快”的现实中,会缺失什么?寻找什么?由此,警惕灵与肉的分离,不致于沦为行尸走肉。
    关于双重性——灵与肉、快与慢的悖论,我们没有警觉,但可能经历过。我曾写过类似的一篇小小说,归为艾城系列。其中的人物,行动迅疾,躯体总是跑在前面,而灵魂滞后,她跑到目的地,疑惑:我来干什么?返回去询问,知道了要做的事。灵与肉的分离,这是现实中发生的事情,称为“没带脑子”,或“丢了魂”,可归为托卡尔丘克所写的“遗失的灵魂”同类人。看来,这类人还有“普遍性”。
    双重性问题,有个强劲的小说谱系,比如卡尔维诺的《一个分成两半的子爵》,而博尔赫斯、史蒂文森尤其擅长表达双重性。
    2018年1月30日,我读托卡尔丘克的小说《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在扉页记下如下点评:杂糅与碎片——当今世界小说的进化标本。我感觉此作像是挣脱或剥离了时间的束缚,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现,由此,成为一个永恒的故事。寓言小说,我尤其喜欢其中笼罩、流动、弥漫着非线性的气息,像是民族记忆的定格。
    换个角度,也可将其视为一系列小小说式的碎片组成的长篇小说。我期待她的长篇小说《云游》,由一百一十六个短篇构成,也可视为系列小小说组合成的长篇。每篇都独立自主。
    那么,小小说在当下,不是能够采取系列的方式呈现吗?由此,形成了长篇小说与小小说的能量平衡。
    我甚至猜测,《遗失的灵魂》可能是托卡尔丘克某部已写或将写的长篇小说的一章。因为,我在其长篇小说《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时而见识过这类小小说式的片断。我在读长篇小说时,往往像小孩玩积木,忍不住会“拎”出其中一个片断,当成小小说,托卡尔丘克和卡夫卡的长篇,轻易地让我“拎”出好多篇,还独立成篇,不失为一种阅读的乐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