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语言应用 >

基于格式塔理论的典籍翻译研究

http://www.newdu.com 2020-01-03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 杨正军 李发根 参加讨论

    摘   要:典籍翻译是对外推介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媒介。格式塔理论主张整体性思维模式, 反对部分与整体的模糊合成推理, 对中国文化典籍的整体译介具有方法论指导。借用格式塔理论, 从“何为”“如何为”等层面对典籍翻译予以描述和理论阐释。其中, “何为”强调格式塔理论的关注点及其核心概念与典籍翻译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何为”意指格式塔理论对典籍翻译的方法论指导以及典籍中的格式塔意象如何被完美感知或再现。在典籍文本译介过程中, 应遵循格式塔理论的闭合性、异质同构等原则的规约, 以整体拓展至部分的阶序逻辑以及“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循环转换方法实现文本格式塔意象的提取, 从而达到对典籍文本意象的传递和再造。
    关键词:典籍翻译;格式塔质;异质同构;意象再造
    作者简介:杨正军,博士, 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论、翻译学;李发根,博士, 南昌理工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语言学、话话分析、翻译。
    基  金: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澳少数民族语言政策对比研究” (编号:17YY19) ;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英汉小句复合体语义结构与语义功能对比研究——系统功能语法视角” (编号:14WX301)。
     
    典籍是承载、保留、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典籍翻译是对外宣传和推介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当前, 典籍翻译已成为译学界关注的焦点。中国英汉比较研究会下设的典籍英译专业委员会已多次召开典籍英译研讨会、典籍翻译与海外汉学研究高层论坛等学术会议。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湖南出版社等出版机构刊印了典籍英译系列丛书。我国外语类影响力较高的刊物, 如《中国翻译》《上海翻译》《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东方翻译》等专设“典籍翻译”“中国文化走出去”“汉籍外译”等栏目, 大力支持典籍翻译及其相关研究。葛浩文、顾彬、施舟人、林戊荪、许渊冲、潘文国、汪榕培、谢天振、何刚强、王宏印、罗选民等大批中外学者致力于中国文化典籍翻译的理论与实践工作, 阐发对典籍翻译以及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认识等。本文对格式塔理论观照下的典籍翻译及其方法论指导等内容予以阐释。
    一、格式塔理论的核心概念与典籍翻译
    格式塔理论发端于对视知觉 (物理、生理、心理等) 领域中各种现象的分析, 认为知觉到的东西要大于眼睛所见到的东西。在任何一种经验的现象中, 其每一部分各具特性且互相关联。在心理学领域, 该理论的研究较复杂。其中, 柏林学派的领军人物惠特海默 (Wertheimer) 、苛勒 (K9hler) 、考卡夫 (Koffka) 等基于康德的先验论和胡塞尔的现象学, 对整体性和关系性进行了研究, 反对19世纪末冯特 (Wundt) 的元素主义 (elementarism) , 对铁钦纳 (Titchener) 的构造主义 (structuralism) 提出异议, 主张整体性 (holistic) 思维模式, 认为意识或行为整体并非是毫不相干的各部分叠加和捆束, 而是一个动态、开放、相互关联的存在。
    (一) 格式塔质之于典籍翻译
    格式塔质又称“完形质”, 是格式塔理论的核心概念。格式塔质强调物体的意象是“客体中的某种结构、关系在人的知觉中的呈现”, [1] (P82) 是“感觉信息和脑内力场进行相互作用时所引起的完整的、有组织的认知经验”, [2] (P101) 并在大脑中形成一定的“脑图” (mind map) 。[3] (P49) 这一认识又缘于现象学对意识行为、意识对象的描写和分析, 注重心理现象、心理过程的有机完整性以及感知体验的组织性特征, 反对将其肢解或碎片化, 是对传统“原子式” (atomistic) 认识范式的批判和颠覆。格式塔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万物一体”具有相似性, 与黑格尔的整体观、系统论的整体性原理、狄尔泰的整体论等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语言与翻译领域, 格式塔质与西方语篇语义研究中的宏观结构理论、中国学者提倡的“和合翻译”等具有某种契合性, 认为事物的整体源于且超于各要素的性状和效力, 是按特定结构方式形成的意象规定性。
    格式塔理论主张知觉经验的整体性, 对典籍文本的翻译具有一定的启示。因为, 人的心理现象具有格式塔质, 语篇也具有格式塔质。对于典籍文本而言, 格式塔质是其基本属性, 典籍翻译的文化信息传输首先应从整体层面把握篇章结构、语言文化特点、信息内容、意义关联等, 凸显“意象”的整体性、统一性, 其逻辑关系可以用公式表达为:典籍文本格式塔言、意、象≥ (字+词+句+篇章) 言意象。需要说明的是, 此处的“+”并非是普通意义上的加和, 而是各个组成要素的“有机和”。换言之, 典籍文本的解读与语言表达、意义构建和意象再造具有一定的系统关系。因为, 语言表达是呈现文化信息形塑格式塔意象的有形载体, 在源语文本与译语文本中都是通过语言表达来建构和再现文化格式塔意象, 发挥了合文本的“格式塔意象再造”功能。[4]文化格式塔意象是在语言表达和意义传递的基础上通过主观认知和客观描述而呈现的一种图示框架。其中, 主观认知是翻译行为者基于源语文本的语词、句法和意义, 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认知经验, 在头脑中建构一种抽象的物象完形;而客观描述则是结合源语文本中的语言文化信息, 选择与之匹配的词句和规约的语言符号, 传递其对应的文化意义, 在译语文本中完整地投射格式塔意象。
    由此, 在典籍翻译过程中, 文本格式塔意象是各个意象块或意象群的有机整合, 翻译行为者应将语言表达、语篇结构背后“悬置”或存而不论的意象予以表征, 使其趋于完形呈现。格式塔之于典籍文本的翻译突破了传统的原子论或结构主义导向下的字当句对, 实现了翻译方法的整体论转变。
    (二) 闭合性原则之于典籍翻译
    根据惠特海默的观点, 闭合性是当“刺激的特征倾向于聚合成形时, 即使其间有短缺处, 也倾向于当作闭合而完满的图形”, 它缘于行为者心理上的一种“完形压强”, 旨在通过对“缺陷”和“空白”的补缺, 建构一个具有和谐美的“完形体”。[2] (P42) 据此, 意象或图像等的空白是其闭合的先决条件, 闭合是格式塔意象或图像的完形趋向。当格式塔质未完成时, 闭合是完形趋向的过程性环节;当格式塔质已完成时, 闭合是其结果性存在。此外, 闭合性还强调对格式塔意象的连续性描写, 反对将其割裂为感觉、意象块等元素。从翻译层面来看, 闭合性有利于对文本格式塔意象的提取和补缺以及意义、意象的连贯和承接。
    典籍翻译的闭合性可以从两个层面加以理解:一是对文本中的字、词、句、篇章等有形载体的补充性解读, 即根据文本语境提取其语言文化信息, 并使其意义完整化;二是对文本背后文化信息的完形理解, 即通过对中国文化内涵及其言外之音的表达和文化意象的创造性补缺, 使源语文本与译语文本的文化意象达到和谐与平衡。因此, 源语文本投射的“格式塔质”是在语言表达的基础上高度整合其言、意、象, 体现艺术作品的完形性特征。这就要求翻译行为者具备自发和自觉的意象“闭合”能力, 即整体反映源语文本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 并对其予以适切性配位和补缺的能力。前者是翻译行为者的一种潜意识行为能力, 是根据源语文本信息本能地寻找与之相对应的词句, 进而呈现其文化格式塔意象的能力;后者是翻译行为者的有意识行为能力, 是行为主体自觉地解读源语文本后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信息刺激, 并在自己的认知场域内予以信息匹配或关联推理, 最终形成与源语文本文化信息相一致的文化格式塔意象。翻译行为者的这种自发性和自觉性闭合能力使典籍文本的格式塔意象在语言配对和审美体验中趋于完形。正如尤金·奈达所言, “优秀的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它既是再现, 又是转变, 因为它的目的是要在本义和联想义两个方面达到表象上与结构上的真实”。[5]
    (三) 异质同构原则之于典籍翻译
    通常而言, “刺激—反应” (S-R) 之间并不呈机械对应关系, 它们在时空上的连续性可以知觉为一个整体, 而且这一过程是积极主动的。格式塔心理学家把观察者知觉现实的观念称作心理场 (psychological field) , 被知觉的现实称作物理场 (physical field) 。[6] (P5) 在力的场域中, 心理场与物理场在大脑中经知觉加工后建构或重构同型、一致的样式或模式时, 便形成格式塔的“异质同构”, 它“涉及到格式塔心理学关于心理的机制以及内在的生理过程和心身关系等问题的看法和主张”。[2] (P232)
    典籍翻译的异质同构是翻译行为者的感知力结构、接受力结构与文本的召唤力结构之间产生的“共振”。缘此, 源语文本的格式塔意象能够在译语文本中得到完美建构, 翻译效果倍增。感知力结构是指行为者在解读典籍文本时受语言能力、翻译能力以及文化目的、文化态度、文化立场、价值观、判断力等因素影响而表现的具有特定翻译倾向的结构形态, 是作用于翻译行为者的外力集合;接受力结构是指行为者本身在具备一定的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对源语文本中语言文化表征意义的一种结构化认知, 并通过信息加工与吸收, 最终实现文本意象的再造和传输;文本召唤力结构是指文本各个结构块承载的信息和意象投射至翻译行为者, 在其大脑中产生与文本原有意象相匹配的格式塔意象。典籍文本是由字、词、句等形式结构块和信息结构块组成的篇章结构, 每一个结构块都是特定意象块的体现。其中, 字、词、句、篇章等构成了显性结构块, 其背后的意义和内涵构成了隐性结构块。显性结构块的召唤是基础性的;而隐性结构块的召唤是无限的, 在具体的语境中具有开放性。
    因此, 在典籍翻译过程中, 翻译行为者既要注重源语文本语言信息的传递, 也要构建和再造与之相似或相同的文本格式塔意象。翻译效果的优化是翻译行为者感知力、接受力以及文本召唤力等各个力权重的结果。当各个力达到合规律的理想态, 源语文本的格式塔意象能够在译语文本中得到完美建构, 形成与源语文本中相和谐的格式塔意象。反之, 典籍文本的格式塔意象在提取和再造时略显不足, 势必影响文化格式塔意象的心理体验。
    二、格式塔理论对典籍英译的方法论指导
    20世纪末, 中国译学界就翻译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争论不休, 姜秋霞、[7] (P29) 方梦之、[8]方克平[9]等学者曾撰文就此予以讨论。本文无意旧调重弹, 仅强调典籍翻译是科学性与艺术性兼而有之的统一体。科学性是典籍翻译的“质”的层面, 强调语言文化信息的真切表达和传输, 艺术性是典籍翻译的“美”的层面, 注重文本格式塔意象的构建、再造及其审美体验。文化信息缺失、文化意象残缺等成为典籍翻译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瓶颈。在典籍翻译过程中, 为了补偿信息缺省, 建构或再造文化格式塔意象, 通常需要翻译方法的多元统一。
    (一) “自上而下”的典籍翻译模式
    “自上而下” (top-down) 是一种系统的分解过程和层级的操作方式。Bruce&Georgeson曾指出, “自上而下的文本分析或较高层次的感知体验会规约和引导较低层次的意象分析”。[10] (P106) 文化意象的整体性不仅要提取其单元意象或意象群, 而且还要借助意象的相互协调与有机组合实现对格式塔意象的宏观把握, 注重“文本作为整体所具有的格式塔质”。在典籍翻译过程中, 首先要根据文本信息, 结合特定的认知体验以及对文本背后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等内容的了解, 从整体上把握语篇意义, 初步提取典籍文本所呈现的格式塔意象架构。因为, 典籍文本的意象“是各个成分综合而成的有机统一体”, [11]是无法也不能根据部分意象来度量的。其次, 对其结构或意象予以“分组” (grouping) , (1) 确定句群以及分句间的逻辑关系。[12] (P4) 最后, 进一步重组和布局语篇结构, 仔细推敲文字, 以便更精准地表达语言。“自上而下”的方法有助于挖掘和把握潜藏于特定语境中深层的文化内涵和格式塔意象, 正确解读典籍文本中具有连续性的意义, 加强对译语文本的谋篇布局与术语表达的统一与规范等。
    (二) “自下而上”的典籍翻译模式
    “自下而上” (bottom-up) 是行为主义的集成操作论和方法论。从语义认知的角度而言, 该方法强调将典籍文本的意义由小句逐渐延伸至小句复合体乃至整个语篇, 实现对文本文化信息的综合性解读。
    在典籍翻译过程中, “自下而上”的方法是翻译行为者借助字词句等载体实现文本信息的编码和整体意义的建构, 在头脑中匹配与之相似的意象, 实现文化意象的跨文化映射和再造。因此, 字斟句酌的对应或等值实现了对部分意象的独立考察。虽然, 该方法有悖于当下译学界的科学翻译法、整体翻译等理念, 但它是在整体翻译的前提下对文本信息及其格式塔意象的提升, 是把握文本信息的途径之一。其中, 源语信息的再现反映了对典籍文本中语言表达和句法结构的理解以及对文本中格式塔意象的逐级提取和再造。“自下而上”的方法有助于把握不同层级的意象以及文本格式塔意象的逻辑发展, 是一种微观视角下文本语义的静态转换过程和意象的构建过程, 它可以是翻译的前期准备, 出现于对源语文本信息的最原处认知, 也可以是翻译的后期补充, 在格式塔意象的整体观照下实现字词的精进推敲。
    (三)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会通
    斯奈尔·霍恩比 (Snell Hornby) [12] (P39-43) 提倡翻译研究的综合法, 其理据源于格式塔心理学的完形原理、亚里士多德的整体观、语言学家洪堡特的语言世界观等, 认为整体是由具有内在关联的部分构成的有机体。典籍文本的翻译注重多元方法的综合运用, 因为“文本语言的分析是通过自下而上的数据驱动机制与自上而下的概念驱动机制相结合进行的”。[13] (P37) 如果单纯地以“自下而上”的翻译方法为主导, 翻译的信息编码就有可能肢解源语文本信息, 零品断章的语言转换和意象提取仅是对支离破碎的意象块的代数加和, 积字成句的信息转换难以抽取出源语文本中高度整合的格式塔质, 翻译的质量也由此难以保证。因此, “如果从局部出发, 处理不当, 译文的整体画面受到损害, 意象便会支离破碎, 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艺术品”。[11]同理, 如果单纯地受“自上而下”翻译方法的驱使, 源语文本中具有言、意、象的格式塔质因译语文本中语言和句法的不当表达而使部分语义无法得到完全表征, 意象的残缺或模糊性难以使源语文本读者群和译语文本读者群产生感受共鸣。
    “自上而下”的方法能够避免翻译过程中对典籍文本的感性判断, 避免翻译过程中格式塔意象的碎片化, 有利于从整体上了解事物的性质。“自下而上”的方法使感官接受到原始信息的输入, 并将连续的、杂乱无章的信息聚合为有意义的信息组, 有助于源语文本与译语文本的“视界融合”。两种方法的会通使典籍文本中的言、意、象在“质”与“美”上得到整合和优化, 使译入语读者既见树木之美, 又见森林之美。
    三、结语
    格式塔理论注重整体组织, 反对元素分析, 该理论的格式塔质、闭合性原则、异质同构原则等为我国典籍文本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作为承载、保留、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 典籍文本大都具有超越于语言词句信息的文化格式塔意象, 且该意象是由多个元素有机组合的相对完形的关系网络, 即格式塔质。在解读典籍源语文本和译介典籍文本时应把握源语整体意象, 遵循闭合性、异质同构等原则之于典籍文本的规约, 采用整体拓展至部分的阶序逻辑以及“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循环转换方法, 不断提取和建构典籍文化格式塔意象, 从而实现格式塔质的再造和源语语言文化信息的意境传递。
    参考文献
    [1]鲁枢元.文学的跨界研究:文学与心理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11.
    [2]王鹏, 潘光花, 高峰强.经验的完形:格式塔心理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9.
    [3] 东尼·博赞.心智图圣经[M].孙易新译.台北:耶鲁出版社, 2007.
    [4] Jiang, Qiuxia.Aesthetic Progression in Literary Translation[J].Translators’Journal, 2008, (4) .
    [5]安新奎.翻译教学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 (2) .
    [6][德]库尔特·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原理[M].黎炜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7.
    [7]姜秋霞.文学翻译中的审美过程:格式塔意象再造[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
    [8]方梦之.翻译中科学与艺术的再现[J].外国语, 2002, (2) .
    [9]方克平.论翻译中的矛盾:忠实、科学、艺术[J].中国翻译, 1999, (6) .
    [10] Bruce, V.P.R.Green&M.A.Georgeson.Visual Perception[M].Psychology Press, 1996.
    [11]姜秋霞, 权晓辉.文学翻译过程与格式塔意象模式[J].中国翻译, 2001, (1) .
    [12] Blackburn, J.M.A Review of Gestalt Psychology[M].BJP, 1940, (360) .
    [12] Snell-Hornby M.Translation Studies:An Integrated Approach[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13] Bell, Roger T.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Theory and Practic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6.
    注释
    1根据格式塔心理学家的观点, 在知觉体验上, 分组 (grouping) 是决定物体组织的重要特征之一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of the features determining the organization of objects in perception is grouping.) 。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