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40年纪念专辑:名家说《当代》

http://www.newdu.com 2019-11-13 《当代》 newdu 参加讨论

    编者按
    1979年,《当代》杂志创刊。时任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的韦君宜先生在创刊号上发表文章记录了这个历史时刻,“春光明媚,百花吐艳,在一年中最好的这个季节,我们开始创办文学杂志《当代》。”的确如此,在那个严冬过后的春天,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中国大地开启了跨越世纪的思想解放和社会开放的时代变革,文学开始重振旗鼓,文学期刊纷纷诞生或复刊,《当代》应运而生。第一任主编是提出了“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的秦兆阳先生,他为《当代》确立了关心社会、反映时代、关注民生的现实主义办刊方针。《当代》杂志成为新时期文学解放最早树起的一面旗帜之一。
    2019年,适逢新中国创立70周年之际,《当代》杂志迎来了自己的创刊40周年。40年间,《当代》杂志始终秉承初衷,坚持现实主义精神,为读者奉献了一部又一部珍贵的精神食粮,也为中国当代文学史树立了一座又一座值得铭记的丰碑,被业界誉为“中国文坛最具现实主义精神的刊物”。40年里的中国,进行了无比艰辛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改革,开始了举世瞩目的历史转折和民族振兴。能够亲眼见证中国的努力和坚持,能够忠实记录中国的顽强和进步,能亲身感受中国波澜壮阔的腾飞,是时代和文学赋予《当代》的责任,更是《当代》的幸运。文学记录中国,是《当代》40年现实主义精神的初心与底色。
    《当代》由衷感谢40年来所有阅读《当代》的读者,更加衷心感谢在这40年里,所有把自己呕心沥血的创作成果,托付给《当代》的作家。是他们给了《当代》以生命,是他们给了《当代》以荣誉,是他们给了《当代》以信念。本期杂志有幸约请到一部分优秀作家和好友的代表,撰文或题词,书写他们记忆和心目中的《当代》杂志和与之相关的文学记忆,集成“《当代》40年纪念专辑”,为今后更加丰厚、更加长久的文学史镌刻印记。
    ——孔令燕
    张炜:《当代》是一部斑斓的大书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我在《当代》发表过一百多万字的作品,所以那里是我学习、成长和进步之地。我回忆自己的文学道路,总是要想到它、它的一些往事。如其名字一样,它有着强烈的当代性格,而这种性格,正是一切杰出的文学所必备的。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它一直关心正在进行的生活,同时又作出深入的思索和表达,是不断用语言艺术说出心声的一份杂志。
    我除了短篇小说,先后在这里发表了中篇小说《秋天的愤怒》,长篇小说《古船》《你在高原·家族》《能不忆蜀葵》《艾约堡秘史》等。这其中,有不止一篇作品是编辑部让我住到他们的办公楼上修改过的。我与这幢老楼、与这楼上的人,结下了深深的文学之谊。直到现在,我还能清晰地记起在楼上讨论文稿的情景。
    这份杂志自创立以来,发表了不知多少风格迥异、在阅读界引起强烈反响的作品。它们交相辉映,构成了一部色彩斑斓的大书,如此饱满、卓异、瑰丽和丰富。我们的文坛上如果抽掉了这样一部大书,就可能立刻显得单薄起来。
    是的,它在我们的书架上始终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
    我二十多岁的时候,为了写长篇小说《古船》,住在了济南南部的一座房子里,而后又搬到了郊外。编辑部的朋友曾六次坐上摇摇晃晃的慢车,来到济南,于是我们有时会彻夜谈论稿子。我三十多岁的时候,为写另一部长篇小说,住到了胶东半岛的犄角龙口市。编辑部的朋友坐上更远的车辗转抵达,于是又有了更加令人难忘的文学交流。记得有一天我们谈到了很晚,出门已是皓月东升,漫步郊外,竟然在麦田边遇到了一只可爱的大刺猬。
    《当代》这部大书还在续写,新的篇章会一如继往地吸引我们,紧扣时代心弦。
    作者简介:
    张炜,1956年出生于山东省龙口市。出版有《张炜文集》48卷,译为英、日、法、韩、德、塞、西、瑞典等多种文字。著有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刺猬歌》《外省书》《你在高原》等19部。《古船》等入选新文学大系,作品获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中国好书奖、全国畅销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多个奖项。
    张炜在《当代》发表的作品:
    《艾约堡秘史》2018年1期
    《刺猬歌》 2007年第1期
    《能不忆蜀葵》 2001年第6期
    《感谢的自语》 1995年第1期
    《家族——你在高原》 1995年第5期
    《古船》 1986年第5期
    《红麻》 1985年第1期
    《秋天的愤怒》 1985年第4期
    《当代》是一部斑斓的大书
    周大新:我与《当代》杂志
    《当代》杂志1979年6月创刊之时,我已调入济南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工作。也是在这年的三月,我在济南日报上发表了我的第一篇小说。一心想搞文学创作的我,自然便成了《当代》的忠实读者。有时是从朋友那里借来读,有时是从报刊摊上买来读。
    《当代》的大家闺秀气质很快吸引了我。我自不量力的决定:向她投稿。
    可惜,由于我的创作准备不足,写出的作品达不到《当代》的刊用标准,我寄出的很多稿子都被退回了。还好,那时没有电子版一说,编辑部保持着退稿的传统,而且在退稿时,编辑通常会附一封短信,指出稿子的不足之处,说明不用的原因,这也让我受益不少。
    在宣传部工作期间,有段时间让我当了宣传部的秘书,分管部里资料室的工作,开始享有为资料室订阅报刊的权力,不由分说,我立马订了全年的《当代》,保证了宣传部每个喜欢《当代》的干部都能读到杂志。自然,也保证了我期期都能读到她刊发的好作品。
    1987年,我来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在学院里,见到了《当代》杂志社的一位编辑。那是我第一次与我尊敬的名刊的编辑见面,有些诚惶诚恐。他给我讲了《当代》的用稿标准,鼓励我大胆投稿,给了我很大鼓励。
    又过了些年,我就认识了《当代》的编辑杨新岚女士。是她,在《当代》上编发了我的第一部作品。这自然对鼓起我的创作信心有帮助。能在《当代》发表作品,对我这个由社会底层走出来的作者来说,是一种荣耀。
    有一年,《当代》要在武夷山举办笔会,邀我参加。我有些受宠若惊,急忙答应。那一次笔会,让我大开了眼界。我们参观了茶田茶树,看了茶艺表演,爬山观赏了武夷山景,还到山溪里做了漂流。我至今还记得,在山溪里坐竹排漂流时,我撑着竹篙,第一次看到了悬棺,第一次知道了在南方有这种安葬方式,为人类对最后安息地的创造性发现而惊叹不已。在笔会上,自然也听了编辑部朋友们对一些作品的评说,听了其他作家的创作经验介绍,这一次南行可以说是收获多多。
    2012年初,我的长篇小说《安魂》写完,《当代》主编潘凯雄先生决定刊用,还是杨新岚女士做我的责编。作品发表后,借了《当代》在读者中的影响力,作品也在读者中引起了颇大的反响,还获了《当代》的一个奖,这给了我很大的安慰。
    多年来,杨新岚一直在关心着我的创作,经常给我送来亲切的问候。有时候,因为种种原因,稿子没给《当代》刊用,让我对她很有愧疚之意,但她从未生气抱怨过,一如既往地以朋友相待,让我感受到了《当代》编辑们的气度和胸怀。
    在《当代》迎来她的四十岁生日时,作为一个受过她恩泽的作者,我衷心地祝愿她生日开心!祝愿她不生皱纹,永葆青春!祝愿她为中国的文学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作者简介:
    周大新,1952年生于河南邓州,1970年从军,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人民文学奖、冯牧文学奖、茅盾文学奖、老舍散文奖、“中国好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等。有《周大新文集》18种20卷问世。现居北京。
    周大新在《当代》发表的作品
    《安魂》 2012年第4期
    《碎片》 1997年第6期
    《铁锅》 1990年第1期
    王树增:我和《当代》
    近十几年来,我陆续写作出版了“王树增非虚构战争系列”之《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其中前三部著作,正式出版之前,均由《当代》杂志选摘首发,第一时间与读者见面,这是我和《当代》同仁相识的缘起。
    在中国当代文学界,《当代》杂志地位至尊,声名显赫,能够在那上面发表作品,是每一位文学人的荣光,而对于我,这一直是一个梦想。多年前,除了在《当代》的一期增刊上发表过一部中篇小说《月斑》外,没有在《当代》正刊上发表过其他文学作品,这成为我文学生涯中的一大缺憾。曾经走进《当代》编辑部所在的那座旧大楼,也只是向堆满稿件的编辑室里小心窥望,嗅到的是弥漫整个走廊的纸香。那时我不禁想,这座文学殿堂里一定住着神仙级的人物,他们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口吐莲花,慧眼识珠,而我即使写了自认为洛阳纸贵级别的稿子,真的拿给他们看,也极有可能被扔进废纸篓——其实,对于任何一个初次走进《当代》编辑部的作者来说,那种作者稿件如山垛、编辑老师似愚公的景象,真的会令人心生胆怯。
    幸运的是,结识《当代》同仁之后,胆怯变成了尊重和敬佩。
    《当代》杂志,是当代中国文坛的圣地。许多优秀作家都是在这本杂志上发表处女作,而后一路荣光地走向中国文坛的。多年如一的办刊高标准,加上极具鉴赏力的编辑们,使得这里如同作家攀登文学高峰的出发地或是大本营。优秀的小说自不必说,记忆里《当代》是诞生中国非虚构优秀作品的摇篮,它以刊发诸多著名的报告文学作品蜚声文坛。我的《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都有着浩浩汤汤的文字量,而责任编辑摘选的判断眼光令我折服。
    《当代》杂志,是当代中国文坛俱乐部。他们的刊“牌”,居然是从一期杂志上撕下的封面,贴在进入编辑部必经的走廊边上,想来所有拜访当代编辑部的作者,都会惊奇于如此骄傲而潇洒的自信——我是名刊无须名牌!《当代》编辑部里常常高朋满座,开怀畅谈文学之间,作者还可以品尝编辑们从自家带来的零食,这些零食花花绿绿,在拥挤简陋的办公室内永不间断地装点着《当代》人与作者们的真挚情谊。
    《当代》杂志,是一个极具人情味的温暖大家庭。编辑们彼此的关系充分诠释着什么是人与人之间的快乐。每位编辑的孩子都是大家的孩子,每位编辑的成绩都会获得大家的点赞,每位编辑有难处都会得到大家的宽慰或是帮助。我曾聆听过著名编辑洪清波的小提琴,他人没有表情琴弦上拉出的曲子却万分柔情,让我顿感焦躁的京城格外温润。还有大名鼎鼎的编辑杨新岚,竟能精心包好馅料极为讲究的包子,然后没有任何征兆地从城东她家闪递到城西我家,热腾腾地吃下去,百般温暖涌上心,或许这个世界如果没有她的包子就会有作家因营养不足而精疲力竭?石一枫的幽默,周昌义的耿直,还有现任杂志主编孔令燕的诚挚,每每想起来,他们在我眼前都是栩栩如生。
    《当代》杂志四十年了,真心祝愿它生命之树常青。因为,中国文学需要它,同时,那里也是我的家。
    作者简介:
    王树增,1952年生于北京。著有长篇纪实文学《长征》《 朝鲜战争》《解放战争》,非虚构中国近代史系列《1901》《1911》等。作品曾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大奖、中国图书政府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曹禺戏剧文学奖。
    王树增在《当代》发表的作品
    《抗日战争》2015年4期
    《1911》 2011年第4期
    《1911之革命尚未成功》 2011年第5期
    《解放战争》 2009年第4、5期
    《长征》(《当代·长篇小说选刊》)2006年第6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