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创作谈 >

没有一条河流属于我

http://www.newdu.com 2019-08-19 文学报 东来 参加讨论

    在无所归依的年月里,唯有抱紧手中脑中拥有的东西,握紧手中的笔,以想象和书写一点点为自己构建一个容身的场所。
    会想起那条河。分离多年之后的某个夏日,在无休无止的蝉噪和热风之中想象自己的身体再度浸没——河水清澈见底,周围是一群年纪和我差不多的男孩和女孩,叽叽喳喳说着我听不懂的方言,大家都那么瘦长,像一只只幼螳螂,不太协调地挥舞手臂和腿脚,大人们蹲在岸边抽烟,一动不动地注视我们,以防有人溺水。我肚皮朝上,四肢松软,侧过头去,一只眼淹在水中,另一只眼盯紧了青山。在水下的那只眼被蜇得生痛,河水不规则地涌动我的耳朵,只能看见远处一些模糊的交错的腿,新奇的视角没有给我惊喜,反而让我失去专注,水灌进鼻子,我在翻身时猛地呛了一下,紧张得扑腾起来,有个不认识的男孩子把我拽上了岸。水从鼻子里灌进去,流进咽喉,一股久久挥之不去的泥土腥臭。那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在那条河中游泳。时年十四岁。
    景德镇人把昌江认作母亲河,这条河曾经担任过运输大任,千年间不知疲倦地将此地生产出的陶瓷运向别处。河运失去地位之后,河流恢复平静,缓慢流淌,在夏季偶尔涨水,淹没一些废弃的厂房,像个在用搞破坏的方式故意引人注意的孩子,人们见水势不猛,也就扛着铁锹站在岸上,等它自己闹够了就缓缓退去,只留下一片光滑的污泥。河两岸的青山不高,种满松杉,这两种树都生得笨拙,远看像是刺猬的针,在雨季,山上与河面总是笼罩着缓缓浮动的轻烟。一条多么稀松平常的河流,我却清楚记得初见它时的心情。我坐在班车上,车驶过桥,从窗户看出去,惊叹于它的宽阔与沉默,和它一比,我之前所见的河流都太细弱了。车厢内的味道腌臜难闻,人们已经改换了语言——我从一座更小的城市迁徙到了景德镇。景德镇当然算不上什么大城市,只是更大些的县城,在二十年前,它破碎凌乱,红砖烟囱林立,烟囱已经不冒烟了,只是徒劳伸向天空的手指,城市尚未从一场巨大变故中恢复过来,许多人从工厂中脱离出来之后,短暂的生计是开早餐摊子,一碗粉面,各家各户做得良莠不齐,有的放切碎的香菇,有的放更有嚼头的下水碎,饶是如此,我初来乍到,觉得一切都新鲜无比,还是觉得景德镇比我的来处更加有活力。
    我进入新的学校,用普通话对人说起路上所见的那条河,赞叹它的开阔,大家立刻意识到我是个外乡人。我费劲力气学习本地方言,始终口舌别扭,偏偏大家都要对你说,仿佛特意要听我的口音,或考我听力。我认不得许多街道的名字,记不住城市区域的划分,听不懂发音怪异的俚语,适应不了本地咸辣的饮食,我也无法像本地人那样对那条河熟视无睹,每一次从江边走过,都忍不住与之对视一会儿,看着水波粼粼披着细碎的夕阳不知疲惫地流向哪里,懵懂的心就没来由涌起轻柔的敬意,而又知道它不是我的。
    后来我又去过很多地方,辗转到达上海,长居于此,不知将来是否仍要搬去别处。
    初来上海不久,与同伴去坐黄浦江上的轮渡,两块五一张票,汛期刚过,河流浑浊,马达声哄哄,自水面劈出一条白色的通道,卷起土腥味,我在江心处左看右看,两岸耸立的高楼有一半淹没于云中,暮霭沉沉,孤寂感袭来。面对这条新的河流,心中早就没有什么外乡人的苦涩,或者说,我已经适应了无所适从,经年的漂泊感已内化成无可处理也无需处理的钝感,对久居多年的地方,即便一朝离去,也不会觉得不舍,反倒对要迁往的下一个地方充满期待和渴望。在任何一个地方停留的时间都不够久,不能与之产生地缘上的连接,外乡人的视角融入角膜与瞳孔,因此常常身在此地又不在此地。早年对于昌江,仍有将之据为己有的念头,与之亲近,想将它变为故园的象征,时至今日,已经不得不接受自己无法拥有任何一条河流的事实。
    我曾在短篇小说《代春日行》中描绘过这种感受,“我来到这里,面对的是一座陌生的城市,我和它没有天然的联系,不知道它从哪里来,为什么长成这样,还会长成什么样,未来也和我没有什么关系,我从来不觉得生活在这里是理所当然,我在这里,不过是委身于此。要去了解它,只能俯瞰,从它的原点开始,一点点画出它生长的足迹,看它从小变大,从一个不过数千人的镇市,放射着蚕食周边,在百来年的时间,变成一座巨大的无所不能的城。可是这不过白费力气,我看到的只是一个个零碎的故事,以及串联起它们的线索,这些有什么用,无论我从地理上,还是从历史里去了解它,它都是一张褪色的背景板,早就失去了生命。斯城的一切都倾倒向我,在里面找不到和我有关的节点,我从任何方向出发,都无法抵达它的核心”。
    有时候,不停地迁徙是与我同辈的小城年轻人的宿命,从农村迁往城市,从小城迁往大城,从国内迁往国外,求学求职,孤独恋爱,甚至在同一座城市之中,也是要反复搬家,像一群被什么驱赶的蚂蚁,脚步将生命轨迹画出来,地理上都是一团交错,左支右突,心理上似乎也并无一个可以完全退守的地方,我们早就失去了祖辈植根于某片土地上的安宁。
    何以为家,在无所归依的年月里,唯有抱紧手中脑中拥有的东西,握紧手中的笔,以想象和书写一点点为自己构建一个容身的场所,而后蜗居在里面,获得片刻的宁静,或许在某一刻,一条河会从哪里汇入脑海,或梦中,而我知道,这梦中的河流才是属于我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