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现实主义逐渐成为影视创作主流。我理解,现实主义是一种创作手法,更是一种创作理念。创作者坚持艺术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在真实生活中寻找故事背景、剧情脉络、人物形象,构建与大众与时代对话的通道,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最大程度释放魅力、传递价值,才能真正吸引人、感染人、影响人。 2000年,我与他人共同担任电影《我真棒》的编剧,正式进入影视创作领域。后来,我开始做摄影指导、当导演,创作的大多是现实题材影视剧。如电影《失恋33天》通过讲述主人公从遭遇失恋到走出阴霾的过程,以贴近年轻人生活的故事,鼓励他们勇敢面对情感挫折、积极追求心之所向。电视剧《裸婚时代》聚焦都市青年在婚姻中面临的压力,把年轻人和父母的苦恼真实表现出来,在两代人之间搭建沟通交流的桥梁。电视剧《小儿难养》以育儿为切入点,深入解析“都市的大小孩们”在身份升级之后的欢喜忧愁。这些作品聚焦人生某一个侧面,折射具有代表性、颇受关注的现实问题,予以解剖和探讨,回应观众期待。近20年的从业经历让我越来越意识到,那些藏在生活一隅的普通人物和平凡故事,往往能更大程度地触动观众情绪。 近一段时间,我的兴趣点转移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执导了网络剧《长安十二时辰》。看上去,传统文化与当下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但对我来说,不论何种题材,所有创作的内在逻辑是一致的,就是要有现实生活做根基,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长安十二时辰》播出后,引发诸多有益讨论,我也收到不少评价,认为这部剧比较真实地再现了唐朝文化。若是问我的创作理念是什么,那还是现实主义。我希望通过《长安十二时辰》架起沟通古今的桥梁,尽可能地还原大唐的一天,让当下观众通过这部剧感受到千年之前大唐生活的烟火气、人情味,以及充盈其间的文化意蕴,为我们拥有如此灿烂的传统文化而自豪。 一段时间以来,有些影视作品简单将“文化”框定在布景、道具、服装上,却疏于价值内核的表达和与现实生活的互动。精美的视听表达的确是影视作品重要一环,但不应该止步于此。《长安十二时辰》在制作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剧组从汗牛充栋的史料着手,大到城市中每一座坊市的结构布局、建筑的风格风貌,小到普通人的吃穿用度、礼仪举止,无不细心考究、反复琢磨推敲,力求做到有典可依、有据可循。此外,这部剧还将古法造纸和打铁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剧情,在很多部分对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课题进行直接回应。下这些功夫并非为了事无巨细地“复刻”唐朝的一切,而是想不断以契合当时实际生活形态、面貌和逻辑的方式,让剧中角色和故事情节有足够的可信度、共情力、感染力。归根结底,“长安”才是《长安十二时辰》唯一主角,只有把长安这座城市写实、把剧中人的“家”写实,张小敬和李必携手化解危机、保护家园的故事才拥有牢固立足点,这部剧才能以“家园”之象征唤起观众共鸣,从而传递现实价值和积极力量。 经过《长安十二时辰》的拍摄和制作,我更加意识到,现实主义创作原则让历史题材作品走近时代生活。只有创作者真正熟稔当时当地的普通人生活,才能把记录于古书典籍之中的人文历史转译为现代化的影视话语,生长于中华民族璀璨历史之中的文化自信才会自然流露于荧屏之上,让大众为之动容。 如今,影视艺术已经成为传递中国精神、彰显中国价值、表达中国魅力的重要力量。现实主义创作在其中愈发显出重要性,创作者对此应感到使命在肩。只有进一步深入观照现实生活、回应时代期盼,才能真正赢得观众,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精品力作。 (作者为网络剧《长安十二时辰》导演)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