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笔记 >

读鲁迅写的回忆性散文《范爱农》有感_《范爱农》读后感

http://www.newdu.com 2019-07-15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范爱农》读后感(一)
    范爱农生活在中国逐渐衰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之中,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帝国主义逐步吞噬着中国。在这个时期的中国也有涌现了大批爱国人士,他们先后组织了华兴会,光复会,进行革命来挽救中国,包括辛亥革命在内的一系列民主革命。
    鲁迅和范爱农相识于异国,文章一开头就用平凡而又朴素的语言,记叙了他曾经在茶馆认识范农的事。先抒发了自己对他的憎恶,为后文对他的亲切友善所铺垫,鲁迅的笔下他是有着倔强脾气,有个性,正直,壮志未酬的人。
    范爱农是一个爱国的青年,他对现实生活的黑暗不满,他想去斗争,但他终究没有这个能力,他的行为与周围的环境是那么的格格不入,甚至连熟悉的家人也再无他的容身之地。他的内心是多么的悲凉。
    至于他淹死,无论是自杀还是失足,也许都是对他的解脱。他可以摆脱世俗,也许在平行世界中,他是一个积极向上,为他的事业努力奋斗的人。
    作为新时代的引领者的我们,客观的评价我们仍然没有完成革命,同志仍然需要努力,为中华复兴而共同奋斗。
    《范爱农》读后感(二)
    今天我又读完了《朝花夕拾》中的《范爱农》这一篇。本篇主要讲述了在日本的范爱农回到了中国跟鲁迅先生一块教书,并一块儿革命的,最后离世的故事。体现了鲁迅先生和范爱农先生,同甘共苦,坚持革命的故事。
    在这篇文章中,鲁迅先生和范爱农先生这种义无反顾的为国家做贡献,这种无私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杀的杀掉,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初读这段时,我着实被唬了一惊:枉为华夏儿女!先生身先士卒,他怎的如此贪生怕死?范爱农啊,讽刺,够讽刺!我冷笑罢。
    重又拾起这些段落,心里想着那个玩世不恭的人,恨恨的。闯入我的眼帘的却又是另一番景致~老迅,我们今天不喝酒了。我要去看看复兴的绍兴,我们同去。突如其来地,一颗仇恨的心渐渐放下了。
    征征良久,翻来覆去看了许久,笑了~先前说的那句话原来是气话。我又重新审视着他:身板笔直,长发飘逸,是那么一个有着鱼肚眼的人,不满黑暗,追求革命,是那样的一个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纵是热血沸腾。一种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范爱农,我敬你!
    可是我错了!世间太多的壮志未酬,他最终败给了黑暗的社会。他的一生像是蝼蚁般匍匐前行的,到了最后,连一杯酒水也吃不起了。风是冷的,侵蚀着他的铁骨铮铮,弃万倾华,只为心中不变的信仰。而最后被追捕逃亡,众叛亲离,身无分文,噩梦般的,他仍不服输,哽着脖子发出最后的呐喊~盖吾辈生成傲骨,未能随波逐流,唯死,而已……
    读完这篇文章,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当年在日本的时候,是他坚持抵制发报回国。然而回到了中国以后。他义无反顾的参加入到了革命当中。和鲁迅先生一块,积极的为国家作出贡献。然而,就在革命的几年后,鲁迅先生接到了一封电报。范爱农先生死了,这无疑对鲁迅先生是一个打击。
    
    《范爱农》读后感(三)
    《范爱农》是鲁迅实践自己“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的为文主张的典范作品之一。今天阅读此文,它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状况与一个普通的进步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所具有的历史认识价值,倒有可能退居次要,因为散文的容量毕竟比不过他的小说。然而,那蕴寓于平实冷静的叙述笔调之中的真诚深挚的感情,却跃居首位,深深地感染着我们。
    直面自我,才敢直面世界。鲁迅正是带着自我批判的歉疚心情描述对范爱农的最初印象的:“白眼看鸡虫”的傲态,“钝滞”而“冷”的话语,“离奇”而“可恶”的表现,使“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这样写一下子就勾勒出人物的独特形象,同时也毫无掩饰的暴露自己的偏狭。“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这让我们想到阿Q对王胡和小D的态度,先生的这种自嘲,使文章一开始就带上无比真诚的感情色彩。
    有了真诚,才知己知彼、论世,而能够客观地、本质地对待世界和人,也才可能有真诚。真诚是贯穿全文,并推动叙事发展的感情动力线,这条线,有两条线索交织构成。一条记叙和范爱农的交往过程,一条抒写对范爱农的逐步理解。使用精炼、传神的白描手法,刻画其外貌、言谈、举止、,表现人物性格。同时也运用衬托对比手法,突出人物的内在思想与凄凉境遇。一位朴实、平凡、耿直、孤独而又软弱无力,渴望革命,追求革命,不愿与旧势力同流合污却最终被吞噬的知识分子形象跃然纸上。在刻画人物的同时写出对人物的理解过程。误会的消除,友情的交往,共事的经过,死因的疑惑,无不贯注着真挚的感情……
    让我们从情感中领略鲁迅,品味鲁迅,或许你会发现一个正义而又多情的情感世界。
    《范爱农》读后感(四)
    “旧朋云散尽,余亦等轻尘。”1926年的冬日,让作者深沉地、衰痛地悼念和追怀自己的知己――范爱农。
    那时的他们,曾在日本发生过争执――只是为了电报的事,然而后来,两人成了好朋友。在因“经费案”而回到南京之后,又在兵们袭捣后,作者又突然得知爱家的死讯。
    这样一个水性好的人,何尝不是自尽呢?这样一桩自尽,又何尝不是被“知识”社会所逼呢?知识社会之所以如此,那么,又是因为什么呢?难不成是因为自古以来的歧视与排斥?但是知识分子也有善恶之分的啊!从“焚书坑儒”到“文革”,这就是“知识”社会了吧!但是,政府啊,你们好好想一想,如果没了知识分子,中国,还有发展的余地吗?
    要说知识分子,恶的,最显著的就是秦桧吧,那么像他这样的,会多吗?
    大部分都是善良的知识分子!古代有屈原、杜甫、文天祥,近现代还有钱学森,他放弃了美国优异的绩业和前途,一心回国,创造了原子弹、氢气弹,他也是知识分子;以及地理学家李四光,数学家华罗庚……从古至今,知识分子比比皆是,然而谁又能擦亮双眼,正确认识“知识”社会呢?
    知识社会!又是谁正不断编织它、浇灌它呢?
    《范爱农》读后感(五)
    这些天,读了《朝花夕拾》的最后一篇《范爱农》。这篇文章为《朝花夕拾》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范爱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在我读完七八遍文章之后,才真正地懂了。如果是略看,你就会发现范爱农是一个没有觉醒的人。作者鲁迅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一开始骂他十分狠。当你读完七八遍之后,你其实会发现范爱农从来不是念旧落后、封建的人。他是一个始终不愿与黑暗社会妥协,勇于与黑暗社会做顽强斗争,正直而又倔强的人。他的顽强、爱国甚至让鲁迅敬佩。
    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范爱农对待发电报抗议满政府的无人道,态度十分消极,对鲁迅十分不友好,给鲁迅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鲁迅返还故乡。几年后,竟遇见了范爱农。此时,他们似乎已经忘记了之前的不愉快,开始成了好朋友。鲁迅之后做了一所小学的校长,范爱农成了学监。范爱农工作十分勤快、认真。鲁迅因为一些事情,校长做不下去了,便去了南京。此时,范爱农的学监职位被新校长免去并开除了他的工作。鲁迅又在南京待不下去了,便转到了北京。范爱农此时却十分凄凉、惨淡。请鲁迅帮他找工作,鲁迅自顾不暇,一直没找到,便范爱农依然信任他。最终,范爱农喝醉酒后,从小船上掉入水中淹死了。
    文章中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话是——“也许明天就收到一个电报,拆开来一看,是鲁迅来叫我的。”倘若你问我,世间最伟大、永恒的友谊是谁和谁?我现在不会回答管鲍之交,我会告诉你是范爱农和鲁迅。在鲁迅做校长时,他们有福同享;在范爱农最艰难的时刻,他总想着鲁迅会带给他希望。因为鲁迅,范爱农坚持着不放弃生活。我想,在鲁迅写我最感动的那句话时,内心一定充满了自责,泪水一定夺眶而出。鲁迅何尝不想,是他实在没有能力去帮范爱农。这种信任与鲁迅的无奈让他们的友谊愈加真实、珍贵。他们对彼此的真情让他们的友谊无与伦比。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