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晓华:风儿的轻声诉说 ——评曹文芳的长篇儿童小说《牧鹤女孩》 曹文芳的《牧鹤女孩》是以新中国第一位环保烈士徐秀娟为原型创作的长篇儿童小说。据作者称,这部小说她前后花了三年的时间,可见创作的难度。这确实是一个不太好驾驭的题材,尤其是对儿童文学创作来说。它的难度来自于几个方面:第一,徐秀娟的故事已经被人们广为熟知,而且还被其他艺术形式表现过,如何将真实的故事以虚构的方式呈现出来,又如何在已经创作的众多文艺作品之外找到新的主题与表现形式,这无疑都是很大的挑战;第二,这是一个现实题材,而且这个题材又涉及到生态与环保,具体地说,涉及到珍稀动物丹顶鹤的保护,这样的题材显然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与知识性,深浅度不好掌控,如果写不透,无法凸显环保烈士的精神,无法表达生态主义的思想,也无法让孩子明白保护丹顶鹤的意义和价值,但写深了又可能因为知识的障碍造成阅读的困难,也会在语言上显得抽象、枯燥和艰涩;第三,徐秀娟正值青春年华就为保护丹顶鹤献出了她年轻的生命,一般而言,儿童文学题材在如何表现死亡等等这类严肃的生命主题的时候要慎之又慎,它涉及到儿童阶段的生命教育问题,过早地让孩子接触这类题材,哪怕事关理想与正义也必须谨慎,如果以死亡的形式去理解生命的价值,这对孩子们来说,总是十分困难的事情,处理不好不仅难以让儿童建立正确的生命观,甚或会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偏颇。 因此,《牧鹤女孩》创作的过程可以看作是曹文芳面对挑战和战胜困难的过程,是一个如何将重大而严肃的现实题材儿童化的过程,一个将严肃的环保主题审美化的过程。我们看到,曹文芳首先对叙事的重点进行了调整。不管是从空间上,还是从时间上,曹文芳以徐秀娟的事迹为基础,而将整个故事在叙事上大幅度前移。按照通常的想象,徐秀娟的盐城湿地故事应该是重点,因为当年徐秀娟的事迹之所以引起那么大的震动,正是因为她在盐城湿地第一次成功地人工孵化出了丹顶鹤,更因为她在盐城为寻找走失的丹顶鹤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因此,理所当然,徐秀娟也就是《牧鹤女孩》的主人公娟草在盐城湿地的故事也就应该占据作品叙述的主体,但是曹文芳却把娟草在东北扎龙湿地的故事作为了叙事的主要部分,作者从娟草的童年写起,写她如何与丹顶鹤接触,又是在怎样偶然的情况之下救助了受伤的小丹顶鹤“鹤娃”,从此与丹顶鹤结下了不解之缘。娟草跟着父亲走进了鹤场,慢慢地成长为一名牧鹤女孩。小说以她与鹤娃的故事、黑水晶的故事、小小鹤的故事、黑豆白羽的故事,极为丰满而细腻地写出了一个女孩是如何一步一步地走进鹤的世界的。这个过程是娟草成长的过程,是她对鹤科学认知的过程,更是娟草对鹤产生深厚情感的过程。通过这些前期故事的铺垫,曹文芳完成了对牧鹤女孩形象的塑造,从而写出了她献身环保事业,致力于丹顶鹤的培育与保护的必然性,更为她不远万里来到盐城湿地,开辟新的丹顶鹤保护事业打下了坚实的逻辑基础,同时也让读者更为完整地去理解一位环保烈士的成长过程。小说也写到了娟草的牺牲,但并没有过分的渲染,显然,作家的创作意图在于引导小读者们将注意力投放到了人物的环保经历,关注人物精神的成长与美丽的心灵世界。 其次,曹文芳成功地借鉴了动物小说的写法,这样就巧妙地绕开了这一题材在专业上可能产生的阅读障碍,从而也成功地将环保主题艺术化了。当然,曹文芳在动物小说的借鉴上很有分寸,因为《牧鹤女孩》的重点还是为了塑造娟草这一人物形象,还是为了突出和赞美娟草的善良与爱心,所以对鹤的描写都是紧紧地围绕着娟草这一形象来进行的,娟草始终是小说的主人翁,一直是小说叙述的中心,而鹤是为了陪衬和彰显娟草的性格和形象而存在的。同时,动物小说常见的写法是拟人化,这种拟人化的写法不可避免地要超出动物的科学界限,这显然是与《牧鹤女孩》的环保主题是有冲突的,从自然文学的角度讲,我们要避免的恰恰是将自然人类化,以人类的思想情感取代自然的属性,而应该以自然的方式去写自然,这才能够让人类真正地认识自然,尊重自然。因此,我们看到,曹文芳虽然借鉴了动物小说的写法,但是她对鹤的描写和刻画都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丹顶鹤的生长过程,它的行为、习性,在作品中都有详细而生动的描写。虽然其中不乏对鹤的“心理”的想象,但是这样的想象与鹤的动物性并无冲突,而是为了更生动具体地说明丹顶鹤的生命世界。同时,那些想象,那些人与鹤的对话主要是服务于娟草与鹤的情感关系,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为了写出娟草对鹤的深厚感情。这样,小说既有对鹤的生活世界的生动描绘,又有人与鹤的互动与交流,鹤的生长与生活过程与人物对鹤的抚育推动了小说的情节发展。由此,在科学知识的引领之下,曹文芳完成了一个人与鹤、人与自然的童话般世界的塑造。经过这样的处理之后,《牧鹤女孩》完成了对真实的徐秀娟这个人物与事迹的文学化的重新书写。 文学化的书写使得这部小说具有了唯美主义的气质。整部小说呈现出诗意的特质,这得力于小说的语言以及作者对大自然的生动描绘,这样的诗意在对娟草的美丽心灵的挖掘中表现出来,在对丹顶鹤神奇而充满灵性的描绘中传递出来,在对扎龙与盐城湿地一年四季不同的自然景色的更替中显现出来,又通过作者抒情性的叙述语言展示了出来。曹文芳说这部作品的创作对她影响重大,确实如此,这是一首对生命的颂歌,是一次对理想的礼赞,是大自然的诗篇,更是作家心灵的激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