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双十一的时候浏览故宫文创的旗舰店,无意间瞥到的这一本名为《宫女谈往录》的书,估摸着大概是我感兴趣的类型,就随着之前中意的几本书一起下了订单。书籍到手之后不久,我就迫不得已开始了忙碌的应试生活,于是这本连塑封都没有拆的书,被我随手搁置在了书架上。直到寒假,由于生病被迫卧床的我,终于开始翻阅这本书。 《宫女谈往录》是金易老师和沈义羚老师撰写的一部口述历史著作,书中亲口述说这些晚清轶事的人,是在慈禧太后身边服侍长达八年之久的宫女荣儿。荣儿站在历史亲历者的角度,严谨却生动地诉说着漫长宫廷生涯中,她所惧怕着的,却又给她带来了深刻影响的森严宫规以及她在宫中与小姐妹们苦中作乐,从而留下的点滴美好记忆。具体内容不必多说,我只略略谈谈我浅薄的感想。 事实上,这本书的确打破了我的一个关于慈禧太后的定式思维。自打知道历史上有慈禧太后这号历史人物以来,我所获取的关于慈禧的信息与评价大抵都是“心狠手辣”、“奢侈浪费”等不大积极的评价,但这本书中所塑造的慈禧的形象,却让我对这个他人嘴里祸国殃民的女人有了新的认识。 慈禧极爱干净,对于她所接触的任何事物,都有着强迫症一般的偏执,放如今来说,大约是个完美主义者;对于内宫中的规矩,她也向来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在她成为紫禁城至尊的48年光阴里,她从未晚起,从未晚睡,食饭七分饱,对于食物,谨遵老祖宗的规矩,哪怕是极其喜爱,也绝不多食。设想她如此位高权重,却能如此严格地约束自己,让人不得不佩服她的魄力。 除此之外,在以往那个封建的、充满了思想桎梏的年代,慈禧能不受周围人的影响,坚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形成自己的独特性格,并拥有着世间大部分男儿都未必有的自信与决断。书中描写的太后携光绪皇帝西逃至西安路途中,某一次,他们只有简单且不太干净的小米粥,慈禧或许不堪劳累,也可能是由于实在受不了这种饮食,她只默默坐在墙角,虽然不愿吃东西,却也没有发脾气,更没有刁难其他人,只是自己默默地隐忍着。养尊处优多年的她,能有这样的心气,的确令人震惊。 除了这些提到的之外,书中还描写的许多,总之,我的感想大约就是,慈禧或许的确可以称作亡国祸水,但即便是在历史中作为一个反面人物登场,她也有她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值得人欣赏钦佩的特点。我们在认识一个历史人物时,不可对一个人物的好坏作出武断的判断。 《宫女谈往录》读后感(二) 《宫女谈往录》是1992年7月由紫禁城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图书,作者是金易、沈义羚。该书是一部回忆录,是晚清宫女荣儿的回忆。 里边有几处让人很是感慨。比如 1.交进宫前先学几天规矩,早晨由家里人送来,中午由家里人接回去。实际上是宗人府(内务府)送的情份,让孩子和家里人惜惜别,免得孩子们临时哭闹。 2身上不许带邪味更不许有脏味儿。我们多少年没吃过鱼,怕身上带腥气味。如果在上头当差,身上突然冒出脏味儿来,那叫‘大不敬’,丢了差事是一定的,可能姑姑和掌事儿的也得受连累。 3例如:一到夏天,由夏至到处暑,每人每天赏一个西瓜,可是宫女忌生冷,谁也不敢多吃,站在下房的石头台阶上,高高地扔下,把西瓜摔得粉碎,让小姐妹们哈哈一笑。 4在皇宫里当差,五六年几乎没吃过一顿饱饭,试想我们是十二三岁的孩子呀! 5她搔了搔头皮,沉思一会儿说:“清宫里有个好传统,当宫女的要朴素,说话行动都不许轻浮。要求有宫廷气派,像宝石玉器一样,由里往外透出润泽来,不能像玻璃球一样,表面光滑刺眼。所以我们宫女不许描眉画鬓,也不穿大红大绿。 6先进去的侍女是司衾的,给太后叠好被以后,跟着用银盆端好一盆热水,老太后用热手巾将手包起来,在热水盆里浸泡相当长的时间,要换两三盆水,把手背和手指的关节都泡随和了,这是老太后健身法之一。老太后的手非常细腻、圆润柔和,真像十八九岁姑娘的手,这是保养得法的缘故。这样的浸泡,是天天必作的功课。然后才洗脸,与其说洗脸,不如说脸(音teng,就是现在的热敷),这样能减少脸上的皱纹。都完毕了,坐在梳妆台前,由侍寝的给轻轻拢拢两鬓,敷上点粉,两颊、手心抹点胭脂(这里要说明,胭脂和粉都是老太后亲自研制的),然后才传太监梳头。老太后是有刚强脾气的,决不会让底下人看到她蓬头垢面。 7“康熙爱吃什么?雍正爱吃什么?乾隆爱吃什么?恐怕谁也不知道。不但外人不知道,连伺候这些人的厨子也不知道。为什么?因为不让你知道!不许你知道!谁要瞎吹老太后爱吃什么菜,爱吃什么点心,小心脑袋搬家。这是个大忌讳,在宫里绝对不许谈这些。宫里什么事,都要上档,可是皇帝、太后最爱吃什么,绝不写。这是不许让人知道的事。因为什么,大家都心里头明白,可谁也不说,谁说谁掉脑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