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文图学与东亚文化交流研究理论刍议

http://www.newdu.com 2019-03-15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 衣若芬 参加讨论

    摘要:为了指称文学与图像的互文再生关系,有必要引入一个新词“文图学”。此一词,在文的方面,含着文本身体和图像文本;在图的方面,除了绘画的图之外,还包括符号、图标、商标视觉语言以及影像、线条、印刷等。依着文图学的路径,考察归纳东亚文化交流的实例,可以发现,文化的流播以至深植实受七个方面影响,它们是:经典化、政治化、概念化、抽象化、本地化、规范化和模块化。今天欲建设文图学与东亚文化交流研究的理论,当可经由这七个面向的深化,在未来求得进一步的业绩。
    关键词:图学;东亚文化;武夷九曲;燕山八景
    作者简介:衣若芬,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教授。
     
    本文结合笔者十余年研究东亚文化交流的心得以及对于文图学的思考,试图归纳过去的个案实例,从七个面向探讨文图学与东亚文化交流研究的现象,即经典化、政治化、概念化、抽象化、本地化、规范化和模块化。这七个面向驱动影响了文化传播交流中接受、衍生和深植的过程与结果。
    一、文图学概念的生成
    笔者对图画与文学关系的思考有一持续过程。从1990年撰写硕士论文《郑板桥题画文学研究》以来[1],笔者长年持续研究中国诗画艺术和美学。1995年的博士论文《苏轼题画文学研究》[2],融合艺术史的研究方法,关注书画理论的生成和发展以及传世作品的考察。有了历史的视角,一些从政治史和文化史上提出的命题,也可能从书画艺术的侧面加以对照或印证,例如唐宋变革,此即《观看·叙述·审美——唐宋题画文学论集》[3]的写作初衷。
    在《观看·叙述·审美——唐宋题画文学论集》一书里,笔者处理了以绘画为书写素材的题画文学作品,旁及以文学作品为绘画素材的诗意图,还有为诗意图创作的题画诗。于是,进而思索诗、诗意图、题画诗三者的关系,选取《楚辞·九歌》《兰亭集序》《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名篇的诗意图为主题,完成《游目骋怀:文学与美术的互文与再生》一书,于2012年台湾里仁书局出版。此书被南京大学《文学与图像》评选为文学与图像名著精义十种之一[4](P405-441)。
    笔者又于2000年开始关注东亚文化交流,当时以“宋代题山水画诗研究”为题,便已经指出宋代山水画题画诗中常见的“潇湘八景”或“XX八景”以及“西湖十景”等衍生的母题式山水画,传布韩国和日本,形成东亚共同的文化意象。
    2002年,笔者应邀至韩国成均馆大学东亚学术院研究及讲学,就近搜集了不少当年不易取得的文学原典和研究论著,加强笔者深入研究的兴趣。2002年11月30日,在韩国祥明大学韩中文化情报研究所、陶南学会、文化景观研究会合办的“韩·中八景九曲与山水文化”学术研讨会中,便以《高丽文人对中国八景诗之受容现象及其历史意义——以李仁老、陈澕为例》,发表初步的研究心得,获得与会学者一致的赞赏和鼓励[5](P59-72)。
    2003年4月,在韩国汉文学会2003年春季学术发表会中,发表《李齐贤八景诗词与韩国地方八景之开创》,追溯韩国人熟悉的“丹阳八景”“釜山八景”等景观文化的渊源和传承情形。同年9月,于中国第三届宋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透过《苏轼对高丽“潇湘八景”诗之影响——以李奎报〈虔州八景诗〉为例》,梳理了自李仁老、陈澕、李齐贤至李奎报等高丽文人接受和转化中国“潇湘八景”的脉络体系[6](P205-229)[7](P147-162)。
    基于前述的研究积累,笔者以“中、日、韩潇湘八景诗画研究”于2004年荣获当时对青年学者最高的两项奖励荣誉,即“中央研究院”年轻学者研究著作奖以及“国科会”吴大猷学术研究奖。至此,更加笃定了笔者研究东亚文化的决心。关于中国潇湘八景诗画的研究成果,集结于《云影天光:潇湘山水之画意与诗情》一书,于2013年在台湾里仁书局出版。
    文学与图像虽然可以被概括为诗、诗意图、题画诗三者的互文再生关系,然而,随着研究范围的时空和对象类型的扩大,笔者发现:有些图像并非绘画,不宜简单指称;有些文字书写也不具有文学性,必须另外构想一种话语和研究方法,内含传统的诗、诗意图、题画诗三者互文再生关系,突破现有的思维框架,包容古今所有视觉内涵。例如,在处理广告文案的材料时,便无法以纯艺术史或美学的眼光看待和评价。因此,笔者拈出文图学一词,希望以新的语汇拓宽研究领域,建构新的论述[8](P139-140)。
    文图学(Text and Image Studies)的文,指的是文本(text),包括文本身体(textual body)、声音/语言文本(sound/voice/language text)、文学/文字文本(literary text)及图像文本(image text)等。文本的形态多样,开放给所有读者、观者诠解,赋予其意义,延伸其内容。
    文图学的图(image),包括具体的图样和抽象的心灵图景,例如绘画、符号(symbol)、图标(icon)、商标(logo)等视觉语言(visual language),以及影像、线条、印刷等。汉字的象形元素与视觉性,也属于非具体物质的图。因此,文图学的文与图并非截然划分的两种类型,有时可能互为指涉,互为文本,身份性质重迭。文图学关心文图关系、文图比较、互文性,还涉及生产机制、使用情形、衍绎流变、传播渠道、社会网络、政治诉求、消费文化、视觉思维、价值判断、审美意识、艺术境界等等课题[9](P96-124)[10](P161-194)[11][12](P118-124)。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