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现代文学 >

旧派的沉默及林纾的境遇:五四新旧文化论战在1919(3)

http://www.newdu.com 2019-03-13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 王桂妹 参加讨论

    三、结论
    在新文化、新思想锐不可当的冲击下,旧派在不屑与辩、不敢与辩、无力置辩中显示出了暮气和颓唐。无论是从自然年龄上看还是从思想、精神状态上看,新青年派都散发着与历史新纪元相匹配的淋漓生气:1919年,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陈独秀40岁,胡适28岁,钱玄同32岁,刘半农28岁,李大钊30岁,鲁迅38岁,周作人34岁,新青年的中坚人物正处于风华正茂的青壮年时期。与之相对应,遭新青年抨击的旧派则大多已接近人生的暮年期和衰落期:“桐城派”一脉的严复67岁(1921年病逝)、林纾68岁(1924年病逝)、姚永概54岁(1923年病逝)、马其昶67岁(1930年病逝)、姚永朴60岁(1939年病逝);“选学派”大师刘师培虽然正值36岁的青壮年时代,但已病入膏肓,并于1919年11月病逝。作为一种象征,旧学在新思想的朝阳中黯然褪色。同时,旧派的集体沉默也反衬出林纾的尴尬处境。林纾作为公然站出来论争的守旧派受到新青年们的抨击理所当然,但是他卫道的热忱和行为基本也未得到旧派同仁的同情和支持,甚至被严复认为可笑,被姚永朴看成不值,这些也恰恰显示出林纾在其所属旧派中不被认可的微妙境地,其深层原因恰与林纾的宿敌章太炎的抨击如出一辙——没有小学根底,学问不到家。林纾的友人陈衍即有类似的评价:“为学总须根柢经史,否则道听途说,东涂西抹,必有露马狐尾之日。交好中远如严几道、林琴南,近如冒鹤亭,皆不免空疏之讥。”林纾在京师大学堂讲授仪礼时,因为没有小学方面的造诣,往往错误百出,“鲁莽灭裂”“予先后为遮丑掩羞,不知多少”“琴南最怕人骂,以其中有所不足也。”[46](P31-32)可见,在由“旧”向“新”转变的历史时代,林纾的亦新亦旧、不新不旧,致使其既遭新青年抨击,也没有得到旧派同仁的支持,恰成为鲁迅所说的“彷徨于无地”的中间物。
    在以新思想、新文化、新文学为主导的历史行程和历史阐释中,“桐城谬种”“选学妖孽”,尤其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林纾,已成为时代的笑柄、历史的丑角乃至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反动派”。如何破解一种本质化的认知,重新确证这些旧派的有效性价值,是五四百年后的研究者理应具备的一种历史自觉。承认新文化运动中的“旧派”同样构成了五四的有效组成部分,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客观上打破了五四新青年“空中挥拳”的寂寞局面,从反面促成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在论争中得以全面展开,更因为这些旧派在五四时期的历史结构中起到了必要的制衡性力量,是一种动力性因素而非阻力性因素。五四时期的新旧论战虽然激烈,但实际上并非你死我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一方面,五四时期的“旧派”并非一味守旧、泥古不化,严复、林纾、刘师培等大力译介、引进西方作品,对五四思想文化和文学的引导作用自不待言,即便是以读书治经为志业的“一马二姚”也并未拒绝新思想和新文化。另一方面,新文化倡导者和文学革命者与中国旧文化、旧文学更是血脉相连。而“强国保种”则是新派与旧派知识分子的共同诉求,“求变”是被大家所共同认可的方案,只不过在变的内容、变的速度、变的方式上有所不同甚至各执一词而已。无可讳言,新派抨击旧物、一拳碎黄鹤的做法既有推动历史的巨大作用,也有其偏激的一面;旧派对旧传统、旧文化、旧文学的卫护有迂执可笑的一面,但也有可信、合理的一面。破坏之后须有建设,再造文明的根基仍要从传统中去寻找。同样是在新旧激烈论战的1919年,“整理国故”的呼声也悄然兴起。尽管新文化派对整理国故的意见并不一致,但很快形成了遍及全国的学术风潮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并非是个别人的号召所致,而是文化自身发展的一种内在需求。在新文化运动的这一转向过程中,旧派的作用不可小觑:“保守派对传统文化的极力维护,对新文化阵营及时调整文化战略起到了不容忽略的作用,一个切近的例证就是:正是在《国故》的逼促下,《新潮》才正式提出了整理国故。也正是在互相驳难的过程中,新文化阵营整理国故的思路才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宽广。”[47]学者秦弓还从五四新旧的关系入手,用大量事实阐明了新派与旧派之间并非势同水火,而是一种渗透和促进的关系。由此,他认为:“‘五四’时期是一个多声部合唱的历史舞台,新文学激进派与折衷派、守成派及复古派共同参与了文学史建构。‘五四’时期新与旧的错综,是文化转型期历史传统与现实需求、异域文化与本土文化碰撞、交织乃至现代性重构中的必然现象。”[48]这种论断可算是一种求是之论。因此,抛弃二元认知模式,从一个包容的、双边的立场重新看待五四的新与旧,建立一种大的五四视野,是五四运动百年后的研究者应有的一种态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