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研究升温 伴随着蓬勃发展的网络文学现状,网络文学研究日渐升温。中国作协启动2018年理论评论支持计划,《中国网络文学年鉴(2018)》(中南大学研究基地)、《中国网络文学史料丛书(第一、二卷)》(邵燕君)、《文化视域中的网络文学研究》(周志雄)、《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新时代:从“现实题材”到“大文创生态”》(庄庸)、《中国网络文学20年》(欧阳友权)、《网络小说的生产机制研究》(林俊敏)6部作品入选。北京作协举办“新时代网络文学巅峰论坛”。《网络文学评论》杂志社举行“优秀网络文学评论征集暨首届中国网络文学评论奖年度评奖”。西南科技大学举办“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网络文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暨‘中国网络文学二十年’学术研讨会”。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主办“‘媒介文化与网络文学2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新媒介文化研究会第七届年会”。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举办“‘2018青年批评家日·网络文艺’暨‘中国网络文学评论大赛’首站高校推介会”。 2018年度主要网络文学研究著作有:《网络文艺学探析》(欧阳友权)、《粤派网络文学评论》(西篱主编)、《大神们——我和网络作家这十年》(夏烈)、《文化视域中的网络文学研究》(周志雄)、《中国网络文学年鉴2017》(欧阳友权主编)、《破壁书:网络文化关键词》(邵燕君主编)、《文学视域下的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研究》(骆平)、《中国网络文学改编的电视剧研究》(侯怡)、《网络文学与动漫产业互动发展研究》(陈海燕)、《数字时代文艺评论的转型与创新》(刘丹丽、黄献文)等。 陈崎嵘、欧阳友权、马季、邵燕君、夏烈、禹建湘、黎杨全、周兴杰、许苗苗、韩模永、黄鸣奋、汤俏、桫椤、胡友峰、陈海燕、苏晓芳等学者发表了有影响的学术论文。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对20年中国网络文学道路进行理论总结。陈崎嵘认为,中国网络文学是改革开放造就的一项奇迹,当前,网络文学界面临的共同命题是:网络文学应当感知新时代、把握新时代、反映新时代、共创新时代。马季认为,网络文学的渠道与内容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PC端时期渠道与内容的博弈;移动阅读彰显渠道的优势;IP时代内容重回王者地位。二、对网络文学特性的研究。韩模永认为,网络文学大多走向一种带有非线性、多向性和碎片化的空间结构(超文本和数据库结构),灵境与场景取代了传统的意境,沉浸感与镜头感大大增强。周冰认为网络文学的叙事空间包含现实空间、拟实空间、虚幻空间,网络小说地图实际上是各类空间的序列性意图的呈现。黎杨全认为,中国网络文学从现代人与连线世界的日常互动,网络的界面穿越、线上与线下世界的时空区分,以及虚拟性与交互性中获得想象灵感,并隐喻性呈现出现代人与网络的共生与伴随关系、虚拟主体的间性、网络生活的“重置”体验及其精神症候。三、对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建构的探讨。赵小雷认为“文学为体,网络为用”是解决网络文学评价体系两难境遇的一种思考的路径。欧阳友权认为,网络文学研究需要清除已有的学术资源,抽绎出批评的学理概念,要把握网络文学批评史变与不变的历史辩证法,要在原典规制与网络文学批评现实之间找到最大公约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