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观众文化消费能力的提升,上海迈向亚洲演艺之都的步伐在加快。在此过程中,票务市场的有序发展,需要监管方与平台、主办方等共同努力,以普及艺术、服务大众的初心,逐步填补漏洞与盲区,营造更为健康可持续的行业生态 最近,一位因热门综艺蹿红不久的音乐剧演员,陷入了舆论风波。原因是其主演的音乐剧在北京的演出定价遭质疑。即便已经比其走红前一个月的售价涨了数倍,仍然一票难求。可守在电脑前抢票的忠实粉丝很快发现,瞬间显示“秒杀”“售罄”的演出票,转眼就出现在了一些二级票务平台上,数百元的门票被炒到3000元以上,令人咂舌。目前,微博相关话题的阅读量已达到1.7亿,更有网友质疑“坐地起价”。 近年来,音乐剧、歌剧等门类的艺术成功走入大众视野,成为普通观众竞相追捧、乐于消费、甚至出现“秒杀”的演出品类,值得欣喜和振奋。可随着演员个体快速走红、平台方迅速介入而来的,是将操作流量明星的营销套路强加于潜力演员身上,让艺术欣赏变味儿的隐忧;是粉丝经济新病与互联网票务平台顽疾叠加,造成负面效应的加倍放大。 秒杀票溢价三倍“转场”兜售:网络平台放大追涨乱象 一个演员、一部作品,根据受欢迎程度来上调演出票、出场费价格理所当然;只要这样的价格在受众消费的可接受范围之内、符合市场运作规范也无可厚非。 可眼下,这种“水涨船高”似乎正畸形发展。如果说一级票务平台给出票面380元到880元的价格,已经让有些观众难以接受,那么某二级票务平台从1250元到3000元的价格,更是让不少网友愤怒。对比北京人艺的经典话剧《茶馆》,最贵的票价也不超580元;再对比在国内上演的纽约百老汇、伦敦西区原版音乐剧,其票价在80元到1280元不等——而这些都是演出阵容、制作规模一流的成熟作品。 不管是横向还是纵向的对比都不难看出,网友的质疑不是没有原因。不少网友还在这位演员的微博下面,晒出购买其他音乐剧的票根。其实,成熟观众若是欣赏一位演员,认可他的表演,应该冷静杜绝非理性消费,大可不必为那些超出艺术范畴的商业伎俩买单。有业内人士认为,有关方面应及时重视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否则快速消耗的,不只是一个潜力演员的艺术与商业价值,同样也在伤害着刚刚在国内起步、发展势头良好的音乐剧乃至整个演出市场。 互联网平台带来行业新生态,也让天价溢价票兜售被默许 “演出票务乱象是顽疾!”一位资深票务代理曾无奈告诉记者。相对于起步不久的音乐剧市场,流行音乐演唱会和偶像粉丝见面会更是天价、溢价票的重灾区。 犹记得2016年年末的一场演唱会,7800元的天价票顶破了大众对于明星吸金的想象力天花板,不少二级票务平台更是将千元票价炒至万元级。面对争议,某二级票务平台先“下架”溢价票,转头以低于票面100元的价格继续售卖。 谁曾想,网络平台上的“饥饿营销”有价无市,票价在开唱几天前遭遇断崖式下跌。互联网企业携技术入场,让观众买票订票公开透明便捷,打破了少数平台垄断激活市场,一度承载着大众对遏制黄牛现场贩售炒票的期冀。作为调节演出票务供需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级票务市场借助网络传播渠道迅速发展壮大,昔日黄牛在演出场地外围,遮遮掩掩地叫价,演变成许多二级票务平台、甚至二手网站公开的溢价销售。热门溢价冷门折价,本应是市场弹性调节的手段,可浏览网站的项目不难发现,折价演出少,折价比例也远不及动辄三五倍的溢价来得惊人。 以普及艺术的初心,逐步填补技术与监管的盲区 近年来,几大网络售票平台发展方兴未艾。随着大麦被阿里收归旗下,永乐票务、摩天轮等票务平台也在快速扩张,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经历了野蛮生长期,资本重新洗牌过后的在线票务市场会有新气象么?2017年7月,针对高价票、炒票等现象,文化部发布《关于规范营业性演出票务市场经营秩序的通知》,明确提出“演出举办单位、演出票务经营单位应当按规定明码标价,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销售,不得捂票囤票炒票,不得对演出内容和票务销售情况进行虚假宣传。” 大麦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针对特别火爆的演出项目,目前已经推出实名制购票的方式。即一张演出票对应一张身份证,每个用户账号限购两张,希望以此遏制黄牛囤票炒票的行为。上海大剧院针对80元公益票已实行入场票证合一多年,有效避免了优质稀缺演出的低价票被黄牛倒卖。只是,目前仅有部分网络售票平台对部分热门演出实施了“一证一票”的管理办法,而针对二级市场的天价溢价行为,仍缺少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是否可以设置溢价的天花板?进一步监管票务分发渠道?这些问题都需要市场多方共同探索。 随着观众文化消费能力的提升,上海迈向亚洲演艺之都的步伐在加快。在此过程中,票务市场的有序发展,需要监管方与平台、主办方共同的努力,以普及艺术、服务大众的初心,逐步填补漏洞与盲区,营造更为健康可持续的行业生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