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少儿 > 动漫 >

特立独行的前奏——索尔·巴斯的电影片头设计

http://www.newdu.com 2019-02-15 文艺报 李萌 参加讨论

    
    在电视尚未普及的年代,看电影曾是一件充满仪式感的事情。一群人相互簇拥着走进漆黑一团的电影院,挤在狭窄的座位上,在黑暗中随着主人公欢笑落泪,体会别样人生。
    在娱乐活动繁多的现代,看电影早已从“观影仪式”转换为一种大众化的娱乐活动。当观众赶在电影开场前的最后一分钟跨进放映厅,片头音乐刚好响起。在发光的银幕上,带有电影风格烙印的片头映入观众眼帘,仿佛在提示刚刚落座的人们:“静下心来吧,影片即将开场。”这些经过特殊设计的电影片头常常被观众错过或忽视,但它们却是提示影片风格、引导观众进入故事的重要线索。
    好的片头往往是一部独立的作品。它既可以与影片呈现出的视觉风格相呼应,也可能与之完全不相干。片头的设计从无定式,只要能够起到正片的引入作用即可。好的设计既能引入故事,又能给观者带来与众不同的视觉感受。比如在三维动画电影《丁丁历险记》的片头中,丁丁以剪影的形式出现。配合构成感强烈的场景构图和流畅的转场设计,片头向我们提示:这是一部带有悬疑色彩的类型电影。
    像这样颇具设计感的电影片头可不是从来就有。电影虽然有123年的历史,但是在电影诞生之初,片头和片名的设计与现在相比却显得简陋得多。通过查阅早期的影像资料,笔者发现最常见的片头设计便是一张附着在胶片上的静态招贴。用心的设计师会在字体和花纹上稍作文章,但终究逃脱不了在胶片上码放文字的总体形态。那么电影片头是从何时开始变得充满设计,并且从静态招贴变成动态影像的呢?
    这不得不提及一位充满创造力的设计师——索尔·巴斯。2013年,谷歌的首页引用了索尔·巴斯为8部电影设计的片头,以纪念这位在电影片头设计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设计师的93岁诞辰。在创作动态片头之前,索尔·巴斯是一位为电影设计字体和标识的平面设计师。20世纪50年代中期,他在导演奥托·普雷明格的两部电影作品时从事设计工作,这两部作品分别是《胭脂虎新传》(1954)和《金臂人》(1955)。一次偶然的机会,普雷明格看了索尔·巴斯设计的海报后对他说:“我们为什么不让它动起来呢?”一切是这么自然,于是索尔·巴斯开始了动态电影片头的创作。
    其中,希区柯克导演的《惊魂记》片头设计是索尔·巴斯为人称道的作品之一。《惊魂记》是一部悬疑片。女主角在旅馆浴室中被杀害的段落成为这部影片流传最广的经典段落。在《惊魂记》的片头设计中,索尔·巴斯使用了巨大的瞳孔影像叠加旋转的螺旋图案。螺旋图案不仅营造出恐怖、迷幻的悬疑效果,更与女主在浴室中被杀害时瞳孔和浴缸中的漩涡相互叠加的镜头进行了呼应。
    《金臂人》的片头和它的海报如出一辙。不断变换的直线伴随着字幕的出现,最后幻化成一条弯曲的手臂。作为一部探讨毒瘾的影片,索尔·巴斯在片头营造了一种强烈的紧张感。
    有学者认为,索尔·巴斯的电影片头设计对现代的动态图形设计、电视包装设计和电影片头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笔者看来,索尔·巴斯的最大贡献不仅是他突破了片头设计的局限,使静态的平面设计成为了动态影像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他在实现动态化的同时,将动态效果的使用与影片的风格和内容进行了有机结合。
    索尔·巴斯设计的电影片头形式多样,既有动画,也有实拍,更有二者的结合。他的片头设计影响了一批设计师,同时丰富了视觉传达领域的表现形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