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我看《老实街》里的“怎么说”

http://www.newdu.com 2019-02-11 中华读书报 彭程 参加讨论

    王方晨的长篇小说《老实街》,是一部打上了鲜明的个性印迹的作品,特色浓郁。它有力地拓展了艺术表达的空间,在展现现实世界的坚实质地的同时,也给阅读者一种带有神秘、玄奥色彩的情绪感受。其中有一章叫做《世界的幽微》。这个题目,大略可以概括我读这部作品的总体感受。小说中谈到“幽微”是一种传说中的怪兽,但是我还是更愿意理解它是一种隐喻,实际上更多的是指一种心灵的体会。作品整体上弥漫着这样一种虚实莫辨、有些幽昧、朦胧的氛围。这些紧紧包裹着一个内核,可以说它是一种来自时间深处的东西,既让人迷恋,也让人困惑。
    《老实街》的题旨,涉及到古老生活方式和现代化进程的冲突带给人内心的纠结,也涉及到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在今天如何安身立命的问题。从这部作品的文本,能够看出作者的艺术造诣有着多重的来源,既与沈从文、汪曾祺等体现了鲜明的传统美学特质的前辈作家有一种师承的关系,一种接续的脉络,同时恐怕相当一部分也来自于域外文学传统的滋养,这方面的影响我感觉是可以辨识的。陈晓明的序言中说到这部作品让人想到奈保尔的《米格尔街》,很有道理,但我还愿意提到另外一部作品,那便是美国作家舍伍德·安德森的名著《小城畸人》,我感觉与这部作品的关系似乎更为深厚。这部作品的空间范围更大一些,写的是一个小城市,俄亥俄州的温士堡镇,比一条街要大,但是王方晨的《老实街》的结构方式,而且某种意义上具体的内在题旨,跟这部作品都有一定的关联度。不知道王方晨是不是受到过他的启发,不过这不是很关键,实际上人的精神活动许多方面都具有同构性,会产生相似之处。《老实街》中,几个人物在不同篇章中反复出现,将故事相互勾连,强化了背景感和人物的命运感,使得这部由独立的篇章组成的作品,真正具有了长篇的品质。《小城畸人》也是写了很多人物,同一个人物出现在不同章节中,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真理,都执着于自己认可的一种信念或者说理念。
    对于一部小说来讲,说什么之外,怎么说实际上也是非常重要的。《老实街》充分表现了传统美学的一面,比如说追求意境和韵味,追求表现上的含蓄和空灵,内敛、节制,很多地方若有若无,淡淡的笔调中含着一些深刻厚重的东西,微言中有大意。同时,不少地方的处置上,也分明能够看得来自当前的、域外的艺术表现手法的影响。这里仅仅介绍两个小的方面。
    第一个是叙述人称。叙述者设定为“我们”。这本书的第一章《大马士革剃刀》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这些老实的孩子,如今都已经风流云散。”小说中涉及到第一人称的叙事通常是“我”,用复数“我们”的很少。我不知道作者这样处理是出于什么考虑,但是从他的叙述带来的阅读感受来看,我感觉他是想营造一种不确定性。有的章节中口气像小孩,但是有的地方口气又像老人,所以你搞不清楚“我们”是什么样的年龄,什么样的身份。“我”是单个的具体的人,这样的叙述者在谈一件事的时候,就要表达出他明确的态度。《老实街》如今所呈现出的某种神秘感、某种味道,如果用“我”来叙事,可能就会受到侵扰。在描述一件事情的进展、故事背后的内幕,描绘不确定感觉后面的东西,描述一种他要表达的含混的题旨,如果用具体的“我”来表达,势必要对原先的朦胧、模糊达到一种澄清的作用,而那种效果原本是作者所追求的。但是用“我们”,相对来讲伸缩度就会大一些,那些本来可能被破解的就可避免,含混的效果会得到比较好的保持。
    第二个是多个章节的结尾都颇为出人意料。我想到美国小说家欧·亨利,他以结尾的突兀转折而知名,引发不少人模仿。但是《老实街》的结尾的意味更为复杂。有好几种情况,有的似乎不合常规,但是想起来仍然具有合理性。《大马士革剃刀》这一章最为典型,《弃的烟火》也很有意思,将一个真实的谋杀事件,改写为一个内涵完全不同的悲壮故事。还有的结尾从客观物理的角度看,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却有一种艺术的真实,比如说《阿基米德的一天》,兄弟死后床底下冒出一眼清泉。还有《大宴》,老锁匠不小心掉到护城河里,被流水负载着漂流而下,看到很多奇幻的景致,这些结尾闪耀着魔幻的色彩,但显然是隐喻了现实中的某种状况或处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