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文摘 >

中国体坛永不落幕的传奇

http://www.newdu.com 2019-01-14 人民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从排球的诞生到今天,从袁伟民、郎平、孙晋芳、陈招娣、陈忠和……到今天的惠若琪、朱婷……他们拥有一个激动人心的名字——中国女排。
     
    1951年,中国第一支国家女子排球队建队,从那时起,经历了由“五连冠”的巅峰到跌入低谷,女排姑娘们带着倔强与坚强,一步步艰难复苏,夺回昔日的荣耀,风雨中重新站起来,书写中国女排传奇。直到今天,我们说有一种坚持叫中国女排,有一种精神叫中国女排。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女排姑娘们让我们看到“永不放弃”的传承没有改变。
     
    今天,我们将带各位书友回到上个世纪,一起去看看中国女排是如何战胜当时的世界强队——有着“东洋魔女”之称的日本女排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女排精神。


    

01


    

理想深埋背后的魔鬼集训


    

1921年,为了提高女性的地位,在“中国奥运之父”王正廷的提议下,第六届远东运动会增设了女子体育项目,其中就包括了女子队球(排球)。1923年5月,经过了一个月的训练选拔,中国的第一支女排队伍奔赴了远东运动会的赛场。
    

 1923年我国第一支国家女子队球(排球)球队正式建队
    


    

5月12日,女排姑娘们出发的那一天,上海万人空巷。码头上站满了自发前来送行的民众,他们手捧花束,与女排姑娘们一同齐声高歌。
     
    “中华夺得锦标,高唱凯歌”是女排队员们在路上反复练习的一首歌中的歌词,她们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着,希望能在夺冠的那一刻在各国观众面前堂堂正正地唱出这首歌。理想固然美好,但现实却给了女排姑娘们残酷的一击。5月25日比赛当天,中国女排一开始进攻凶猛,给日本女排造成了不小的压力。而随着日本女排逐渐进入状态,形势开始逆转。最终,中国女排以0:2的成绩输给了日本女排。在高高飘扬的太阳旗下,女排姑娘们只能默默地将苦涩压在心里,向日本女排献上自己的祝贺。
     
    

1923年第六届远东运动会中日女排比赛现场(左为中国女排),当时排球还是十二人制。


    

“中华夺得锦标,高唱凯歌”的理想也就此沉埋于每一位女排姑娘的内心深处。
     
    远东运动会后,女子队球成为各大体育赛事的正式项目。1930年,经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研究讨论,“队球”因其参赛队员们成排站位的特点被更名为“排球”。自此,“排球”这个名字正式登场并沿用至今。
     
    1951年,我国举行了历史上首次全国性的排球比赛,并选出了新中国第一批女排运动员。1953年,我国成立了中国排球协会并于1954年加入国际排球联合会。
     
    1964年,排球正式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同年的奥运会恰好在日本东京举行。在驹泽体育馆的室内球场上,日本女排战胜了老对手苏联女排,荣获冠军。这次胜利对于身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国的日本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激励。在日本女排哭成一团的同时,千里之外的北京,正在观看转播的周恩来也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他又何尝不希望中国女排也能取得同样的成就,让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饱受屈辱和劫难的中国人也能看到本国的国旗飘扬在世界的赛场上?
     
    于是,周恩来向日本女排的教练大松博文发出了援教中国女排的邀请。原本准备功成身退的大松博文感动于这名异国长者的真诚,同意前往上海为中国女排实施为期一个月的特别集训。
    

1965年4月,大松博文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来到中国,指导中国女排训练。(新华社发)


    

1965年4月,大松博文开始为中国女排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特训。他毫无保留地沿用了训练日本女排的经验和方法,中国女排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训练强度。队员们累得瘫倒在地板上,但旋即就会被大松博文叱骂唤起,“魔鬼大松”有时甚至还会动手责打动作不到位的运动员。周恩来在现场参观了训练后感到于心不忍,建议大松博文适当减轻中国女排姑娘们的负担,但遭到了大松博文的断然拒绝。大松博文向周恩来表示,这就是日本女排成为世界冠军的必经之路,自己既然接受了中国领导人委托,就一定会像训练本国的队员那样训练中国的队员。


    

在经过了最初的磨合期后,中国女排姑娘们开始对这位来自异国的“魔鬼教练”产生了深深的敬意:虽然这位“魔鬼教练”向来不苟言笑,但他对工作严谨敬业、对队员认真负责,教学时丝毫没有因为双方国籍不同和未来可能会形成的竞争关系而有所保留;同样,大松博文也感动于中国女排姑娘们顽强坚毅的精神,这种精神基至连全盛时期的日本女排也望尘莫及。
     
    多年后,大松博文在回忆录中感慨,称他从中国女排姑娘们的身上看到了一种贯穿在全体中国人性格之中的伟大精神,一种可以为国家经受一切痛苦磨炼的坚强信念。虽然大松博文援教中国女排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一个月,但这一个月带给他的震撼却让他在之后的十余年间都念念不忘。
     
    大松博文的时代结束了。但是,中国女排还将带着这种力量继续前行。
    

02

女排精神初长成


    

时过境迁,上一位“魔鬼教练”大松博文早已返回日本,成为排坛一个遥远的传说,而女排姑娘又迎来了一位“顶头上司”,堪称一位货真价实的升级版“魔鬼教练”。
     
    1976年,国家体委的有关人员找到了袁伟民,委托他出任重新组建的中国女排国家队的主教练。对于职业生涯中的这第二次机会,袁伟民格外感激和珍惜。
     
    来自苏州的袁伟民是个名副其实的“排球疯子”。1962年,作为一名排球运动员,袁伟民实现了他的梦想——入选国家队,并很快就成了男排的队长兼绝对主力。他始终怀揣着一个梦想,那就是排球运动员的最高荣誉——拿到世界冠军。但是“十年动乱”使这个梦想变成了那一代人的遗憾。直至袁伟民1974年退役时,中国排球也始终未能如愿捧回那尊金光闪闪的奖杯。
     
    

袁伟民与女排队员们。(摄于1982年)


    

他相信自己,也相信女排的姑娘们。对于这支年轻的队伍而言,若想夺得世界冠军,首先要做的必然是成为亚洲冠军。在西方的传说中,每一笔宝藏都会有一只“恶龙”看守,而彼时也有那么一只“恶龙”横在中国女排和亚洲冠军之间。这只“恶龙”不是别人,正是中国女排的老熟人——“东洋魔女”日本女排。
     
    袁伟民自己手下的这些年轻的中国姑娘们一无参加世界大赛的经验,二无日本女排优越的训练条件,在这样的情况下,又如何才能战胜日本女排呢?
     
    其实,早在当年大松博文来华援教时就已经将答案告诉了每一位中国的排球人,那就是一个字:拼!
     
    中国女排或许其他方面暂时无法和日本女排匹敌,但单就这一个“拼”字,中国人却从来不曾输给过任何人!
     
    就这样,袁伟民继承了大松博文的衣钵,成为中国女排教练的“魔鬼2.0”。
     
    上任伊始,袁伟民就做出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创举。
     
    他向中国各省的男排队伍发出了邀请,请队员们来为中国女排陪练。这在当时的中国可以说是石破天惊的举措,然而袁伟民自有他的深意。中国女排的弱项在于力量,只有能适应同男排的对决,在赛场上遭遇他国的女排对手时才会游刃有余。
     
    男陪练们陆续到位后,中国女排便开始了一段噩梦般的岁月。
     
    除了给队员们施加身体上的极限挑战外,身为“排球疯子”的袁伟民更清楚队员们精神上的“软肋”,那就是她们对排球的热爱和对荣誉的追求。
    

北京女排主攻手郎平在四号位进攻。(摄于1979年)
    


    

郎平在队伍中年纪最小,但排球天赋极高。当年,袁伟民一眼就从北京女排队中发现了她:郎平的个子高,柔韧性强,是不可多得的主攻人选。因为年纪小,郎平自进入国家队起就是姐姐们的宠儿,袁伟民对她也寄予了厚望,极其看重。
     
    然而,郎平也有和袁伟民杠上的时候。
     
    事情起始于一场质量不高的训练课。周鹿敏、汪亚君和朱玲三名队员被留下继续加练。练了一个多小时也未见成效。袁伟民环顾在场的队员们,问道:“你们有谁愿意帮她们完成训练指标吗?
     
    “我来!”年仅19 岁的郎平自告奋勇地上前。
     
    郎平向一脸感激的三名前辈露出了一抹自信的微笑,心说:“等着吧,有我在你们马上就能解放了。”
     
    结果郎平非但未能解放三名前辈,自己反而陷了进去。
     
    “你这球是怎么扣的?”袁伟民毫不留情地批评道。
     
    “我是来帮忙的,怎么冲我来了?”郎平心里一赌气,又对袁伟民露出了几个破绽。
     
    加练了4个多小时,郎平就像砧上鱼肉一般被袁伟民来回折腾。终于,袁伟民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中国女排姑娘们。(左起为曹慧英、杨希、孙晋芳、周晓兰、郎平、张蓉芳,摄于1981年)


    

中国女排就是这样在“魔鬼2.0”袁伟民的带领下,在竞争激烈的世界排坛杀出了一条血路。
    

03

初代女排的进击之路


    

1981年,日本,第三届女排世界杯比赛。
     
    11月7日,中国女排在东京代代木体育馆迎来了第一个对手——南美冠军巴西女排,中国女排仅用了45分钟的时间就以3:0的大比分取得了比赛的胜利。中国女排的第二个对手是曾8次获得世界冠军的苏联女排,女排姑娘们同样大显神威,再次以3:0的比分战胜了世界排坛曾经的霸主。
     
    结束了东京的征程后,中国女排一行继续北上至日本的冰雪之城、北海道的首府札幌。
     

11月10日,中国女排在北海道的江别市3:0战胜了韩国女排;
    11月11日,中国女排于札幌3:0战胜东欧劲旅保加利亚女排;
    11月13日,中国女排于富山市3:0力挫南美强队古巴女排;
    11月15日,中国女排于大阪3:2攻克了“世界三大攻手”之一海曼所在的美国女排。


    

至此,中国女排赴日以来六战全胜,无一败绩。曾经想都不敢想的世界冠军之位如今近在咫尺。在抱得奖杯归之前,中国女排还将面临最后一个挑战,那就是奖杯曾经的主人、中国女排格外熟悉的“东洋魔女”日本女排。
    


    

11 月16日,中国姑娘和“东洋魔女”将在大阪体育馆迎来最终的对决。
     
    日本女排的主帅小岛孝治在世界杯开始时按照日本传统蓄须明志,表示不拿到冠军绝不刮胡子。而此番入场时,袁伟民却发现他那一脸胡须早已刮得干干净净。小岛孝治似乎也注意到了不远处那双正在端详他的眼睛,他抚摸着下巴,意味深长地一笑,甚至还冲袁伟民做了一个鬼脸。
     
    此举无非是在向中国女排宣示,冠军已是他的囊中之物。
     
    欺人太甚,必须跟他拼了!
     
    被激发了士气的中国女排攻势狠厉,连赢日本两局。按照世界杯的积分规则,中国女排已经拿到了第三届女排世界杯的冠军之位。
     
    虽然夺冠已然无望,但日本女排越挫越勇,俨然已经“杀”红了眼,场上的日本观众也高声为本国选手助威。而中国女排却因连日的紧张和疲劳多少有些力不从心,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日本女排将比分追成了2平。
    

1981年第三届女排世界杯中日女排比赛现场。(新华社记者卢琰源摄)


    

袁伟民申请了暂停。望着不远处一脸杀气的日本女排和场上情绪激动的日本观众,袁伟民对已现疲态的姑娘们说:“你们不要以为你们已经拿了世界冠军。如果输了这场球,你们就等于做了夹生饭,或者夹个尾巴,因为你们不是以全胜的战绩拿到世界冠军的。如果你们最后输给了日本,那么就算小分拿了世界冠军也并不是一件光荣的事。”
     
    是啊,中国女排已经连胜六场,若是在这最关键的决赛马失前蹄,就算拿到了冠军也将是终身的遗憾。中国女排队伍自诞生的那一天起,所求的就不只是争胜,更希望向世人展示的是,中国女性敢于竞争、不甘落后的勇气和决心。
     
    坚定了信念的中国女排在袁伟民的激励下开始奋起直追。这一局是最后的机会,将决定一路过关斩将的中国女排和日本女排究竟谁才是最后的王者。这场对决早已不是奖杯之争,而是士气之争、荣誉之争。
     
    第五局开场以来,中日女排的比分咬得极死,无论哪一方取得了微弱的优势,另一方就会迅速将比分追平。就这样,中日女排一路厮杀到了令人窒息的15平。终于,凭借着两次出色的防守,中国女排以17:15的比分艰难地战胜了日本女排。
     
    七战七胜!中国女排终于如愿拿到了毫无遗憾的冠军奖杯!
    

1981年11月16日,中国女排夺得第三届女排世界杯冠军,这是我国在三大球(足球、篮球、排球)项目上首次荣获世界冠军。(左起:孙晋芳、郎平、周晓兰、陈亚琼、曹慧英、杨希、周鹿敏、朱玲、梁艳、陈招娣、张洁云、张蓉芳)

 
    历史往往就是在这不经意间实现了轮回。
    

58年前,在日本大阪,中国女排的姑娘们不敌日本女排,不得不黯然退场,带着无限的遗憾和心酸返回了贫弱的祖国。
     
    58年后,同样是在日本大阪,中国女排姑娘们战胜了“东洋魔女”,荣膺女子排球运动的世界冠军。
     
    中国女排姑娘们坐上了飞回北京的航班。万里高空中,她们想着怎样同亲朋好友们分享夺冠胜利的喜悦。但她们还不曾料到,此时的她们已然是中国家喻户晓的英雄和明星。为了迎接她们,北京的政府各部门几乎是全部出动。从她们再次踏上祖国国土的那一刻起,她们的一生都将和“中国女排”这四个字永不分离。


    


    

【推荐阅读


    


    

             

       

阳光总在风雨后:中国女排的故事
    人民出版社
    中国编辑学会 编
    2018年10月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来源:以上内容摘编自《阳光总在风雨后:中国女排的故事》
    责编:周凤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