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30年前那个憨态可掬的“约克先生”之后,朱奎笔下的又一位“先生”诞生了。这一次,作家选取了最具中国特色的动物形象——国宝熊猫。“大熊猫温任先生”系列共四册,从温任先生与温任太太生育自己的宝宝——黑黑白白的《大名鼎鼎的大熊猫温任先生》开启,将一位同样憨态可掬又彬彬有礼的温任先生形象送到了小读者面前。之后三部分别为《记忆超强的大熊猫温任先生》《聪明绝顶的大熊猫温任先生》《无所不能的大熊猫温任先生》。朱奎的童话作品呈现出一种稀有的、极度放松的、归真的创作姿态。 作品中的温任先生与小熊维尼一样,举手投足,自具喜感。大熊猫温任先生认不出自己的家,因为出门前栽下的一根竹笋比离家时足足高出了33厘米。出于认真思考而屡屡出错的温任先生,似乎于现实生活中并不真实,但却无比真实地存在于孩子们的游戏中。孩子们往往就是这样认真地、煞有介事地做着游戏,出着错。大熊猫温任先生的故事,如同为孩子们准备的一场契合他们年龄的纸媒游戏。 大熊猫温任先生浸润在一种无功利的、圆融自在的情绪状态下,又因孩子气的不疾不徐、煞有介事而显出呆萌的喜感。同时,朱奎作品以内在的智慧,于喜感之外,显出某种温文尔雅的哲学思索。 以童话作为切入哲学的轻巧之门,中国作家选择这样一条道路的并不多,多数是洋溢着爱与温暖的童话。以童话阐发哲学思索,似乎常常是由男性作家来开启的。陈诗哥的《童话之书》倾力于开启某种认识世界方式的哲思和对童话的再建构。但其思索力度极大,须由有一定阅读积淀的读者才能从中寻到亲切感与共鸣。而朱奎则采取了一种化繁为简的童话哲学,是少儿读者也能透彻领会的童话哲学。之所以要选择这样一种方式,借约翰·泰曼·威廉斯博士的话来讲:“真相也许是智者所看不见的,但它却会透露给天真的儿童和初生之牛犊。” 朱奎的大熊猫温任先生系列,首先传递了人之初的善念——对待万事万物的尊重与信任。这种尊重与信任,有夫妻间的,也有自然与生物之间的。温任先生诚挚地向竹子致歉、向蜜蜂致歉,甚至向空气和水致歉,隐喻着物种之间、自然之间相互支撑方得以共存,又因相互体谅才得以久长。温任太太面对丈夫的决定,永远不急不躁,永远由衷地赞叹:“亲爱的,你太聪明了!”这种温馨的、互信的、知足的家庭氛围,让人联想到安徒生那篇领悟多重的经典童话《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 作品中,新手爸爸妈妈迎来自己宝宝的情节,非常巧妙。一方面,朱奎先生有效利用了大熊猫的物种特点引起故事。刚落地的大熊猫宝宝与父母完全不像,肉粉色且体型小到不可思议的十几厘米。急切的父母以为自己的宝宝出了问题,便请来各种医生,啄木鸟、蝙蝠、金丝猴等也纷纷以自己的认知范围对小大熊猫做出了各异的,但对它们来讲都是非常负责任的判断,形象阐述了从自我出发认识他者,即所谓“以己度人”的局限性。为熊猫宝宝征集名字一章,更将这个哲学问题推向明朗。动物们纷纷从自己的角度帮小大熊猫起名。于是有了很睿智的一段:黑熊起的名是“熊崽子”,灰狼起的名是“狼老二”,兔子起名“不是三瓣嘴”,梅花鹿起名“头上没有角”,大雁起名“不用南飞”……欢快戏谑,仿似一曲民间的“颠倒歌”。而细细思量,问题再次回归了本源,即从什么角度出发、用什么样的方式认识异己。 朱奎的童话虽然能被我们发现诸多闪光的哲学之思,但没有丝毫的艰深晦涩。他从容随性的讲述姿态,形成了一个各取所需、各得其乐、层次丰富、值得玩味的童话作品。朱奎自在地讲着他的故事,读者自然地进入自己适合的理解舒适区。如作品中对森林动物法庭的描写,在作家的调侃中,“规则”的面目瞬间全非,透出一种凌驾于规则之上的“私人规则”的虚伪可笑。荒谬的森林动物法庭,这是成人视角的判断。而换一个儿童的视角,我们也许会惊讶地发现,朱奎其实不正是将孩子们“扮家家”时那种既要认真遵守游戏规则,又不断破坏游戏规则、再重新制订游戏规则的本真状态生动地描绘出来了吗? 朱奎的作品还有一个小细节非常打动我,即始终使用敬语。这当然像极了孩子“扮家家”时候努力模仿的“成人范儿”,但与此同时,这个细节弥补了以民间故事起源的童话创作中常常被忽视的问题——礼仪问题。我们随处可见的童话作品中,小动物之间常常以“喂”相称,或者直接开口便说事。朱奎笔下的每一个出场的动物,每一次“会见”,都会恭敬地互问姓名,并恭敬地称为某某先生、某某女士或太太。这样一种尊重,实在是被我们这“礼仪之邦”经年淡忘掉的。其自觉携带的礼仪意识、尊重意识,与中华民族自古而来的“温良恭俭让”的民族美德遥相呼应。 国宝大熊猫,本应是中国童话作家最有书写优势的形象,但多年来,书写得显然还很不够,尤其是没有出现可以在孩子中代代相传的经典形象。中国当代的孩子,想到童话世界中的大熊猫形象时,常常脱口而出的是诞生于美国迪士尼的“功夫熊猫”。希望以后中国孩子再想到我们的国宝大熊猫时,蹦出的,是这个“大名鼎鼎的”、“记忆超强的”、“聪明绝顶的”、“无所不能的”、彬彬有礼、温和敦厚的大熊猫温任先生。也衷心祝愿,朱奎以大智慧写就的大熊猫温任先生系列,成为中国童话通向世界的一张名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