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延伸句的句法分析(2)

http://www.newdu.com 2018-11-26 《语言教学与研究》 邓思颖 参加讨论

    (7)[他们走了]+[()都()]
    至于“限制省略”,省略方式较受限制,而所剩下的成分,词语的选择也有一定的要求。通过限制省略所形成的后续语,往往有固定的用法,踏上语法化之路,迈向“虚”的方向。限制省略可以分为三个小类:一、主语省略,二、部分谓语省略,三、宾语省略。例(8)的“对不对”是主语省略的例子,只保留谓语。被省略的主语,如(9)的括号所示,回指前面主体句“今天星期一”,而“对不对”担当谓语的角色,构成主谓关系。也就是说,这一问句所问的是“今天星期一这个说法对不对”。除了“对不对”外,还有“对吗”等。这些后续语,都是省略剩下来的谓语,而被省略的部分都是回指前面主体句的主语。通过限制省略形成的后续语跟自由省略的后续语虽然稍有不同,前者往往有个明显的停顿,而后者较为临时,而且往往轻读,但按照Li&Thompson(1981:546)等的分析,都可以当作一个句子来处理。例(8)可当作汉语的“疑问尾句”(Li&Thompson 1981:546;邓思颖2016b),属于一个句子,形成反复问句,慢慢成为固定的用语。
    (8)今天星期一,对不对?
    (9)[今天星期一]+[()对不对]
    汉语有一些多音节的句末助词(又称为“语气词”)。本文认为,这些句末助词,也可以分析为后续语,构成延伸句。形成的方法,就是把主语省略,剩下谓语,而被省略的主语回指主体句,如例(10)的“也好”、例(11)的“好了”,其他相似的例子还有“也罢、罢了、算了、行了、得了”等(李思旭2011)。如例(10),“说说”是主体句,“也好”前面有个被省略的主语,回指主体句,如(12)所示,可以理解为“说说(这个行为)也是好的”。
    (10)说说也好,免得以后误会。(张斌主编2010:250)
    (11)他一定要去,就让他去好了。(《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
    (12)[说说]+[()也好]
    虽然这一类的成分在词典、语法专著被标注为句末助词,但仍保留不少谓语的特点。从历时的角度来考虑,这类句末助词的产生年代相对较晚,“有些陈述的功能还不能说完全消失了”(太田辰夫1987:362)。由于时代较晚,语法化的过程较慢,在现代汉语里仍保留较多实词的性质,陈述功能并没有丢失,甚至仍有一点“半实半虚”的感觉,或许处于从“实”转“虚”的发展阶段中(邓思颖2016c)。有些成分,功用跟这些句末助词差不多,只不过词汇性较强,仍较“实”,可以当作“熟语性后置成分”(张伯江、方梅1996:60),是一种“固定的句末用法”,如“也没准儿、也说不定”,也可分析为后续语,在会话层面起重要的作用。
    至于部分谓语省略,所剩下的成分,主要是状语。例(13)的“没有”和例(14)的“不”,在词类上,都属于副词。这些成分,原本担当状语。以例(13)为例,结构大致如(15),括号是省略了的谓语,回指“来”。“没有”的作用,就是修饰被省略了的“来”,所问的就是“他来了还是没有来”。“+”的作用就是连接一正一反两部分,语义上应分析为析取关系(disjunctive)(Wang 1967;Huang 1991b;Tang 2015等),可以理解为一个表示析取关系的连词,有如“还是”。剩下来的“没有”(还有“不”),已有语法化的趋势,成为反复问句的固定用语。
    (13)他来了没有?
    (14)他身体好不?
    (15)他[来了]+[没有()]
    限制省略的另一类是宾语省略,所留下的主要是述语部分。在例(16)、(17)中,被省略的是宾语,留下来的“我认为”和“我看”,“自身语义有所减弱,形成一个轻读的凝固形式”(张伯江、方梅1996:58)。以例(16)为例,“我就是这么表现的”是主体句,“认为”的宾语被省略了,即(18)的括号部分,回指前面的主体句。根据这里的分析,(18)所表达的意思,就是说话者先说了主体句“我就是这么表现的”,为了补充所说的话,或延续话轮的作用,说话者把主体句再说一遍,并加上“我认为”。前面的主体句和后面的后续语组成一个句子,属于延伸句的一种。②
    (16)我就是这么表现的,我认为。(张伯江、方梅1996:58)
    (17)还可以呀我看,再大就该招灰了。(张伯江、方梅1996:58)
    (18)[我就是这么表现的]+[我认为()]
    综上所述,限制省略所留下的成分,都呈语法化现象,成为后续语的一个特点。从信息功能的角度考虑(梁源2005),通过省略主语、宾语所留下的述语,主要用于激活信息;至于通过省略部分谓语所留下来的状语,主要表示旧信息或激活信息。
    自由省略和限制省略虽然运作的方式不一,有小代词、动词短语省略等不同的形式,但他们都拥有共同的特点,就是被省略的成分都有回指前面主体句的能力。至于省略后所留下来的部分,有虚实之别:自由省略留下来的成分,意义较“实”;限制省略留下来的成分,形式相对固定,意义较“虚”,踏上语法化之路。整个谓语省略,留下主语是自由省略常见的手段,而留下来的主语往往是体词(如例(4)的“我”),在句子的层面较难进行语法化;主语省略,留下谓语是限制省略常见的手段,而留下来的谓语都属于谓词(如例(8)的“对不对”),在句子的层面较易进行语法化,成为句末的固定用语或句末助词。这两种手段的差异,正好回应自由省略和限制省略的虚实之别。
    综上所述,能出现在汉语句子“尾巴”的成分多种多样,甚至表面上有不同的表现,有些有停顿,有些没有;有些能“复位”,有些不能。虽然如此,这些成分,在话语层面有相似的功能,而形式上它们都位于句子的末端,并且可以通过各种省略方式产生。延伸句是一个可行的理论,为各种现象提供一个统一分析的框架。以此作为基础,可以进一步探索句法和话语接口的问题,了解人类语言的共性和个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