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创作谈 >

梁衡:新闻人如我这样的夹馅面包并不多见

http://www.newdu.com 2018-11-07 北京日报 梁衡 参加讨论

    编者按
    日前,著名新闻人梁衡“新闻四部曲”丛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套丛书,时间跨度从1978年到2018年,客观上记录了我国改革开放后新闻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侧面,也记录了一个新闻人的成长。11月5日出版的《北京日报》在16版发表梁衡的署名文章,题为《四种新闻业务的作品加剖析,回忆加反思——我的“新闻四部曲”》。
    从大学毕业到退休,我这一生的公务年龄都是在新闻这个平台上度过的。全部时间中正好有一半是做新闻业务,一半是做新闻管理。而且是干几年业务,又做几年管理,再回归业务,两面体验,交错而行。管过人,也被人管。新闻人如我这样的夹馅面包,并不多见。其中甘苦只有自知。就是退休之后,也还在大学带博士生,在为报纸写文章,总之是没有离开新闻业务。此生难脱新闻的干系了。
    我大学学的专业并不是新闻。一个外行,一步步走入新闻殿堂。我总觉得自己是个外来户,一方面心存怯懦,如履薄冰,小心观察,谨慎体悟,孜孜以求。另一方面,没有旧框子、旧规矩,常有奇想,时有新论。我有一个顽固的习惯,不论是从事管理工作、新闻写作还是文学创作,都不盲目跟行前车之辙,总想在实践的同时弄清它的理论根据,走自己的路。我把这比作“打着灯笼走路”。
    中国古代的学术研究有一个好的传统,就是联系实际探求理论。但这个理论绝不枯燥,探求的过程也不艰涩,是寓研究于体味、把玩、欣赏之中。这就是诗话、词话、笔记这一支。这有点类似现代西方的案例教学,但现在的教学有事,有理,却少有其美。中国画的教学作品叫“课徒稿”(比现在电脑课件要早好多年),是教师边画边讲演示技法的手稿,有其法,有其理,却又一样地美。有的简直成了传世名作,如著名的《芥子园画谱》。鲁迅小时候,在私塾里除学正课外还偷偷地临它,可见其吸引力,至少说明它不枯涩。这大概就是列宁说的“笑谈真理”。我从小就喜欢诗话、笔记体的学术书,后来做了新闻,便以这种方式边实践边探寻新闻写作和管理的原理。积以时日,当我告别新闻平台时便有了现在这个“新闻四部曲”。它不是作品集,是作品加剖析;也不是回忆录,是回忆加反思。它是我自己几十年在新闻之路上使用过的一盏照路的灯笼,或一根跋涉用的拐杖。
    “四部曲”其实是我一生所亲历的四种新闻业务人身份的忠实记录。
    第一部《记者札记:没有新闻的角落》,是我1978年到1987年在《光明日报》驻基层记者站期间新闻作品的自我剖析。本来记者你我,大同小异,并无可记之处。但这里有两点特殊。一是,这九年正是中国经“文革”大乱之后的一个复兴转折期。这些文字中所记的人物、事件、思想都已超出新闻而有了时代印痕,对研究那一时期社会可资参考。二是,以个人而言,可以看出一个小记者的成长过程。九年来我以大报记者身份沉在最基层,初出茅庐,含辛茹苦,格外小心,因之也有一些特殊的收获。这本书原名《没有新闻的角落》,本意是一个记者在不大出新闻的地方,如何抓到新闻,有所作为。书中归纳出的一些新闻法则、警句也广为流传,如“记者出门跌一跤,也抓一把土”“三点一线采访法”等。
    第二部《评委笔记:新闻绿叶的脉络》,是我在新闻出版署工作期间担任各种新闻奖项评委时的随笔。时间约是1987年到2000年。没有哪一个新闻人不梦想得奖、一稿成名的。评奖过程,最能看出作者的拳路和作品的写作脉络。但过去人们较多地关注得奖名次,而忽略了作品上榜或落榜的理由。这是新闻研究中的一大空白,也是纯新闻院校或一个新闻单位自身难以做到的。必须有一个机构能统筹全国和各方之力。我有幸参与其中。评奖过程,其实就是对作品的解剖,是案例教学,是大赛后的复盘,是“顺瓜摸藤”逆求新闻原理和新闻写作方法。工作之便,我保存了大量送评原稿,这本研究笔记就是一一辨析作品的得失,它们上榜、落榜的原因,并尽量上探其源,分别归纳为采访、写作、原理等八个方面。
    第三部《署长笔记:新闻原理的思考》,是我在新闻出版署期间的工作记录和全局性的理论、政策思考笔记,包括一些重要的职务性讲话、调研报告、案例资料。当年机构初立,百废待兴,这是一份摸索求真的探路实录。1987年国家组建新闻出版署,我从基层记者站直接调到国家机关。时间跨度是1987年到2000年,曾先后任研究室主任、司长、副署长,从事新闻出版的行政管理。在这之前,国家没有专门的新闻出版研究机构。理论思维的习惯使我在管理之余读书、调研,探求一些新闻出版的原理,所以当初这本书于1996年8月由人民出版社首次出版时就定名为《新闻原理的思考》。
    第四部《总编手记:版面背后的故事》,是2000年到2006年底我在《人民日报》任副总编期间的策划和改稿记录,及退休后为报纸写的少量时评。说是记录,但不是流水账,重在展示思考和操作过程。同是研究怎样写稿,但该书与《记者札记》《评委笔记》的角度完全不同。首先,它强调站在全局看一点,一稿牵全局,特别是头条稿的编排使用。实际上是讲怎样当总编。虽然是一个具体改稿的过程,但心里总是想着整张报纸,想着新闻与社会。其次,由于负有领导之责,所以由稿及人,也总是着眼于队伍素质的提高,间或还有一些尖锐批评。让部下难堪、哭鼻子的事也曾有过。另外,书中文章不只是改稿,更多的时候是选题、策划、版面、新闻思想等宏观层面的运筹。
    这套丛书,时间跨度从1978年到2018年,客观上记录了我国改革开放后新闻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侧面,也记录了一个新闻人的成长。这是一件没有刻意包装,甚至没有特别打磨的产品。之所以这样,是想保持一点原生态,为新闻史和研究工作者留一点资料,同时也是敞开心扉与同行切磋交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