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是20世纪80年代逐渐兴起的一种语言研究理论,是对形式语法的悖逆,发展至今,流派纷呈。牛津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牛津构式语法手册》(The Oxford Handbook of Construction Grammar)是第一部集大成的构式语法权威参考书,展现了构式语法研究的前沿成果。构式语法基本流派包括认知构式语法、伯克利构式语法、基于符号的构式语法、流变构式语法、体认知构式语法、认知语法、激进构式语法等。这些不同构式语法流派研究的核心在于“构式”观念,构式是人们学得的形式与语义或话语功能的配对体,构式呈现出语素、词、短语、单句、复句甚至于话语语篇等句法单位层级的不同复杂度和抽象度。 张伯江等学者认为,汉语语法研究中“构式”观念早就有之,只是尚未形成理论体系。构式语法应用于汉语研究虽然只有不到二十年的历史,但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论著,数量质量都相当可观。据统计,2000年以来中国知网已经收录了近3000篇构式语法研究的论文。2018年,国内重要的语言学核心期刊《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推出了“构式语法理论和应用研究专刊”,就基于构式语法研究的理论、汉语本体、二语教学和二语习得等问题进行讨论。可见,构式语法以其强大的理论张力、描写与解释力吸引着国内外一大批语言研究者。 构式语法是一种基于用法的理论模型,其理念认为说话人的语言系统基本上植根于使用事件,即说话人所产出和理解语言的实例。而使用事件发生在一定的语境中,语境在语言系统运作中起着重要作用,构式语法研究很大程度上是研究各种语境要素(如参与者、特定知识、参与者、正式程度、媒介、社会文化等)对语法结构形式、功用的调节以及语义的形成和识解等问题的研究。“语境”基于用法语法研究的重要视角。胡壮麟教授认为,语境分析已经从语言语境——上下文,经由二元化——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三元化——语言语境、物理语境和共享知识,走向多元化(世界知识、集体知识、特定知识、参与者、正式程度以及媒介等)。我们认为,语境基本上可以分为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而三元化和多元化是就非语言语境的细分而展开的,对非语言语境的重视反映了当前学界对人类交际过程认识的深化。 人类的交际可以包括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交际过程要借助一些渠道和媒介即“模态”进行,交际表达和理解都是调用多种模态资源而整合完成的,这些模态资源主要包括言语模态(词汇、句法、修辞、韵律等)、非言语模态(手势、身体姿势、身体朝向、眼神、面部表情等)和周围物理环境(场景布局、物体等)。众所周知,语言文字是人类交际的重要手段,而我们要强调的是,作为非言语模态的手语和盲文也是语言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音视频、计算机等现代技术的发展,更多关注非语言语境因素、关注交际者如何使用各种模态资源实现社会交际活动的多模态互动研究方兴未艾,已有学者将多模态互动研究运用在汉语研究中。2018年由Mouton de Gruyter出版的论文集《汉语互动中的多模态研究》(Multimodality in Chinese Interaction)就体现了汉语多模态互动研究的前沿成果。 现阶段的构式语法研究主要观照语素、词、句子、话语篇章等语言符号系统本身,而忽视了交际中眼神、面部表情、手势等非语言符号系统的普遍存在性。如果单纯从构式的核心定义“形式—功能配对体”出发,“构式”似乎可以扩展到人们非语言交际中使用的带有特定意义的非语言模态形式。最近,有学者提出构式产生过程本质上是多模态互动的,进而提出了“多模态构式语法”(multimodal construction grammar)。2017年国际多模态研究期刊《语言学先锋》(Linguistic Vanguard)第3期推出了特刊“迈向一种多模态构式语法”(Towards a multimodal construction grammar),重点讨论多模态理论与构式语法理论交叉研究的相关问题。多模态构式语法的提出也是有认知心理学基础的,人类认知绝不仅仅与语言输入有关,语言是其中的一种符号资源,人类认知也包含在丰富的多模态互动语境中。儿童学习第一语言的输入过程基本上是多模态的,很多研究表明,多模态线索在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婴幼儿的手势产出与他们的认知发展阶段相关,手势的类型与复杂度预示了他们的言语交际技能,在语言习得过程中,言语系统逐渐摆脱对手势动作的依赖。构式在多模态互动语境中学得和使用,诸如范畴化、组块或跨模态关联等领域一般性的认知机制在构式的心理固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我们认为,当前多模态构式语法的提出主要面临着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多模态构式的界定问题。多模态构式有两种定义,一种定义认为构式具有整体性,构式组成部分不能推断出整体构式。例如,如果交际中抛开空间指示手势,会导致共现的指示言语表达“那儿、这儿”不可识解,那么这些共现成分就可以称为一个多模态构式。另一种定义认为,如果给定的非语言模态与语言模态表达能够相当高频地共现,那么它们就能储存为一个多模态构式单位。这两种定义所带来的问题是:我们怎样确定一个非语言模态成分对整个构式义的语义贡献?什么样的非语言模态成分共同构成多模态构式的形式方面?究竟多高频率的共现才能看作一个多模态构式,这仍缺少语料和实验证据。 二是不同模态的使用配置问题。社会交际通常都是由几种模态共同完成的,每种模态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比如说,我们打电话时主要是语言模态在起作用,聋哑人交流时主要是手势模态在起作用,而我们面对面交流时语言和非语言模态都在起作用。问题是,哪些模态是交际中必需的?哪些模态在交际中不是必需的但交际者仍然在使用,这些模态能否构成多模态构式?哪种模态比其他模态更重要,这些模态能否形成一个交际重要性等级? 三是多模态构式跨言语社团的共性与个性问题。多模态构式是基于社会惯例的形式——功能配对体,这些约定俗成的惯例是同一个言语社团基于类似的交际需求而建立的。那么,同一种非语言模态在不同言语社团中是否表达相同的功能意义? 总而言之,多模态构式语法的提出带来的问题也许远远多于确切的答案,但是这些问题恰恰是多模态构式语法理论未来在语言本体理论、应用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与广阔发展空间。多模态互动与构式语法相结合的多模态构式语法理论在研究内容、观念、方法、视角上具有较大的创新,是构式语法理论乃至语言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值得更多学者去探索、发展与汉语事实相符合的多模态构式语法理论。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华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者成长工程项目(16SKGC-QG07)、华侨大学华文学院项目(HW201708)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华文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