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法]贝尔纳·亨利·列维:《萨特的世纪——哲学研究》,闫素伟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07-108页。 ②朱国华:《权力的文化逻辑:布迪厄的社会学诗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3页。以下凡引此书,只在文中标出页码。 ③赵勇:《贴着人物写,或如何“对付”阿多诺》,见拙著:《法兰克福学派内外:知识分子与大众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364页。 ④[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96-197页。 ⑤⑥包亚明主编:《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9-50页,第138页。 ⑦[俄]Д.布尔柳克等:《给社会趣味一记耳光》,张捷译,《文艺理论研究》1982年第2期。 ⑧[德]阿多诺:《关于诗与社会的讲演》,方维规译,见方维规主编:《文学社会学新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57页。 ⑨张承志:《张承志文学作品选集》(长篇小说卷),海南出版社,1995年版,第146页。 ⑩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20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246页。 (11)[德]阿多诺:《一个欧洲学者在美国的学术经历》,见拙著:《法兰克福学派内外:知识分子与大众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390页,第396-397页。 (12)[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区分》,刘晖译,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第809页。 (13)阿多诺说:“就美国的经验主义形式应用于科学实践而言,全部的经验领域(scope of experience)都被经验主义的条条框框——它们已把直接生活经验概念中固有的东西排除在外——披枷戴锁,束缚了手脚。说我毕竟还能想到去恢复某种经验(experience),以此对抗它在经验主义那里的变形走样,这或许并非最差的描述。”[德]阿多诺:《一个欧洲学者在美国的学术经历》,见拙著:《法兰克福学派内外:知识分子与大众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415页。 (14)Leo Lowenthal,Literature,Popular Culture,and Society,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61,p7. (15)参见李春青:《在审美与意识形态之间——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反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1页。 (16)参见李春青、赵勇:《反思文艺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7)参见李春青:《趣味的历史:从两周贵族到汉魏文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版,第469页。 (18)鲁迅:《论睁了眼看》,《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40页。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师大自主科研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文本与潜文本:20世纪西方文论与中国当代文论建设”(项目编号:SKZZY201507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赵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