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泰戈尔等世界文豪发文谴责日寇(3)

http://www.newdu.com 2018-09-28 辽宁日报 傅淞巍 参加讨论

    借助世界文豪的影响力谴责日本侵略行为
    刘广远告诉记者,侵华战争开始后,日方即派出一批作家随军采访,写作各类文体去美化侵略、渲染反华情绪。在当时的日本刊物《大阪每日》封面,曾出现中国战俘阅读该刊中文版的画面。
    为此,中国作家也积极组织“笔部队”“以笔对笔”,打击日寇气焰。1939年3月出版的《文艺月刊》,发表了左翼作家雷石榆的诗歌《中国的笔部队——献给战地作家访问团》:“你们去吧,英勇的笔部队啊!跨过黄河,泛过万重山浪,纵横华北的原野,活跃在敌人后方;舞动你们的笔杆,顽强的战斗呵……让寇军指挥刀下的文化狗,早点停止荒谬的狂吠吧!”
    在文化战场上,叶赖士等学者创办了世界语旬报《中国怒吼了》,向包括日本在内的世界各国发送。一位化名为“S.”的日本文化人给《中国怒吼了》编辑部偷偷寄来信件,该信件刊发在1938年2月23日的《抗战三日刊》上。信中说:“我用了极大的敬意和赞叹,通读了你们的刊物《中国怒吼了》。在这个刊物中,我第一次知道了在中国发生的悲惨事件的真相。在目前,一切日本人都失掉了知道和批评一件事情的全部权利,我们没有言论和阅读的自由。军阀、官僚统治着整个的日本,我们每个人都在重税下面喘息着,请设法寄刊物给我。”
    记者翻阅刘广远教授收集的抗战时期发行的《大众日报》,发现该报在1940年8月29日的版面上刊发了题为《全国文艺协会电请世界文豪制裁暴日》的消息。具体内容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为‘八一九’暴日狂炸行都,特致电世界文豪苏联托尔斯泰,法国罗曼·罗兰,美国屈莱梳,英国威尔斯,印度泰戈尔转全世界作家吁请对于人类和平之蟊贼,予以谴责与制裁云。”
    记者查阅资料得知,1939年8月19日,日本侵略者出动30多架轰炸机轰炸了乐山,造成4000多平民死伤,震惊世界。“暴日即暴虐的日本,是当时中国媒体对日本侵略者的通常称呼。”刘广远说,“报刊上公开发此电文是想借助文豪们的影响力,进一步唤起国际上对中国抗战的关注与同情,加大对日本侵略者的谴责和制裁的力度。”
    “尽管尚未查到这些文豪对电文的反应,但当时出现这样的吁请并不唐突。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时,大会名誉主席团名单中有罗曼·罗兰和威尔斯。”刘广远说。
    罗曼·罗兰也是一位著名的反战活动家,对中国抗战的坚定支持是其一贯态度。“九一八”事变发生不久,他曾向全世界进步人士发出呼吁:“为了遭受进攻的中国人民……我祈求:快援助呵,捉住凶手!”1932年8月,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召开的全世界反战大会上,罗曼·罗兰发言道:“中国的巨人般的身体,被帝国主义从外面,同时又被帝国主义的同谋者从内部撕成碎片的身体,正在英勇地站起来,而且将从痛苦的海洋中,重新涌现。”不过,在1940年8月,这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已处于德国法西斯的严密监视之下。
    曾来华访问的泰戈尔更是对中国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1937年10月,他发表文章,谴责日本轰炸和平的中国城市,支持印度抵制日货的运动。1938年9月,他连写两封信,痛斥站在法西斯立场上的日本诗人野口米次郎。听到日本军人在出征前竟然到佛寺里去祈祷的消息后,泰戈尔义愤填膺,以《射向中国的武力之箭》一诗,直斥日本侵略者的罪恶:
    “他们将计算他们的枪口下死伤的人数;
    听着屠杀成千上万平民的报告,敲打胜利的锣鼓;
    用遍地儿童、妇女血肉模糊的尸体,招引鬼魅的狞笑。
    他们唯一的愿望,是把虚伪的诵经声灌满世人的耳朵,在他们的呼吸中羼入毒气。
    他们怀着这种心愿进入仁慈的佛祖的寺院,接受他善口的祝福。
    战鼓咚咚,军号阵阵,世界瑟瑟颤栗。”
    刘广远向记者展示了1939年2月13日的《大众日报》,上有一则题为《印度三杰对我抗战深表同情》的消息,消息中说“印度三杰甘地、泰戈尔、尼赫鲁对中国抗战均表示同情”,泰戈尔与各代表谈话时,曾表示“中国为一不可征服之国家”,中国文化已表现出“不可限量之前途”,加以国内人民的团结精神,他深信中国将于东亚建立一新纪元。
    “可见,泰戈尔对中国、对中国文化,是极具信心的,寄予了美好的憧憬和期待。”刘广远说。
    (感谢崔开远、张淑坤、田婷婷、郑慧文为本文提供图片和史料)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