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国的拉洋片,和日本的纸芝居戏剧形式融合现代多媒体手段再现在舞台上,全新的形式不仅能让孩子在听故事的同时欣赏到绘画艺术,还能体会到传统文化的永恒生命力。日前,第八届中国儿童戏剧节推出了新的戏剧形式——纸画剧,即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节目制作中心的原创儿童纸画剧《小雨姐姐的绘声绘色纸画剧》 ,这也是中国儿童戏剧节举办八届以来首次推出的新形式。 中国儿艺假日经典小剧场内,在小雨姐姐带领下,一首几乎大人和孩子都会唱的《小星星》欢快开场,接着,小雨姐姐在深情讲述了经典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 ,和小女孩“萱萱”的故事——《最后的蛋糕》后,开始演出纸画剧《兔儿爷丢了耳朵》 。 一个画架立于舞台一侧,一叠画着故事的画纸置于其上,伴随着小雨姐姐绘声绘色地讲故事,一位助手随着故事的情节进展将画架上的画纸一张张抽出,与此同时,舞台另一侧的多媒体屏幕也同步播放每张画纸,小观众们耳听故事,眼观画纸,声音传达的形象“落实”到纸上。这些融合了中国剪纸和卡通艺术的形象,或许与想象中的有偏差,也有不期而现的惊喜,引得小朋友一直盯着纸画,好奇下一张画纸上是什么内容。“绘声绘色”在此刻有了另一种解释。 与起源于我们宋朝年间的拉洋片艺术形式异曲同工,上世纪30年代来自日本的街头表演形式纸芝居是一种通过图画展示和表演的讲故事形式,也叫纸画剧场或纸戏剧。最早开始表演纸戏剧的是卖糖果的街头艺人。通常老爷爷推着一辆自行车走街串巷卖糖果,买了糖果的孩子就可以站在前面围着自行车上的木盒子,看老爷爷的纸戏剧表演,没钱买糖果的孩子只能在后面踮着脚向里张望。《樱桃小丸子》等日本动画片里也有纸芝居演出的画面。在还没有电视机的时候,这种边展示画面、边讲故事的街头表演非常受孩子们的欢迎。 小雨姐姐介绍,当她了解到中外都曾有这样的艺术形式后颇感兴趣,并且深感随着电视剧的兴起和其他电子产品的发展,拉洋片或纸芝居的表演虽都不再盛行,但不可否认,其内容形象生动活泼,文字精彩简练,富有感染力,更容易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也可以最大程度调动小朋友们的参与度,因此她期望有机会让孩子们再次体验这种独特的表演形式,更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孩子们了解和喜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此次小雨姐姐表演的故事《兔儿爷丢了耳朵》是儿童文学作家金波的作品。原本要与小雨姐姐一同参与演出的金波很遗憾当天因身体原因未到现场,通过视频,金波深情地对孩子们表达心声:“在我漫长的创作生涯中感受最深的就是:我一面写作,一面和你们在一起。一起快乐、一起进步、一起成长,随着你们逐渐地长大了,我和你们分享的也越来越丰富了。 ”随后,他和大家分享了他的一首诗—— 《分享成长》 。 多年从事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和青少年交流工作、积极推动世界儿童阅读及童书出版的国际合作的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执委、副主席张明舟也来到演出现场,朗诵了金波的诗歌—— 《记忆》 。他表示,无论是儿童戏剧还是儿童文学,都根连着根,共同组成了一片儿童艺术的圣地,希望大小朋友们喜欢戏剧,爱上阅读,走进书中美丽的世界,开启美妙童年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