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逸涛 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一季)宣传照 吕逸涛委员工作照 “我心中有着一条河,岸田上有一群人,那是家乡的河流,我记得,永远记得。我的心中有一群人,辛勤的耕田,那是为了种生活,我记得,永远记得……”《一幅画》在著名民歌手胡德夫的歌声中、琴键上缓缓蔓延开来,这是上周末刚刚结束的大型文化类节目《朗读者》第二季主题曲。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节目部主任吕逸涛是该节目的监制,同时他还是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的总制片人。他曾执导2012-2014年、2016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开创了央视《开门大吉》《回声嘹亮》《幸福账单》《黄金100秒》等栏目,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并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本期口述纪事版采访吕逸涛委员,请他讲述电视节目编导背后的故事。 一 做一名电视节目编导,实属偶然。 我出生在浙江的一个小县城———永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里还很闭塞、落后,小小的我渴望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在我17岁高考那年,我觉得机会来了。高考成绩还不错的我,想趁此机会出去走走。谁知道,在浙江可以读本科的成绩,报考北京的院校只能读大专,于是不顾家人的劝阻和反对,我大胆填报了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然而,我对广播学院竟一无所知,只是为了想去北京看看。一入学,正赶上广播学院40年校庆,校庆晚会在央视播出,那一刻我才知道,这所神圣的大学培养的是电视艺术方面的人才,很多著名播音员、主持人、编导、记者都来自这里。忽然间,我对未来有了一丝信心…… 当时我读的是广播电视管理专业,课外选修了一些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课程,如电视新闻、广播电视编导等。那时候,除了自己本专业的课程外,还经常到外系旁听,涉猎各方面知识,比如我喜爱的文学和艺术。也是这个时候,文艺知识的学习渐渐培养了我的文艺鉴赏力,文艺的种子在我心底生了根。恰恰也是在这一年,学院扩招,很多省市级电视台的学生过来深造,他们或是省市级广播电视的精英,或是经验丰富的编剧、摄影。有一次蹭课,就跑到了他们所在的班级,于是就跟这些有着丰富经验的、年龄比我大一些的哥哥姐姐们结识了,我经常与他们在一起,听他们交流、探讨,向他们请教一切有关专业方面的知识和问题,慢慢地,我对电视行业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两年的大学生活很快就结束了,意犹未尽的我一毕业就被分配到了浙江省广播电视厅下属的一个公司。工作虽然稳定,但专业不对口,总有些力不从心。于是我决定报考本科,一是想继续自己的专业学习,二是想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两年后,我以优异的成绩又考回了母校北京广播学院,读新闻专业的本科。大学生活总是多彩多姿且开放自由的,我一边学习自己的专业,一边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和兴趣爱好。让我至今难忘的是,那时候,我对电视文艺和戏剧极其着迷,便常常跟同学们一起到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看演出、参加沙龙、聚会研讨。因为广播学院离电影学院有点远,但和戏剧学院相对近一些,于是我们就经常去戏剧学院看演出,话剧、音乐剧、国外剧团来京的演出一个都不错过,《梁山伯与祝英台》《费加罗的婚礼》以及日本新宿梁山泊剧团的访华演出《人鱼传说》等,都是那时候看的经典。不管是中国话剧还是西方戏剧,它们的剧情表达常常令我回味无穷,每部戏我看了三遍,还觉得没有看够、没有看透。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对戏剧的结构以及呈现方式有了深刻的理解,它们与电视新闻、电视编导有着不一样呈现和表达,这让我开阔了视野。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带着浓郁的爱好接触戏剧、学习艺术、领悟文化的过程,让自己在后来的工作实践中得到裨益。 本科毕业后,机缘巧合下我被特招到海政电视艺术中心工作。当时我们主任是著名编剧周振天,跟着他我开始学习电视剧制作。不久,我到了中央电视台,在央视二套经济频道实习。《生活》栏目是经济频道当时热播的一档节目,我就是从这里出发,正式成为了一名电视人,成为了一名电视编导。选题、拍摄、剪辑,成为了工作的重点;好节目,成为了心中的目标。随后,编导、参与制作了两届“3·15晚会”,参与了多个案例的选题、拍摄……那无数个昼夜在身处各种恶劣环境下探知事实真相的经历还历历在目,那些不断选题、反复讨论的制作过程也依然令我久久难忘。 二 2003年,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策划推出《非常6+1》栏目,我从一名跑一线的、采编社会新闻的编导成为了一名文艺节目编导。《非常6+1》首期开播,我任导演,节目新颖的形式、智趣的内容,令观众耳目一新,一开播就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随后的三年,经济频道还推出了大型选秀节目《梦想中国》,从执行总导演到总导演,选题、策划、制作,每一步都走得扎扎实实。节目以不同于其他选秀节目的模式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品牌,通过音乐让更多的普通人登上舞台,实现理想。从《梦想中国》走出了很多文艺人才,他们也都在文艺领域的不同岗位上发挥着光和热。 2009年全台节目整合,把属于文艺部分的栏目都调整到了综艺频道,于是我们也跟着节目调到了综艺频道,真正开始做电视文艺节目。先后推出了《回声嘹亮》《开门大吉》《幸福账单》《黄金100秒》等栏目,一直到现在的《朗读者》《国家宝藏》。过程虽然艰辛,但我们心中一直坚定着一种信念:要利用好平台,做出好节目,奉献给观众。 2011年下半年,我们接到通知,哈文任2012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总导演,我做执行总导演。春晚节目组一成立,我们就开始了各种策划、讨论、调查研究。印象深刻的是,筹划2012年春晚。因为2011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开启大数据时代之年,这些时代背景不得不让我们思考2012年春晚的这道大餐应该如何烹制、如何创新,如何跟得上时代又超越时代,如何继承传统又有创新,如何接地气又不落俗套,如何耳熟能详又兼具艺术性。思考的结果就是,要从内容、形式以及演员的状态甚至是身份上进行全面的突破,突出一个“新”字,如主持人如何串联出新、观众席如何设计创新、节目如何推新、内容如何革新等等,从细节上着手,大胆创造。比如,2012年春晚一开始的群口相声《小合唱》———歌唱家转型说相声,把歌唱家的身份设定为相声演员,融相声、歌唱为一炉,生动活泼又不失专业性,令人耳目一新。还有,我主抓的语言类节目中开心麻花团队创作的《今天的幸福》,首次上春晚的开心麻花,使全国人民一下子记住了“郝建”。那一年还有很多这样的好节目。这些节目的设计,从声音、台词、舞蹈、表演到服装、化妆、道具、舞美,都融合了集体的智慧、体现了集体的力量。 2012年春晚是我第一次执导大型晚会,最令我难忘且自豪的是舞美大景观的设计。主舞台由长短、高低、大小不一、错成等高的304根柱子组成,以突显它灵动的流线,为内容增色。清晰的记得,当时我和舞美总设计师陈岩老师因为这304根柱子专门到浙江宁波去,我们俩像监工一样,盯看它的量产情况、它的立屏效果;等到安装时,我们俩在没有特意准备升降锁的情况下,亲自上阵体验,每人站在每根柱子上试高低、升降,以保证它的安全性和呈现的效果。过后细想,不禁有些害怕,因为有些柱子很高,我们站上去的时候,很多不确定的因素都会随时发生,好在一切顺利。当时萨顶顶的一首《万物生》,将这次设计完美地呈现了出来,流动的线条、错落有致的升降配合多媒体效果,呈现一幅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这座舞台至今仍在使用。 印象最为深刻的是2013年春晚我设计的开场创意———央视主持人的集体亮相联欢,这也成为当年的一个亮点。人们都说,中央电视台最大的资源便是主持人资源,所有的主持人汇集一起,在一种欢乐气氛中集体亮相,共同展现主持人的风采,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是一种新颖的创意。这也是第一次调动了全台几十位主持人的一次“大行动”,我们为每一位主持人选歌、定调、定位置,他们认真彩排、反复练习。我时时在想,对于“春晚”来说,他们的亮相是一次新创意;而对于他们自身来说,可能会是一种荣誉感,这种荣誉感,来自集体的力量,来自默默的奉献。 2016年我接任央视春晚的总导演。这一年是一个风向标,就是要传递社会正能量、引领社会新风尚。在这样的创作背景下,推出了《美丽中国走起来》《山水中国美》《华阴老腔一声喊》等这些质感上唯美、形式上优美、内容上醇美的节目。我一直认为,不管是栏目还是“春晚”,都应该坚持出好节目,传播正能量,使观众喜欢、让百姓受益。 三 2017年被称为央视文化节目元年。2017年的2月份开始,央视综艺频道开始推出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第一季,2017年末推出了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上周末《朗读者》第二季刚播完,《国家宝藏》第二季也在筹划中。 一直以来,我认为作为一个电视人,在央视这样一个平台上,我们应该做出一些有影响力、有品质、有格调、有规制的节目,奉献给新时代的观众。因而,在近年来各种综艺、选秀节目占据着荧屏的大环境下,央视如何突出重围,凸显自己的位置和价值,如何发挥我们综艺频道这群有知识、有梦想、有涵养的电视文化艺术人才的作用,创造出好节目,成为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 早在2015年,央视要实施海外创新项目培训计划,通过选拔赴国外进行培训。于蕾、汤浩等四人提交的《国家宝藏》的设想从项目中脱颖而出,成为第一批赴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与英国专家共同研发和打磨的六个创新节目之一。2015年10月,他们去了英国,进行为期一个多月的培训。英国是一个博物馆众多的国家,在英国,他们了解了更多博物馆文化,加固了对《国家宝藏》的认知。回来之后,我担任总制片人,开始了大量的调研,积极推进《国家宝藏》的生产。这随后两年多的时间里,一轮又一轮的调研、翻改,让我们不断更新、进步。起初我们从小处切入,来反映文物中所折射出的人们的所思所感,据此我们做了很多设计,但一拿到台里,领导说切口太小,如果叫《国家宝藏》,那么就要从内容、形式等各方面对得起“国家宝藏”这四个字。领导的话如雷贯耳,一下子打开了我们的思路。于是,我们赶紧调整方向,把格局打开、放大,把视角放宽,调研后听取了各大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的意见和建议后,最终形成了一个总体的大方向和大格局。我和于蕾、汤浩既是多年的同事、朋友,又是多年的合作伙伴,我了解他们所擅长之处,更坚持不要放弃我们的长项,于是,将最初设计的记录式综艺改为了演播室综艺,以演播室为主体,配以外景做设计,这样一方面能聚拢观众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以作为节目的支撑。 一台演播室综艺节目,要有一个底、一个人、一个logo(标志),那么《国家宝藏》要做什么?我们很清楚地知道,我们要做一个国宝的展览。通常国宝的展览是在博物馆内,那么电视的国宝展览如何做?就是怎样才能将国宝“放大”?我们从各大博物馆的展台设计、参观回廊、内容分类中得到启发,找到了这个“底”———展览。那么,这个展览怎么“入驻”《国家宝藏》中呢?我们想到,以故宫为底,实行“8+1”模式,也就是故宫牵头,加上八家国字头博物馆。每个博物馆选出一批国宝,我们再从每个博物馆选出的国宝中选3件,最后再由观众投票选出9件,在最后的特展中展出。国宝为我们提供了展览、提供了内容。“底”有了,人呢?就是谁来讲?讲什么?怎么讲?这种形式问题,我们有着一致的意见:讲国宝的故事,让国宝活起来。围绕“活”,我们选择以活人、活体演绎、活灵活现的方式来呈现,主持人、讲述人、国宝守护人,通过解读国宝的内涵、演绎国宝前世今生的故事,最终达到电视“展览”国宝的目的,呈现国宝的价值意义。 这就是《国家宝藏》背后的故事,也是整个团队曾经走过的一段艰辛又快乐的路,一段与调研同行、思想为伴的路,一段充满乐趣、体现价值的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