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中国文论四十年:在探索中前行,在选择中超越(2)

http://www.newdu.com 2018-07-21 中国社会科学网 泓峻 参加讨论

    二、文学研究需要学术规范,更需要思想创造
    中国当代人文学界关于思想与学术的讨论产生于1990年代初,文论界是这场讨论的主战场之一,借此人们对1980年代的文论研究方式进行了深入反思。1980年代是一个思想激荡的年代,文论界各种新观点、新方法、新思潮、新流派层出不穷,你方唱罢我登场,显得十分热闹。然而,这种热闹繁荣的背后,也存在许多问题,其中很突出的问题就是只重视观点的标新立异,而不重视学术表达的规范性:一些理论文章大量引用别人的观点而不加任何的标注与说明,甚至出现著作与翻译不分的情况。即使是一些创新性很强的理论著作,也不太重视逻辑的严密、论据的充分。到了1990年代,一些学者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导致中国的文论界与其它人文学科一起,学术风气出现明显转向。
    在文论界,研究风气转向最直接的表现是学术史研究的兴起。学者们希望借学术史研究改变文学研究“直接引进新的思想观念或研究范式”,“别无依傍,独创新说”等习惯,在与先辈对话中寻找到一种更为扎实沉潜的学术路径。(陈平原:《学术史研究及其它——答秦山问》,《中华读书报》1996年9月6日)与此同时,学术期刊与学术出版物开始强调学术规范,这种努力的直接结果,就是为学术写作建立了一套具有外在标志的学术指标,这后来甚至成为判断一篇学术论文或学术著作是否具有学术价值的重要依据。
    然而,在学术写作越来越强调学术规范,特别是一整套外在的学术指标成为判断学术写作价值依据的时候,人们进一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文学研究成果徒有繁琐的学术程序,却没有真知灼见,以至于思想贫乏,成为“学院派”文学研究的通病。
    “思想淡出,学术凸显”的结果,一方面使得中国的文论界日趋学院化,文学理论研究者形成一个封闭的圈子,缺乏与批评家、作家以及文艺作品、文学现实对话的兴趣与动力,另一方面,也使得当代文论对其它人文思潮的影响力大为降低。而在1980年代,中国文论在整个社会思想中曾经发挥过核心与引领的作用。正是看到了这些问题,近年来思想与学术的关系问题再次被许多从事文论研究的学者提起,文学研究的思想性重新受到重视。
    当然,此时强调学术思想创造的学者并不会认同1980年代那种学术规范缺失的研究状态。文学理论研究需要学术规范,也需要思想创造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共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