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刘丹青:汉语称谓中的长幼伦理文化

http://www.newdu.com 2018-07-16 今日语言学 刘丹青 参加讨论

    如果说,汉民族传统文化在物质方面以农耕为最大特征,那么在精神方面则以伦理为最大特征。这种伦理本位文化,有别于世界上许多宗教本位文化。当然,伦理观念及其行为规范存在于一切社会,但伦理文化确实在农耕社会中尤其发达。农耕民族过聚集定居生活,频繁的人际交往、水利的协同修建、耕种的计划指挥、土地的继承分配,都需要在社群中建立起精密的人伦规范和社会秩序。传统的华夏文化,正是一个典型的农耕一伦理文化系统。其伦理文化的特点,给汉语留下了深广的影响,本文只就几个常见的社交称谓谈一下伦理文化的一个方面。
    【先生】这是个资格极老的复合词,在汉语尚处在单音词为主的先秦时代时,“先生”就跟“天子、社稷”等一起作为复合词存在了。几千年来,“先生”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获得了众多的意义,以至人们早就不大顾及它的内部构成和来历,其实这是颇为显豁的。“先生”拆开来讲,是“比人先出生”。在《诗经》中,“先生”指头胎出生,以后,又指比自己先出生的亲人——父亲和兄长。孔子在《论语》中说“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食用)。”“先生”与“弟子”相对。然后,“先生”又发展出种种其他意义,大都有尊称意味,如年长而有学问者、辞去官职者、教师、医生、相面占卜看风水之类有独特“学问”者,乃至泛称一切自己须表敬意和礼貌的对象。所有这些意义,都是由“先出生”之意引申而来的。
    为什么“先生”会获得这种种尊敬意义呢?这就因为汉民族伦理观的核心内容之一便是“长幼有序、长者为尊”。因此,只需指出你比我出生早,不必再加任何内容,便表示了说话人对对方的尊敬。即使对方比自己年轻,仍可称之为“先生”,这更显示“我对你尊敬,将你看作比我年长者”。我们再来看看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一一儒家的大师孟子所描写的理想社会图景:“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就是说,如果条件具备,五十岁都能穿上好衣,七十岁都能吃上肉。年纪本身是受尊敬的主要原因,传统文化对于理想社会的描述,把老人的幸福放在特殊重要的位置,这是“先生”一词作为表敬称呼盛行数千年直至今天的文化背景。
    【老师】这里的“老”字,现在看来是个凑足双音节的前缀,其实在古代是有实义的。“老师”指年老资深有学问的人,它曾比“先生”更有尊敬意,因为“老”是绝对的年长而“先生”是相对的年长,何况还多一层“师”的意思。司马迁《史记》用“老师”称呼儒学中一派的大师荀子。以后“老师”主要用于学生尊称教师或科举考生尊称考官。教师和考官通常比学生和考生年长且有学问,即使他们实际年龄不大,但在中国文化的氛围中,被冠以“老”字相称自然有获得尊敬之感。有趣的是,“先生”一词用多后,人们逐渐淡忘了它的“先出生”的本意,“生”字念成轻声甚至脱落成为“先儿”。因此,“先生”也常被加上“老”字以加重敬意,明代时“老先生”成为对大小官员(包括年轻官员)的尊称,有一首讽刺贪官的民歌(“夺泥燕口……”)正是以“亏老先生下手”煞尾的。“老师”表示教师一直沿用到当代,近年来并有扩展的势头,一切学术界、文艺界、体育界人士,不管教不教书,都可尊称为“老师”。有人认为这是强调对方有学问或专业知识,其实不仅仅如此。“老师”的泛化跟表示年长的“老”字也有关系,否则,同样双音化的“教师、教员”为什么没有得到如此广泛的运用呢?
    “先生”和“老师”都带有年长之意,因而在讲究“长幼有序、长者为尊”的汉文化中成为重要的社交尊称。但是汉民族的长幼伦理观,不仅有年龄的一面,还有辈份的一面,而且后者更重要。一个年轻的长辈,地位高于其年长的小辈。下面的几个称谓就与此有关。
    【师傅】这是当今三大泛用称谓之一,与“同志、先生”鼎足而立,而常用度或许雄踞首位。其泛化用法似乎是70年代从工人阶级最集中的上海最早推开的。“师”字不用解释,“傅”却需辨析一下。有人认为“傅”与教君王念书的“太傅少傅”有关,其实不然。“师傅”本应作“师父”,如《西游记》中的老孙便口口声声喊唐僧为“师父”。 “父”古念浊声母vu,而“傅”只有清声母fu -读,如“姓傅、太傅”。至今吴语,如上海话,仍念“师vu(父)”而绝不念“师fu(傅)”。写作“师傅”其实是北方人写别字,因为全浊声母消失,“父”“傅”合并为fu -读,又淡忘了“师父”的来历,于是附会到“太傅少傅”上去。
    传统上,“老师”多用于知识教育的师生关系,“师父”多用于专门技能传授的师徒关系。在旧时,这种师徒关系不限于授业解惑,而且常常带有一定程度的人身依附关系,徒弟要在各方面绝对服从师父并且为其服务。因此,仅带有年长意的“老师、先生”不足以表示徒弟对他的尊重,于是,带有长辈意的“师父”便应运而生。这恰好是古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凝缩。旧时有资格带徒弟的,基本上都是男性;在现代,女子带徒弟也极其常见了,幸好北方人已将“师父”误写作“师傅”,否则就会出现“女师父”的写法了。不过,在上海人的嘴里,毕竟仍是“女师父vu”而不是“女师傅fu”。
    【老爷、太爷、少爷】这三个已过时的称谓,曾经是中国人非常熟悉而常用的,至今还用在引申意义上,如“做官当老爷”“少爷脾气”。不过,它们不是随便能用的。在封建社会中,“老爷”是对封建家长或官僚的尊称,必须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成员。普通劳动人民,即使是一家之长,也不能“僭用”此称。“老爷”一词是怎样构成的呢?不妨对比一下含有年长意的“先生、老师”和含有长辈意的“师父”。不难看出,“老爷”正是年长意(老)和长辈意(爷)的综合,因而具有加倍的敬意。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封建统治者要在称呼中突出自己的至尊地位,靠的也就是在字面上抬高自己的年龄和辈份。仆人、农民、百姓,即使年长辈高,也被迫在字面上承认统治者比自己年长辈高。假如“老爷”本人年纪不太大,还有健在的父亲,那汉语中有“太爷”或“老太爷”来表示。“太”指大或更大,这里指更高一辈,不过这“高一辈”倒是实的。至于“老爷”的儿子,明明年纪不大、还只是候补封建家长,有的甚至尚为孩童,但已经以长辈自居,要人们称其为“少爷”。“少爷”是个矛盾的组合,即“年少的长辈”,这又是以拔高辈份取得尊敬的一个例子。普通人称呼中也有借用“爷”的,如“大爷”,但被称者必须真有做长辈的年龄,这种“爷”的长辈意是实在的,不是有意抬高的。
    随着封建时代在中国的结束,“老爷、太爷、少爷”作为带有浓厚封建色彩和阶级压迫意味的称谓已退出汉语历史舞台,其中有的可能在方言中用于其他意义。阶级色彩不明显的“先生、老师、师傅”这些称谓,则仍然活跃于当代汉语中,既体现了语言的继承性,也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稳固性和生命力。
    本文原刊于《语文月刊》1993年第2期
    此次发表略有修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