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培成今年整整70岁。他7岁开始学习京剧,12岁考取戏校评剧科,演戏、导戏、评戏……在其6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始终没有离开戏曲这个核心。他先后主演《白蛇传》《红楼梦》《无双传》《智取威虎山》等多出京剧和评剧,并曾被誉为“评剧第一小生”;他先后任锦州评剧团团长、沈阳评剧院院长、沈阳戏曲剧院院长及国家多项大奖的评审专家,通过对成百上千台剧目的评判而形成了自身的戏曲艺术观,并纵横于策划、编剧、导演多个领域。尤其是近五年以来,他连续执导了吉林省戏曲剧院吉剧团的《杨靖宇》、安徽省徽京剧院的《抗倭将军戚继光》、青岛市京剧院的《清贫之方志敏》、黑龙江省京剧院的《奇女无容》、河南省越调剧团的《诸葛亮——临危受命》、云南省京剧院的《巾帼小将》、天津评剧三团的《王武强》、锦州京剧院的《红孩儿与小龙女》、评剧《李三娘》等剧目,剧目延伸着他的舞台感悟和审美思索,也映射出其对戏曲当代发展的深度思考。 徐培成执导并合作编剧的京剧《杨靖宇》,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力作。该剧截取了这位抗日英雄的经典事例,在舞台呈现上延续了京剧现代戏的成果,将戏曲的唱、念、做、打化为现代的叙事语言,既保持了唱腔的特色,又通过合唱的呼应和背景音乐营造了恢弘的气势。新编古装京剧《奇女无容》取自战国时期的神话故事,描绘了神女挂帅出征、保家卫国的故事,延续了中国戏曲空灵飘逸的唯美意境。新编历史剧《巾帼小将》传播了荀灌的爱国爱民。京剧《抗倭将军戚继光》则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矗立于舞台之上,张扬着“兵者忠勇,战则必胜”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徐培成的导演作品,有现代戏、传统戏。虽然题材样式各不相同,但徐培成总能根据不同的剧种,多样的背景和题材,各异的演员阵容,找到最佳的表现方式,而贯穿始终的则是内容的爱国家和形式的戏曲化。 他对戏曲的艺术追求可以概括为五个字:新、美、奇、特、精。关于新,他认为:“梅兰芳、马连良能成为流派,都是在新剧目的基础上。”同时,创新一定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一定要在坚持戏曲本体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强烈的冲击力和崭新的生命力。关于美,戏曲是美的集成,要让观众在美的享受中,受到美的启迪和净化。但不能为美而美,要通过境界美,去展现灵魂美。关于奇,他认为中国戏曲本身就具有传奇性,观众之所以喜欢“无戏不奇”,是因为新鲜感具有的吸引力。关于特,更多是导演的自我要求。要追求一戏一样式、一戏一风格、一戏一特点,而核心手段则是唱腔音乐。“戏是车,曲是辙”,流派离不开流传的唱段,唱腔音乐蕴含着人物的独特性。关于精,细节决定品质,精美、精致,才能经典;粗制滥造,必将淘汰。戏曲的精要通过精美的技艺体现,通过“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体现,这是对戏曲本体的尊重。 为了实现这些艺术上的追求,导演一定要坚守艺术原则:一是情感是灵魂,二是节奏是生命,三是演员是核心。 具体来说, 演戏演人,唱戏唱情。这个情感不局限于个人的小圈子,而是一种博大的家国情怀。只有感人的东西才能在内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记。所以,舞台的呈现要在情感的统领下,要以情领声,要声情并茂。同时,方向要掌握准,要把分寸把握准,通过情节的铺垫,找准动情点,设计高潮,推动高潮,增强高潮点的冲击力。节奏是戏曲的生命。梨园老先生讲“节奏是火候,是尺寸”。节奏产生美,节奏出绝活。戏曲的唱念做打舞都在节奏的掌控之中,快、慢、强、弱与高、低、长、短,体现了节奏的把控。导演对演员要充分调动,甚至要逼出绝活。没有绝活儿观众看啥?所以“唱念做打”都要练绝活儿。这需要导演定任务、定标准,使其站有点、亮有相、动有型、散有线。舞台人物的表现体现在演员身上,这就是所谓的“好的导演,要死在演员身上”。 徐培成导演的戏曲作品,继承了空灵的传统舞台美学,将表演置于整个呈现的视觉中心。同时,他强调重视科技进步产生的新手段,并认真研究如何能够很好地利用。 徐培成的戏曲梦,是一个跨剧种甚至跨门类的艺术大梦。强烈的生活质感,主人公的主动行为,情感上的深度磨砺,使其导演作品接通了观众的内心感受。同时,其新、美、奇、特、精的追求,“文戏武唱,武戏文唱”的艺术主张,以及对人物情感、舞台节奏、表演尺度的精准把控,使其对戏曲导演的感悟具备了相对完整并自成一体的研究价值。徐培成对戏曲艺术的思考,具有宽阔的艺术视野。这种思考又与戏曲艺术实践有着密切的关联,他发于传统,归结于时代,必将为中国戏曲的“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提供鲜活的素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