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新时代现实主义诗歌何为(2)

http://www.newdu.com 2018-06-28 文艺报 刘晓彬 参加讨论

    一如别林斯基所言:“诗歌是生活的表现”,我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去把握写作对象,不是单纯地描写现实生活的本身,而是立足现实提取精神层面的感受和体验,让诗歌呈现出一个真、善、美的意蕴。如此,“对心灵与现实两个世界的沟通融合也利于诗人找准个人与时代的情志共振点,在个人化观照中传递社会现实的非个人化的内涵。”(罗振亚《20世纪中国先锋诗潮》)
    中国作协每年组织实施的定点深入生活项目,以及各省市地方文联、作协、诗歌学会、文化部门组织的丰富多彩的采风活动,可以通过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捕捉到许多新的诗意,对加强现实题材的创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我工作和生活的南昌来说,近些年“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南昌市诗歌学会联合地方媒体组织的“诗歌下基层”系列活动还成为当地的诗歌创作品牌。其诗歌作品,都是聚焦现实,以人民为中心去审美观照当地的文化和生活,这些创作所呈现的现实主义精神,是新时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主要特色。成功创作现实主义诗歌,离不开一个最关键的内部因素,那就是诗人自身所具备的文化素质、知识积累、审美观照:“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过程,会在诗人的灵魂深处产生一个巨大的地域文化、现实主义精神气场以及想象空间,进而融入诗人对现实生活中的自然、人文、历史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内心感受,从而对当地独特的根性文化与现实生活进行有意义挖掘,并以此为诗歌创作的基础,在吸收和借鉴新时代先进文化的辅助上,从单维度向多维度展开汉语表达,在语言深处呈现出浓密的当地文化和生活气息。
    综上所述,无论是用何种方式“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都可以为新时代现实主义诗歌提供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和灵感。
    “因为每一位诗人在同一物上的感觉不是千篇一律的,应有他们独特的艺术感受。作为一位诗人,在感觉上也不是原始的、空白的、无文化的,应取决于诗人自身的充实、完善和修养,这种感觉在诗歌作品的内容和价值上就会鲜明地反映出诗人的全部人格、智慧和情感。”当然,也有一些创作素材是只有在深入现实生活中真切感受才能获取到的。正如郭怡孮所说:“这是特定的时空、环境与你的感受和情绪构成了某种审美契机,触发了情思的有感而发。这是彼时地难以获得的,这是当时情感的物质显现,是极为宝贵的。”特定的情境,促使诗人注意到生活中那种潜在意识和智慧的苏醒,灵感袭来思如泉涌般对生活直觉与创作形式进行把握。
    当然,在这个多元化且新旧转换循环并存的新时代,诗歌正处于语境建构之中一种奇特且微妙的“无名之境”。对于诗歌创作尚有模糊认识的许多诗人来说,无法将自己的观点凌驾于他人之上,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在现实主义诗歌创作中,要防止典型的纯个人化倾向,诗歌创作应该实现内心思考与时代现实融合统一,并建构积极的精神主旨和文化内涵——现实主义诗歌体现的情感境界,应该是新时代诗人精神世界的凝缩与感性显现,作品透溢出来的当是真情实感,内蕴弥漫着真、善、美的气息。在现实主义诗歌创作中,既要充溢着对新时代生活的期盼与奋争,饱含深情地拥抱脚下的那块土地,寻觅、开掘、透视、超越,借助新时代的一些重大现实题材的抒写,孜孜追求在更新更深的层次上准确传神地再现新时代国人命运的历史性变化,从而描绘出深沉而多维的社会现象,探究更加辽阔的人性升华;也要以新的观念和视点,对新时代新的生活进行深邃细致的体察,把艺术的解剖刀端直探入生活的腹地,捕捉那些最能集中反映和透视现实生活的事件,同时不失分寸地将这种生活置于新时代大背景的漩涡中心涤荡。在艺术的摇曳中,把现实社会的蠕动、裂变、衍进,真实可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新时代现实主义诗歌何为?诗人如何创作出新时代现实主义诗歌经典之作……这一系列问题是我们当下每一位诗歌创作者在现实中需要做出的思考和回答。也许,并不是每一位诗人都会有所作为,但新时代现实主义诗歌一定会大有作为。只要这个梦还在,我们的追求就会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